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窦玉莲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49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包括架体、育苗盒、浇灌管和照明装置;架体包括底板、侧板、滚轮和4层板材,底板和侧板分别位于架体的下方和两侧,所述板材位于两个侧板之间间隔放置,板材下面设置有照明装置,底板和下面3层板材上均放置有育苗盒,育苗盒的底部具有蓄水区,蓄水区顶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上放置有育苗盘,育苗盘中设置有育苗杯,育苗杯中装有栽培基质;所述架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水管侧面固定连接浇灌管,浇灌管设置于育苗盒上部,育苗盘上还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与土壤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栽培效果好的优点。

An automatic irrigatio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
本专利技术为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技术背景育苗盘是一种用于对培育植物,尤其是农作物幼苗的器具。由于植物的幼苗较为脆弱,在自然环境中不利于幼苗的存活。因此,一般需将幼苗在温室环境下培养,使其具备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后再移植至室外环境下种植。幼苗的培养对于农业种植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育苗盘一般为一体结构,现有的育苗盘具有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上的若干苗穴,苗穴中填充培养基质,植物的种子被播种于苗穴中,待种子破土后,苗穴形成幼苗根系的生长空间。当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需将幼苗与育苗盘分离。此时,需要人工把幼苗提出,与育苗盘分离,然后进行种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育苗盘为一体,育苗的灵活性差,育苗盘由于底部直接与下层土壤或者基质接触,这种接触方式的育苗盘透气性差,不利于植物根细胞的呼吸,影响幼苗的生长,最终容易导致植物烂根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包括架体、育苗盒、浇灌管和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底板、侧板、滚轮和4层板材,底板和侧板分别位于架体的下方和两侧,所述板材位于两个侧板之间间隔放置,板材下面设置有照明装置,底板和下面3层板材上均放置有育苗盒,育苗盒的底部具有蓄水区,蓄水区顶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上放置有育苗盘,所述滚轮位于架体下方,育苗盘中设置有育苗杯,育苗杯中装有栽培基质;所述架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水管;所述水管侧面固定连接浇灌管,浇灌管设置于育苗盒上部,所述浇灌管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浇灌管靠近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电控水阀,所述分流电控水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育苗盘上还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与土壤湿度传感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照明装置为日光灯。优选地,所述育苗盘的底部为网格状结构。优选地,所述滚轮为万向轮,且带有制动踏板。优选地,所述每个育苗盘中设置有4*12个育苗杯。优选地,育苗杯底部设置有透气孔。优选地,所述育苗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喷头为高压喷雾喷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架体上可容纳4个育苗盘,有效地利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增加育苗产量;蓄水区顶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上放置有育苗盘,育苗盘的底部为网格状结构,育苗杯中底部设置有若干透气孔,多余的水能够通过过滤网流向蓄水区,能够有效防止育苗期间的积水使植物根部腐烂,还能保持空气湿度;育苗盘底部具有万向轮,可以方便地将育苗架移动到室外进行快速移植,减少了移植过程中幼苗的死亡率;育苗架上的浇灌管可根据土壤湿度自动供水,实现土壤湿度的恒定控制,增大幼苗的成活率;育苗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在移栽过程中无需去除育苗杯,可将育苗杯随育苗基质一同移栽,即避免伤及幼苗根系,又可提高移栽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育苗架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育苗盘放大图;1、架体;2、育苗盒;3、浇灌管;4、照明装置;5、底板;6、侧板;7、滚轮;8、板材;9、蓄水区;10、过滤网;11、育苗盘;12、育苗杯;13、透气孔;14、土壤湿度传感器;15、控制装置;16、固定装置;17、水管;18、分流电控水阀;19、喷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包括架体1、育苗盒2、浇灌管3和照明装置4。架体1包括底板5、侧板6、滚轮7和4层板材8,底板5和侧板6分别位于架体1的下方和两侧,所述板材8位于两个侧板6之间间隔放置,板材8下面设置有照明装置4,所述照明装置4为日光灯。底板5和下面3层板材8上均放置有育苗盒2,育苗盒2的底部具有蓄水区9,蓄水区9顶部设置有过滤网10,过滤网10上放置有育苗盘11,所述育苗盘11的底部为网格状结构。所述滚轮7位于架体1下方,所述滚轮7为万向轮,且带有制动踏板。如图2所示,育苗盘11中设置有4*12个育苗杯12,育苗杯12中装有栽培基质,用于幼苗种植;育苗杯12底部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3,多余的水能够通过过滤网流向蓄水区9,能够有效防止育苗期间的积水使植物根部腐烂,还能保持空气湿度。所述育苗杯12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在移栽过程中无需去除育苗杯12,可将育苗杯12随育苗基质一同移栽,即避免伤及幼苗根系,又可提高移栽效率;随后育苗杯12自行降解,不会影响幼苗生长发育。所述架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15和固定装置16,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水管17;所述水管17侧面固定连接浇灌管3,浇灌管3设置于育苗盒2上部,所述浇灌管3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喷头19,所述喷头19为高压喷雾喷头;所述浇灌管3靠近水管17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电控水阀18,所述分流电控水阀18与控制装置15电连接,育苗盘11上还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14,控制装置15与土壤湿度传感器14电连接,当土壤湿度传感器14检测到土壤湿度低于预定值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15,由控制装置15控制分流电控水阀18打开,水流经过浇灌管3通过喷头19喷出,对幼苗进行喷水。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大豆秸秆粉40份、玉米芯碎粒20份、草木灰20份、氯化胆碱0.2份,杀菌剂0.8份混合均匀后配置而成。所述栽培基质营养丰富、密度适中,可大幅度提高幼苗成活率,相对于市面上常见的栽培基质,幼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实施例2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育苗架,选择24个育苗盘进行黄瓜育苗,分为8组,每组3次重复,8组均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基质,其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各组分的用量,统计各组黄瓜幼苗出苗率,结果如表1所示。表1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只有当采用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大豆秸秆粉40份、玉米芯碎粒20份、草木灰20份、氯化胆碱0.2份,杀菌剂0.8份时,才能使黄瓜幼苗出苗率最高,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包括架体、育苗盒、浇灌管和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底板、侧板、滚轮和4层板材,底板和侧板分别位于架体的下方和两侧,所述板材位于两个侧板之间间隔放置,板材下面设置有照明装置,底板和下面3层板材上均放置有育苗盒,育苗盒的底部具有蓄水区,蓄水区顶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上放置有育苗盘,所述滚轮位于架体下方,育苗盘中设置有育苗杯,育苗杯中装有栽培基质;所述架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水管;所述水管侧面固定连接浇灌管,浇灌管设置于育苗盒上部,所述浇灌管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浇灌管靠近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电控水阀,所述分流电控水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育苗盘上还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与土壤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浇灌的育苗架,包括架体、育苗盒、浇灌管和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底板、侧板、滚轮和4层板材,底板和侧板分别位于架体的下方和两侧,所述板材位于两个侧板之间间隔放置,板材下面设置有照明装置,底板和下面3层板材上均放置有育苗盒,育苗盒的底部具有蓄水区,蓄水区顶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上放置有育苗盘,所述滚轮位于架体下方,育苗盘中设置有育苗杯,育苗杯中装有栽培基质;所述架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水管;所述水管侧面固定连接浇灌管,浇灌管设置于育苗盒上部,所述浇灌管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浇灌管靠近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电控水阀,所述分流电控水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育苗盘上还设置有土壤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窦玉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