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和性质可控的微型酶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842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尺寸和性质可控的微型酶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定化酶技术。微型酶反应器的组成为:以具有纳米尺寸孔道的多孔材料作为载体,将酶固载于纳米孔内;结构为:具有一维或三维直通孔结构,酶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固载孔内;性能特性为:微型酶反应器尺寸、表面官能团种类与数量、固载酶量可调控。采用调变纳米多孔材料表面官能团种类与数量的方法,固载酶后,构筑一种尺寸和性质可控的微型酶反应器。其优点在于:通过调变纳米多孔材料表面官能团种类和数量,实现酶固载量的调变和固定化酶性能优化。为酶/载体分子水平设计与控制的开发应用、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定化酶技术,特别是提供了。
技术介绍
固定化酶技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技术,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食品科学、化学化工及环境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固定化酶技术是基于游离酶不稳定、易于流失、不易与底物分离、难以重复利用、单次使用成本高昂等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它通过将酶固载到载体上来克服游离酶以上缺点,并不断寻求更完善的固定化方法、更优良的固定化载体。目前酶固定方法可分为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四大类。吸附法虽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及吸附剂可反复使用等优点,但其吸附力弱,易解吸脱落。共价偶联法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但共价偶联反应容易使酶变性而失活;交联法更易使酶失活;包埋法可获得较高的酶活力回收,其缺点是不适用于高分子量底物的传质和用于柱反应系统,且常有扩散限制等问题。上述各种固定化酶的方法所表现出的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所以,研制开发简便、实用的固定化方法,设计、合成和应用性能优异的新型酶固定化材料是目前固定化酶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纳米尺寸多孔材料科学作为纳米材料学科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的、前沿的学科分支,已经成为国际上跨化学、物理、材料等多学科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尺寸和性质可控的微型酶反应器,其特征及性能特性在于:组成为:以具有纳米尺寸孔道的多孔材料作为载体,将酶固载于纳米孔内;结构为:具有一维或三维直通孔结构,酶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固载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刘治军徐燕段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