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365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属于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尘、防溅、防滴、防水或防火零件的制作技术领域,其一侧设置有与下板连接的铰接部,中部设置有由模具孔阵列排布形成的端头模具孔组,所述端头模具孔组周围设置有第一下板定位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下板定位件为锥孔或锥柱。其能够与中板和下板相配合、易于实现对模具定位、产品的重复性好,基本杜绝了残次品出现的几率。

An upper plate of an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and a plug die for a waterproof bol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panel wire harness and connectors waterproof plug mol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oducing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and connectors, dust and splash, drip proof, waterproof or fire parts, which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and the lower plate connecting hinge part, the middl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die hole formed by the array arrangement the end of the die hole group, the end group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first die hole plate positioning, preferably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first plate positioning piece is a cone or cone column. It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medium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easy to realize the positioning of the mold,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product is good, and basically eliminat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defectiv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尘、防溅、防滴、防水或防火零件的制作
,具体地指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连接器压线连接时,需要在连接处配备防水栓,以将导线穿过防水栓对连接器进行连接,以实现防水功能,防止漏电、进水对设备造成损伤。防水栓通常包括端头、栓体和若干密封圈所组成的密封部,授权公告号为CN20499210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连接器用防水栓,且具有结构简单、固定密封效果好和易于安装等优点,此类型的防水栓通常由橡胶材料经铸模后一体成型,对模具的精度和重复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现有用于生产该类型防水栓的模具包括相互分离的上板、中板和下板,上下板穿过中板相连接经热压合橡胶材料后形成防水栓板,再由人工一个一个的将单个防水栓从防水栓板上摘除。现有的模具上板与下板为分离的单独部件,仅靠几个固定柱与下板实现定位连接,定位效果不好,影响了防水栓产品的质量,并且操作起来麻烦、操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其能够与中板和下板相配合、易于实现对模具定位、产品的重复性好,基本杜绝了残次品出现的几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用来与中板和下板配合铸造不同规格的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其一侧设置有与下板连接的铰接部,中部设置有由端头模具孔阵列排布形成的端头模具孔组,所述端头模具孔组周围设置有第一下板定位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下板定位件为锥孔或锥柱。所述第一下板定位件也可以是简单的圆柱体或圆柱孔,但这类限制结构易产生平面方向上的滑移,且直接的、没有缓冲的碰撞易使上下板材料产生破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下板定位件为圆锥孔或圆锥柱,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端头模具孔组周围。当第一下板定位件为锥孔时,下板上的上板定位件即为锥柱,当第一下板定位件为锥柱时,下板上的上板定位件即为锥孔;锥柱和锥孔的限制结构可加工的精度高,确保了模具本身的高精密度;且锥柱和锥孔除了限制上板和下板的间距外,还能够在水平方向上限制上下板之间的滑移,确保了每次铸造防水栓产品的精密度和重复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板上端头模具孔组所在面上的周边设置有第一中板限位件,所述第一中板限位件为外框状,其内轮廓与中板的外轮廓相适配。第一中板限位件与下板上的第二中板限位件相配合,将中板的外轮廓贴合的框住,主要限制中板水平方向上的滑移,作为中板滑移外力的主要受力者,减轻锥柱和锥孔的限制结构的负担,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精密度和重复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板上、所述端头模具孔组周围设置有若干条与所述端头模具孔组相连通的上板排气通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板排气通道为:在所述上板上端头模具孔组所在面上形成的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板排气通道包括有非直线的回弯结构。热压橡胶材料时,橡胶本身内部可能存在有气泡,材料的热膨胀也会将气体挤压,若不及时排除这部分气体,会在橡胶内部形成气泡,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在所述端头模具孔组设置排气通道,在所述上板的表面上经雕刻或腐蚀所形成的凹槽相配合即可组成上述排气通道。热压时,热气体直接、快速的从排气通道喷出易烫伤操作者,此时设计回弯结构,增大热气体的流动阻力,减少其流动速度,能够起到尽量避免操作者烫伤的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端头模具孔组周围还设置有相互对称或非对称的中板定位件适配孔。下板上的中板定位件穿过中板上的第二下板定位件凸出,此时在上板上设置中板定位件适配孔其目的在于容置中板定位件的凸出部分并起到辅助的定位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端头模具孔组周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件适配孔,所述支撑件适配孔的底面为平面。下板上的支撑件是支撑上板压合力的主要部件,其上表面为平面,压合时,其穿过中板的支撑件穿孔,与上板上的支撑件适配孔以平面相接触,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板上铰接部的相对侧设置有上板把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该模具的上板能够与中板和下板相配合,易于实现对模具定位;(2)采用本申请所述上板的模具生产的产品重复性好,基本杜绝了残次品出现的几率;(3)采用本申请所述上板的模具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所述上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所述中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所述下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所述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所述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板1、端头模具孔组1.1、第一下板定位件1.2、中板定位件适配孔1.3、支撑件适配孔1.4、第一中板限位件1.5、上板把手1.6、上板排气通道1.7、中板2、栓体模具孔组2.1、中板限位凸起2.2、凸起挡部2.21、第二下板定位件2.3、支撑件穿孔2.4、中板把手2.5、下板3、密封部模具孔组3.1、上板定位件3.2、中板定位件3.3、支撑件3.4、第二中板限位件3.5、弹性件3.6、中板撬槽3.7、上板撬槽3.8、下板排气通道3.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考图1~图4,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板1和下板2,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班2之间的中板;所述上板1的中部设置有端头模具孔组1.1,所述中板2的中部和所述下板3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与之想适配的栓体模具孔组2.1和密封部模具孔组3.1,用于对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的各个部位进行铸模;其中,所述上板1上还设置有第一下板定位件1.2,与所述下板3上的上板定位件3.2相配合,所述第一下板定位件1.2和所述上板定位件3.2以锥柱和锥孔的形式形成相互限位的功能;所述下板3上设置有中板限位件3.3,与所述中板2上的第二下板定位件2.3相配合,所述中板限位件3.3和所述第二下板定位件2.3以锥柱和孔的形式形成相互限位的功能,且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中板限位件3.3位置相适配的中板定位件适配孔1.3;所述下板上还设置有柱状的支撑件3.4,所述支撑件3.4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中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3.4位置相适配的支撑件穿孔2.4,且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3.4位置相适配的支撑件适配孔1.4;所述中板2上设置有中板限位凸起2.2,所述中板限位凸起2.2还设置有弯折的凸起挡部2.21,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3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中板限位凸起2.2的轮廓相适配的第一中板限位件1.5和第二中板限位件3.5,用于框住所述中板;所述下板3上还设置有四个弹性件3.6、中板撬槽3.7和上板撬槽3.8;所述弹性件3.6为一个盲孔,其内设置有弹簧柱,弹簧柱上安装有弹簧,当所述上板1打开时,所述弹性件3.6内的弹簧能够及时帮助将所述中板2弹开,使铸模的橡胶材料与冷空气接触迅速冷却固化,并方便取出中板;所述中板撬槽3.7和所述上板撬槽3.8,分别用于撬开所述中板2和所述上板1,其中所述上板撬槽3.8位于所述第二中板限位件3.5上;所述上板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其特征在于:其一侧设置有与下板连接的铰接部,中部设置有由端头模具孔阵列排布形成的端头模具孔组(1.1),所述端头模具孔组(1.1)周围设置有第一下板定位件(1.2),所述第一下板定位件(1.2)为锥孔或锥柱;所述上板上端头模具孔组(1.1)所在面上的周边设置有第一中板限位件(1.5),所述第一中板限位件(1.5)为外框状,其内轮廓与中板的外轮廓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其特征在于:其一侧设置有与下板连接的铰接部,中部设置有由端头模具孔阵列排布形成的端头模具孔组(1.1),所述端头模具孔组(1.1)周围设置有第一下板定位件(1.2),所述第一下板定位件(1.2)为锥孔或锥柱;所述上板上端头模具孔组(1.1)所在面上的周边设置有第一中板限位件(1.5),所述第一中板限位件(1.5)为外框状,其内轮廓与中板的外轮廓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板定位件(1.2)为圆锥孔或圆锥柱,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端头模具孔组(1.1)周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线束及插接件防水栓模具的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上、所述端头模具孔组(1.1)周围设置有若干条与所述端头模具孔组(1.1)相连通的上板排气通道(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精东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