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井沉沙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857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2:43
一种机井沉沙打捞装置,属于洗井装置领域,主要由密封构件、橡胶套筒、射流管、排沙管、充气管、多根软管和空压机组成;其中由密封构件、橡胶套筒、射流管、排沙管和充气管密封固接形成橡胶气囊,利用空压机提供高压气源,高压气源一部分用于鼓胀橡胶气囊将井底堵塞,起到隔离清水和含沙浑水的目的;另一部分高压气源用于冲散井底沉沙,并将含沙浑水经排沙管排出井外,达到清洗井底沉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整个洗井过程设备组装方便快捷,不需要额外提供水源,能显著缩短洗井时间,提高洗井效率及洗井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井沉沙打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洗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井沉沙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机井沉沙打捞技术有反循环冲洗技术、二氧化碳洗井技术和活塞洗井技术。反循环冲洗技术需要利用大量水资源,冲洗时间较长,洗完后井底残留沉沙较多。二氧化碳洗井具有一定危险性,操作复杂且液态二氧化碳材料携带和运输不方便,洗井费用高。活塞洗井需要利用大型支架装备,单次洗井所需人员数量较多,并且操作复杂,洗井时间较长,洗井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机井沉沙打捞装置,其结构为:所述机井沉沙打捞装置由密封构件、橡胶套筒、射流管、排沙管、充气管、多根软管和空压机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构件分为密封构件A和密封构件B,密封构件A为短圆柱体,短圆柱体内有3个圆柱形穿孔,穿孔按直径从大到小顺次编号,最大直径穿孔为排沙孔,最小直径穿孔为充气孔,中间直径穿孔为射流孔;密封构件B为短圆柱体,短圆柱体内有2个圆柱形穿孔,穿孔按直径从大到小顺次编号,最大直径穿孔为排沙孔,最小直径穿孔为射流孔。所述橡胶套筒上、下端为开口,上端与密封构件A封闭固接,下端与密封构件B封闭固接,由橡胶套筒、密封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井沉沙打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井沉沙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井沉沙打捞装置由密封构件、橡胶套筒(5)、射流管(6)、排沙管(7)、充气管(8)、多根软管和空压机(11)组成;所述密封构件分为密封构件A(1‑A)和密封构件B(1‑B),密封构件A(1‑A)为短圆柱体,短圆柱体内有3个圆柱形穿孔,穿孔按直径从大到小顺次编号,最大直径穿孔为排沙孔(2),最小直径穿孔为充气孔(3),中间直径穿孔为射流孔(4);密封构件B(1‑B)为短圆柱体,短圆柱体内有2个圆柱形穿孔,穿孔按直径从大到小顺次编号,最大直径穿孔为排沙孔(2),最小直径穿孔为射流孔(4);所述橡胶套筒(5)上、下端为开口,上端与密封构件A(1‑A)封闭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井沉沙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井沉沙打捞装置由密封构件、橡胶套筒(5)、射流管(6)、排沙管(7)、充气管(8)、多根软管和空压机(11)组成;所述密封构件分为密封构件A(1-A)和密封构件B(1-B),密封构件A(1-A)为短圆柱体,短圆柱体内有3个圆柱形穿孔,穿孔按直径从大到小顺次编号,最大直径穿孔为排沙孔(2),最小直径穿孔为充气孔(3),中间直径穿孔为射流孔(4);密封构件B(1-B)为短圆柱体,短圆柱体内有2个圆柱形穿孔,穿孔按直径从大到小顺次编号,最大直径穿孔为排沙孔(2),最小直径穿孔为射流孔(4);所述橡胶套筒(5)上、下端为开口,上端与密封构件A(1-A)封闭固接,下端与密封构件B(1-B)封闭固接;所述射流管(6)上端穿过密封构件A(1-A)内的射流孔(4),下端穿过密封构件B(1-B)内的射流孔(4),射流管(6)与射流孔(4)密封固接;所述排沙管(7)上端穿过密封构件A(1-A)内的排沙孔(2),下端穿过密封构件B(1-B)内的排沙孔(2),排沙管(7)与排沙孔(2)密封固接;所述充气管(8)一端伸入橡胶套筒(5)内,一端穿过密封构件A(1-A)内的充气孔(3),充气管(8)与充气孔(3)密封固接;所述多根软管按直径从大到小顺次编号,直径最大的为排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云平余瞻董平彭海游文光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