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回收功能的生物检测微流控试剂预封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05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回收功能的生物检测微流控试剂预封装装置,其结构包括工作台、竖向支撑板、原料槽、智能控制器、操作杆、微通道层、活塞注射装置、废液收集装置、混合反应层,工作台的下端表面垂直焊接有底部支撑脚,竖向支撑板垂直连接于工作台的上端表面后部,原料槽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上端表面,智能控制器通过电连接于竖向支撑板的前端表面右部,操作杆垂直连接于智能控制器的下端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生物检测试剂进行预封装的过程中,可以对封装产生的废液进行一定的回收处理,防止废液瓶满后废液直接回流到仪器内而对仪器造成损坏,进而保证了预封装工作的清洁与安全,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能。

Bioassay microfluidic reagent pre package with recovery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回收功能的生物检测微流控试剂预封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具有回收功能的生物检测微流控试剂预封装装置,属于预封装

技术介绍
生化检测微流控芯片为多功能系统芯片,常称之为芯片实验室,该芯片把生化检测所涉及的样品制备、定量进样、液体混合、生化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于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之上,是用以取代常规化学或生物实验室的各种功能的具有回收功能的技术平台。微流控芯片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将各种单元技术在整体可控的微小平台上灵活组合、规模集成。试剂预封装是微流控芯片在便携式分析检测领域应用的必须功能。当前,在已有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中,试剂的预封装和长期保存方法常被忽略。微流控系统操作前,液体的处理多需要耗时的人工进样或体积大且不可移动的进样装置。除试剂进样外,可靠的试剂预封装开启机制也很重要。当前,预封装试剂的开启多通过微阀开启实现,这不能满足实际情况对芯片稳定性和抗振性的要求。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520781173.1的具有回收功能的生物检测微流控试剂预封装装置及进样装置,包括:用作试剂预封装介质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内的试剂预封装采用油包水液滴封装形式,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回收功能的生物检测微流控试剂预封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具有回收功能的生物检测微流控试剂预封装装置,其结构包括工作台(1)、竖向支撑板(2)、原料槽(3)、智能控制器(4)、操作杆(5)、微通道层(6)、活塞注射装置(7)、废液收集装置(8)、混合反应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端表面垂直焊接有底部支撑脚(10),所述竖向支撑板(2)垂直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后部,所述原料槽(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所述智能控制器(4)通过电连接于竖向支撑板(2)的前端表面右部,所述操作杆(5)垂直连接于智能控制器(4)的下端表面;所述微通道层(6)固定焊接于竖向支撑板(2)的前端表面左部,所述活塞注射装置(7)垂直贯穿于微通道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回收功能的生物检测微流控试剂预封装装置,其结构包括工作台(1)、竖向支撑板(2)、原料槽(3)、智能控制器(4)、操作杆(5)、微通道层(6)、活塞注射装置(7)、废液收集装置(8)、混合反应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端表面垂直焊接有底部支撑脚(10),所述竖向支撑板(2)垂直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后部,所述原料槽(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所述智能控制器(4)通过电连接于竖向支撑板(2)的前端表面右部,所述操作杆(5)垂直连接于智能控制器(4)的下端表面;所述微通道层(6)固定焊接于竖向支撑板(2)的前端表面左部,所述活塞注射装置(7)垂直贯穿于微通道层(6)的内部,所述混合反应层(9)固定焊接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左部,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活动连接于混合反应层(9)的上端表面;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由废液收集瓶(80)、装取扣(81)、活塞(82)、连接管(83)组成,所述装取扣(81)垂直连接于废液收集瓶(80)的右端表面上部,所述活塞(82)活动连接于废液收集瓶(80)的上端表面,所述废液收集瓶(80)、活塞(8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管(83)活动连接于活塞(82)的上端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君华睿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