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9212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包括防倒固定装置、连接杆体和防坠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通过卡箍和连接杆体将多个单体立柱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单体立柱抗倒的能力,保证单体立柱的站立稳定性,确保单体立柱对顶底板的支护效果;同时,将连接杆体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大大提高了井下实际适用范围,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受单体立柱之间距离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在卡箍外侧壁上设置防坠装置,利用绳索和钢钩将顶梁固定在单体立柱的上部,避免顶梁发生坠落。

An anti fall and fall prevention device for single pillar in coal m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al min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oal mine underground single column anti falling and falling proof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anti reverse fixing device, a connecting rod body and an anti fa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reasonable design, the body will be more than a single column are connected together by a clamp and a connecting rod, greatly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a single column of lodging,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standing single column, to ensure that the single column of top and bottom support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nection the rod body is arranged to form a telescopic structure,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limit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ingle column; hoop on the outer wall is equipped with anti dropp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till using the card, rope and steel hook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op beam of single column beam, to avoid a cra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中会大量使用支护单体立柱。由于工作面端头支护单体立柱稳定性较差,导致倒柱以及顶梁坠落砸伤井下工人的事故时有发生。目前井下采用的单体立柱防护装置中,仅一定程度上防止单体立柱的倒下,而没有防护单体立柱上部的顶梁坠落,因此仍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能既防止单体立柱倒柱,又能防止顶梁坠落的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包括防倒固定装置。防倒固定装置包括卡箍、两个固定螺母。卡箍由两个半圆箍圈对接而成,其中两箍圈的一端通过枢轴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装置连接。两个固定螺母分别焊接在箍圈外侧壁上相对的位置,固定螺母的轴与卡箍外侧壁相互垂直。固定螺母内表面设有螺纹。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还包括连接杆体和防坠装置。连接杆体为可伸缩杆体。连接杆体包括两个连接杆和一个螺纹套。连接杆的表面设有螺纹,其一端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实螺纹套连接。防坠装置包括与卡箍外侧壁固定连接的三个绳索和固定在绳索端部的钢钩。进一步地,上述紧固装置包括设在两箍圈端部且均向外延伸的两个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螺杆螺母组件。螺杆螺母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任一固定板上的螺杆、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另一固定板上设有定位通孔。进一步地,上述设有定位通孔的固定板的长度长于固定连接螺杆的固定板的长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通过卡箍和连接杆体将多个单体立柱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单体立柱抗倒的能力,保证单体立柱的站立稳定性,确保单体立柱对顶底板的支护效果;同时,将连接杆体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大大提高了井下实际适用范围,使本技术不会受单体立柱之间距离的限制;本技术还在卡箍外侧壁上设置防坠装置,利用绳索和钢钩将顶梁固定在单体立柱的上部,避免顶梁发生坠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箍圈;2-固定螺母;31-连接杆;32-螺纹套;41-绳索;42-钢钩;5-枢轴;6-固定板;7-螺杆;8-定位通孔;9-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如附图1所示,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包括防倒固定装置、连接杆体和防坠装置。防倒固定装置包括卡箍、两个固定螺母2。卡箍由两个半圆箍圈1对接而成,其中两箍圈1的一端通过枢轴5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装置连接。两个固定螺母2分别焊接在箍圈1外侧壁上相对的位置,固定螺母2的轴与卡箍外侧壁相互垂直。固定螺母2内表面设有螺纹。连接杆体为可伸缩杆体。连接杆体包括两个连接杆31和一个螺纹套32。连接杆31的表面设有螺纹,其一端与固定螺母2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实螺纹套32连接。防坠装置包括与卡箍外侧壁固定连接的三个绳索41和固定在绳索41端部的钢钩42。进一步地,上述紧固装置包括设在两箍圈1端部且均向外延伸的两个固定板6、设置在固定板6上的螺杆螺母组件。螺杆螺母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任一固定板6上的螺杆7、螺纹连接在螺杆7上的螺母9。另一固定板6上设有定位通孔8。进一步地,上述设有定位通孔8的固定板6的长度长于固定连接螺杆7的固定板6的长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通过卡箍和连接杆体将多个单体立柱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单体立柱抗的能力,保证单体立柱的站立稳定性,确保单体立柱对顶底板的支护效果;同时,将连接杆体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大大提高了井下实际适用范围,使本技术不会受单体立柱之间距离的限制;本技术还在卡箍外侧壁上设置防坠装置,利用绳索和钢钩将顶梁固定在单体立柱的上部,避免顶梁发生坠落。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包括防倒固定装置;所述防倒固定装置包括卡箍、两个固定螺母;所述卡箍由两个半圆箍圈对接而成,其中两箍圈的一端通过枢轴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螺母分别焊接在箍圈外侧壁上相对的位置,固定螺母的轴与卡箍外侧壁相互垂直;所述固定螺母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还包括连接杆体和防坠装置;所述连接杆体为可伸缩杆体;所述连接杆体包括两个连接杆和一个螺纹套;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有螺纹,其一端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实螺纹套连接;所述防坠装置包括与卡箍外侧壁固定连接的三个绳索和固定在绳索端部的钢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包括防倒固定装置;所述防倒固定装置包括卡箍、两个固定螺母;所述卡箍由两个半圆箍圈对接而成,其中两箍圈的一端通过枢轴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螺母分别焊接在箍圈外侧壁上相对的位置,固定螺母的轴与卡箍外侧壁相互垂直;所述固定螺母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煤矿井下单体立柱防倒防坠装置还包括连接杆体和防坠装置;所述连接杆体为可伸缩杆体;所述连接杆体包括两个连接杆和一个螺纹套;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有螺纹,其一端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琼李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