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元专利>正文

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7450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无病害、无虫害的优良甘蔗植株,将甘蔗植株去除甘蔗叶,依次漂洗、消毒和脱毒;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取下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用灭菌后的解剖刀或接种针取下生长点接种到无菌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甘蔗种苗受到传播病源的反复浸染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应用系列组合组培技术,实现了生产、繁殖和推广脱毒组培苗,解决了之前甘蔗组培苗只能用于新品种扩繁,而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技术难题,大幅提升整个蔗糖业的经济效益。

A method for detoxification of sugarcane detoxified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toxification method of sugarcane seedlin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no disease, no pests of fine sugarcane plants, sugarcane plant removal of sugarcane leaves, followed by rinsing, disinfection and detoxification;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above steps to remove sugarcane buds and / or stem bud were sterilized. Using sterilized scalpel or inoculation needle to remove the growth point inoculated into sterile culture containers for cultur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sugarcane seedling by spread disease repeatedly disseminated fundamentally, on this basis, using a series of combination of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breeding and promotion of virus-free plantlets before, only for new varieties of sugarcane seedling propagation to solve technical problems, and can not be used directly in the production, promotion the sugar cane industry economic benefits grea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
技术介绍
甘蔗,(学名:SanccharumofficenarumL·)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蔗茎粗壮高大。秆高3-5(-6)米。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由于多年反复种植,极易受到种苗传播病源的反复浸染(如宿根矮化病、花叶病和黑穗病等),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从而导致宿根年限的缩短以及种性的退化。防止种苗带病(毒)传播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生产、繁殖和推广脱毒种苗。在此理论指导下,之前已经部份解决了种苗脱毒问题(组培脱毒苗和茎段脱毒苗),但这种组培脱毒苗种到地里以后,要经过三年时间才会恢复性状,要到第四年才可以把恢复性状的组培苗茎杆用于入榨蔗的生产。不能解决一次性直接用于入榨蔗生产的问题。还有茎段脱毒苗的数量有限,只有径过三年的苗圃地扩繁以后,第四年才可以投入到入榨蔗的生产中,也不能解决一次性直接用于入榨蔗生产的问题,这两种脱毒苗经过三年苗圃地种植之后,还是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脱毒苗已经重新开始感病,只是病毒比没有脱过毒的轻一点,对宿根年限起码要缩短一年以上;二是仍旧不能摆脱用蔗茎作种的传统栽培模式,每种一亩甘蔗要用一吨左右蔗茎作种,造成蔗茎的浪费和搬运和播种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所以开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甘蔗脱毒组培苗的生产技术和该种组培苗的大田种植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其中甘蔗脱毒组培苗的生产技术中,“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无病害、无虫害的优良甘蔗植株,将甘蔗植株去除甘蔗叶,依次漂洗、消毒和脱毒;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取下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用灭菌后的解剖刀或接种针取下生长点接种到无菌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优选地,所述的漂洗是以流动的清水对甘蔗植株进行漂洗。优选地,所述的消毒是用洗衣粉水浸泡甘蔗植株10~40min。优选地,所述的脱毒包括温水脱毒或空气高温脱毒。优选地,所述的温水脱毒是将甘蔗植株置于50~52℃的温水中浸泡0.5~2h。优选地,所述的空气高温脱毒是将甘蔗植株置于45℃的热空气中至少4周。优选地,所述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是将侧芽或茎顶芽于超净工作台上用升汞进行消毒处理。优选地,所述生长点是指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的无菌培养容器中设置有外植体培养基。本专利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甘蔗种苗受到传播病源的反复浸染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应用系列组合组培技术,实现了生产、繁殖和推广脱毒组培苗,解决了之前甘蔗组培苗只能用于新品种扩繁,而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技术难题,大幅提升整个蔗糖业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无病害、无虫害的优良甘蔗植株,将甘蔗植株去除甘蔗叶,依次漂洗、消毒和脱毒;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取下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用灭菌后的解剖刀或接种针取下生长点接种到无菌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优选地,所述的漂洗是以流动的清水对甘蔗植株进行漂洗。优选地,所述的消毒是用洗衣粉水浸泡甘蔗植株10min。优选地,所述的脱毒包括温水脱毒或空气高温脱毒。优选地,所述的温水脱毒是将甘蔗植株置于50℃的温水中浸泡2h。优选地,所述的空气高温脱毒是将甘蔗植株置于45℃的热空气中至少4周。优选地,所述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是将侧芽或茎顶芽于超净工作台上用升汞进行消毒处理。优选地,所述生长点是指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的无菌培养容器中设置有外植体培养基。实施例2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无病害、无虫害的优良甘蔗植株,将甘蔗植株去除甘蔗叶,依次漂洗、消毒和脱毒;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取下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用灭菌后的解剖刀或接种针取下生长点接种到无菌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优选地,所述的漂洗是以流动的清水对甘蔗植株进行漂洗。优选地,所述的消毒是用洗衣粉水浸泡甘蔗植株40min。优选地,所述的脱毒包括温水脱毒或空气高温脱毒。优选地,所述的温水脱毒是将甘蔗植株置于52℃的温水中浸泡0.5h。优选地,所述的空气高温脱毒是将甘蔗植株置于45℃的热空气中至少4周。优选地,所述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是将侧芽或茎顶芽于超净工作台上用升汞进行消毒处理。优选地,所述生长点是指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的无菌培养容器中设置有外植体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无病害、无虫害的优良甘蔗植株,将甘蔗植株去除甘蔗叶,依次漂洗、消毒和脱毒;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取下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用灭菌后的解剖刀或接种针取下生长点接种到无菌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无病害、无虫害的优良甘蔗植株,将甘蔗植株去除甘蔗叶,依次漂洗、消毒和脱毒;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取下甘蔗植株的侧芽和/或茎顶芽进行灭菌消毒,用灭菌后的解剖刀或接种针取下生长点接种到无菌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洗是以流动的清水对甘蔗植株进行漂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是用洗衣粉水浸泡甘蔗植株10~4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脱毒组培苗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毒包括温水脱毒或空气高温脱毒。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元王彩丽李泽燚李柏翰王学平李俊达李韵聪李欣禧王珅王玥宋云丽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