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地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09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地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需要更换整个地板中的其中一块地砖时,需要借助相邻的几块地砖,从相邻地板间的缝隙中翘起该地砖,由于缝隙很小,所以翘起难度很大,同时也很容易将相邻的地砖压坏,因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房建地板结构,包括若干块相互配合铺设的地砖,所述地砖包括用于提拉地砖的提拉杆、贯穿所述地砖的供提拉杆穿设的通槽及沿水平方向开设于地砖下表面的转向槽,通过提拉杆可将地砖拉起,从而达到了地板上的地砖可单独拆装而不影响周围的地砖的效果。

Building floo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floor structure, solves the problems when the need to replace the entire floor in one tile, need a few tiles with the aid of the adjacent, from the gap between the tilt of the adjacent floor tiles, because the gap is very small, so the tilt is very difficult, but also very easy to the adjacent tiles crushed, thus bring to people's life a lot of inconvenienc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a housing floor structur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utually laying tiles, the floor tile comprises a tile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for steering groove tile lifting rod, pulling through groove penetrating the floor tile for the lifting rod and arranged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lifting rod can be pull up the tiles on the floor, so as to achieve the independent disassembly and tiles without affecting the surrounding tiles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建地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的装修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建地板结构。
技术介绍
房屋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居住或其他活动的场所,而房屋的地板结构主要用于支撑,是一个房建结构中最基础的设置之一。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地板破裂或产生划痕需要更换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地板,为了保持地板平整和结构稳定,地板上相邻的地砖间间距很小,当需要更换整个地板中的其中一块地砖时,需要借助相邻的几块地砖,从相邻地板间的缝隙中翘起该地砖,由于缝隙很小,所以翘起难度很大,同时也很容易将相邻的地砖压坏,因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若干方便拆装的地砖的房建地板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房建地板结构,包括若干块相互配合铺设的地砖,所述地砖包括用于提拉地砖的提拉杆、贯穿所述地砖且可供提拉杆穿设的通槽及开设于地砖下表面的转向槽,所述通槽呈长条形,所述提拉杆包括竖杆与设置在所述竖杆底部且垂直于竖杆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通槽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横杆可在转向槽内转动并卡在所述通槽的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拆卸地砖时,将提拉杆由通槽伸入到转向槽内,然后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一横杆卡住通槽的下端,通过提拉竖杆,即可将一块地砖从整个地板中取出。作为优选,所述转向槽的内开设有与通槽垂直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横杆在转向槽内转动90度后,可卡入限位槽,限位槽的设置使在提拉地砖时,第一横杆的位置相对固定,防止第一横杆滑动,从通槽内滑出,地砖落下造成危险。作为优选,所述竖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手部提拉的第二横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地砖大部分为实心,因而重量较大,第二横杆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当人用手拉动提拉杆时较为轻松,提高了拆卸地砖的效率,另一方面,防止了由于地砖重量较大而滑落,造成危险。作为优选,所述地砖上表面开设有提拉槽,所述通槽开设于所述提拉槽的底部,所述提拉槽底部开设有可供容置所述竖杆的容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杆在平时不用时,可放置在容置槽内,提拉杆无需专门储藏,使地砖拆卸方便快捷。作为优选,所述提拉槽为圆形,所述提拉槽通过螺纹连接有防尘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盖与提拉槽通过螺纹连接,一方面防止了灰尘进入到通槽内,另一方面也防止了人在地砖上行走时,被通槽意外绊倒。作为优选,所述防尘盖中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设置有凸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槽及凸棱的设置使得防尘盖的拆装更加方便,同时,通过螺纹连接,防尘盖与通槽的密封性也较好,防尘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地砖为正六边形或矩形,所述地砖相邻侧壁上分别设有安装槽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通过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六边形与矩形由于其内角分别为60度与90度,通过若干块地砖可拼接成360度,因而使整个地板安装方便,地砖的生产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安装槽与安装块的设置,一方面使多块地砖铺设时通过沿竖直方向的插接配合,方便了地砖的拆装;另一方面安装槽与安装块使地板上的各地砖配合更加紧密,使地板更加平整,结构稳定。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横截面为梯形,且梯形的长边远离地砖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的安装槽与安装块,可将多块地砖紧密贴合,梯形相对其他形状,使安装块与安装槽的结构强度更大,使地砖在水平方向的抗拉强度提高。作为优选,所述地砖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一方面可以降低地砖对于地砖下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即使底面略有不平,也不会影响地砖铺设的平整性;另一方面,地砖的底部具有了一定的弹性,人在地砖上行走时,更加舒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拉杆、通槽及转向槽的设置,通过提拉杆可拉动地砖,将单独的地砖从整个地板中取出而不影响周围的地砖,因而拆装方便;2、梯形的安装槽与安装块的设置,使地板上的各块地砖安装更加紧密,同时也使地砖能沿竖直方向取出;3、容置槽与通槽的设置,在平时不用时,可将提拉杆置于容置槽与通槽内,提拉杆无需专门储藏,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地砖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地砖的仰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地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砖;11、安装槽;12、安装块;13、提拉槽;131、通槽;132、容置槽;14、转向槽;141、限位槽;15、提拉杆;151、第一横杆;152、第二横杆;153、竖杆;16、防尘盖;161、旋转槽;1611、凸棱;17、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考附图1,一种房建地板结构,包括若干块相互配合铺设的地砖1。地砖1整体呈正六边形,地砖1的一侧壁上沿地砖上表面到下表面的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横截面为梯形,且梯形的长边远离地砖1设置,与该侧壁相邻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与安装槽11配合的安装块12,安装块12与安装槽11在地砖1的各侧壁上间隔设置。参考附图2与附图3,地砖1的上表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圆形的提拉槽13,提拉槽13的底部开设有一个长条形的通槽131,通槽131贯穿地砖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参考附图4与附图5,地砖1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形的转向槽14,通槽131设置在转向槽14的底部,转向槽14的底部还开设有与通槽131垂直的长条形的限位槽141,限位槽141的截面为半圆形,限位槽141与通槽131连通。参考附图3,提拉槽13的底部还开设有与通槽131垂直的T形的容置槽132,容置槽132的截面也为半圆形,容置槽132与通槽131的连接处为弧面。参考附图2与附图3,容置槽132与通槽131内设置有用于提拉地砖1的工形的提拉杆15,提拉杆15包括竖杆153、设置于竖杆153底部且垂直于竖杆153的第一横杆151及设置于竖杆153顶部且垂直于竖杆153的第二横杆152,提拉杆15可嵌设于容置槽132内,第一横杆151与通槽131相匹配。其中,第二横杆152的长度大于第一横杆151的长度,因而可以防止发生提拉杆15意外落入通槽131内难以取出的问题。参考附图2,提拉槽13内的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防尘盖16,防尘盖16中部开设有圆形的旋转槽161,旋转槽16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转动防尘盖16时受力的凸棱1611,凸棱1611的高度与旋转槽161深度一致。地砖1的下表面环绕转向槽14设置有环形的橡胶垫17。由于橡胶垫17具有一定的弹性,一方面可以降低地砖1对于地砖1底面平整度的要求,铺设出的地砖1不会因为底面的平整度较差而产生较大的倾斜,进而引起地板高低不平,另一方面,橡胶垫17的设置使铺设好地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使人在地板上行走时更加舒适。参考附图1,铺设地板时,先将一块地砖1铺设好,再根据该地砖1六个侧面上设置的安装槽11或安装块12,将其余地砖1转动到各自的安装槽11与安装块12与该地砖1匹配的角度,再将各块地砖1从上方与该地砖1拼接,并以此类推。参考附图2与附图3,当需要取下地板上其中的一块地砖1时,先将防尘盖16旋出,将提拉杆15的第二横杆152逐渐抬起,并将提拉杆15沿容置槽132与通槽131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房建地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房建地板结构,包括若干块相互配合铺设的地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1)包括用于提拉地砖(1)的提拉杆(15)、贯穿所述地砖(1)且可供提拉杆(15)穿设的通槽(131)及开设于地砖(1)下表面的转向槽(14),所述通槽(131)呈长条形,所述提拉杆(15)包括竖杆(153)与设置在所述竖杆(153)底部且垂直于竖杆(153)的第一横杆(151),所述第一横杆(151)与所述通槽(131)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横杆(151)可在转向槽(14)内转动并卡在所述通槽(131)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地板结构,包括若干块相互配合铺设的地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1)包括用于提拉地砖(1)的提拉杆(15)、贯穿所述地砖(1)且可供提拉杆(15)穿设的通槽(131)及开设于地砖(1)下表面的转向槽(14),所述通槽(131)呈长条形,所述提拉杆(15)包括竖杆(153)与设置在所述竖杆(153)底部且垂直于竖杆(153)的第一横杆(151),所述第一横杆(151)与所述通槽(131)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横杆(151)可在转向槽(14)内转动并卡在所述通槽(131)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槽(14)内开设有与通槽(131)垂直的限位槽(1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5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手部提拉的第二横杆(1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1)上表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敏华吴丽平庄国强陆明磊曹长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