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25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回路,该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可控硅器件、常开触点以及第一常闭触点,其中,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分别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正极与电源连接,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控制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器件的负极连接,第一继电器用于控制常开触点的闭合或分离,第一常闭触点的一端与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控制设备连接,第二继电器用于控制第一常闭触点的闭合或分离。该控制回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control lo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回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回路。
技术介绍
继电器可以被用于控制回路的接通或切断。现有技术中,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其工作原理为: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工业控制中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然而,由于继电器本身特性和工作环境的因素,在实际应用中,继电器也可能会失效,即触点不能正常接通,或不能正常断开,这就对控制回路的可靠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回路,该控制回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器、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特别的,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一可控硅器件、常开触点以及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正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常开触点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常开触点的闭合或分离,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一端与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控制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闭合或分离。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正极通过导电连接件与电源连接,所述导电连接件为导线或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的闭合或分离。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为单向可控硅元件或双向可用硅元件。可选地,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二可控硅器件,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的正极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的控制极通过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正极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为单向可控硅元件或双向可控硅元件。可选地,所述电源为24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控制回路中设置可控硅器件,使得当控制回路正常工作时,如果第一继电器无法控制常开触点闭合,则可通过第二继电器控制第一常闭触点闭合,并使得可控硅器件导通,从而使得控制回路仍能够正常工作,而当控制回路停止工作时,如果第二继电器无法控制第一常闭触点断开,则可以通过第一继电器控制常开触点断开,并使得可控硅器件断开,此时制回路能够及时断开;而如果当常开触点或第一常闭触点无法断开时,则可以通过控制可控硅器件断开连接,以使得控制回路及时断开,而当电阻端开路或可控硅器件短路时,仍旧能够通过第一继电器或第二继电器使得控制回路正常工作或停止工作,从而提升了控制回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回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回路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回路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回路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01-控制器102-第一继电器103-第二继电器104-第一可控硅器件105-常开触点106-第一常闭触点107-控制设备108-导电连接件109-电阻110-第二可控硅器件1011-第一输出端1012-第二输出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或结构的装置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结构或步骤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或装置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结构。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回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器101、第一继电器102、第二继电器103、第一可控硅器件104、常开触点105、第一常闭触点106以及控制设备107,其中,第一继电器102和第二继电器103分别与控制器101的第一输出端1011和第二输出端1012连接,当控制回路正常工作时,第一输出端1011输出高电平,第二输出端1012输出低电平,而当控制回路停止工作时,第一输出端1011输出低电平,第二输出端1012输出高电平。可选地,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的正极通过导电连接件108与电源VCC连接(比如24伏交流或直流电源),其中,第一可控硅器件104可以被具体为单向可控硅元件或双向可控硅元件,在图1中第一可控硅器件104以单向可控硅元件为例,第一可控硅器件104为双向可控硅元件的情况如图2所示。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导电连接件108可以被具体为导线或第二常闭触点。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的控制极通过电阻109与第一输出端1011连接,常开触点105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的负极连接,第一继电器102用于控制常开触点105以及第二常闭触点的闭合或分离,第一常闭触点106的一端与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控制设备107连接,第二继电器103用于控制第一常闭触点106的闭合或分离。当控制回路正常工作时,控制器101的第一输出端1011输出高电平,第二输出端1012输出低电平,第一继电器102得电,常开触点105闭合;第二继电器103不得电,第一常闭触点106闭合;则由常开触点105、第一常闭触点106组成的回路接通,控制设备107开始工作。当控制回路停止工作时,控制器101的第一输出端1011输出低电平,第二输出端1012输出高电平,第一继电器102不得电,常开触点105断开;第二继电器103得电,第一常闭触点106断开,且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的控制极失电断开,则常开触点105、第一常闭触点106组成的回路,以及由第一常闭触点106、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组成的回路都断开,控制设备107停止工作。而当控制回路正常工作时,如果第一继电器102得电后,常开触点105不能闭合,导电连接件108也为闭合状态,而此时由于第二继电器103不得电,所以第一常闭触点106为闭合状态,且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的控制极得电,第一可控硅器件104导通,所以由导电连接件108、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第一常闭触点106组成的回路接通,控制设备107开始工作。当控制回路停止工作时,如果第二继电器103得电后,第一常闭触点106不能断开,则此时由于第一继电器102不得电,常开触点105断开,且第一可控硅器件104的控制极不得电,则两条回路都断开,控制设备107停止工作。而如果当常开触点105无法断开时,则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可控硅器件104断开连接,以使得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器、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一可控硅器件、常开触点以及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正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常开触点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常开触点的闭合或分离,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一端与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控制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闭合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器、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一可控硅器件、常开触点以及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正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常开触点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常开触点的闭合或分离,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一端与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控制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闭合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磊李庆江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