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鲁俊专利>正文

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71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瓦斯抽放技术,具体是一种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瓦斯抽放管道内沉积形成的液态污物影响瓦斯抽放效率的问题。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集污筒、进污管、排污管、气动真空发生器;所述控制部分包括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三通合流阀、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浮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瓦斯抽放。

Suction type negative pressure dischar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 drainage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a suction type negative pressure dischar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liquid dirt formed by the deposition of gas in the gas drainage pipe affects the gas drainage efficiency. Suction typ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part and a control part; the main body part comprises a sewage collection tube, sewage pipe, drainage pipe, pneumatic vacuum generator; the control part comprises a single acting pneumatic valve normally open, the first two normally closed pneumatic valve, second double acting normally closed pneumatic cut-off the first single type control valve, two three pneumatic directional valve and second single control type two three pneumatic directional valve, the first double control type two five pneumatic directional valve and second double control type two five pneumatic directional valve, single control type two five pneumatic directional valve, three confluence button type valve, two position three way reversing valve, float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gas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瓦斯抽放技术,具体是一种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瓦斯抽放都采用先在煤层中钻孔,然后在钻孔中安装用于抽放瓦斯的管道的办法来实现瓦斯的抽放。在瓦斯抽放过程中,煤层钻孔中的煤粉、石粉及水会在吸力的作用下进入瓦斯抽放管道,并在瓦斯抽放管道内沉积形成液态污物,由此造成瓦斯抽放管道堵塞,从而影响瓦斯抽放效率。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装置,以解决瓦斯抽放管道内沉积形成的液态污物影响瓦斯抽放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瓦斯抽放管道内沉积形成的液态污物影响瓦斯抽放效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集污筒、进污管、排污管、气动真空发生器;集污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端壁;集污筒的上端壁分别贯通开设有进污孔和进气孔;集污筒的下端壁中央贯通开设有排污孔;进污管的下端管口与进污孔连通;排污管的上端管口与排污孔连通;气动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与排污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控制部分包括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三通合流阀、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浮球阀;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安装于进污管上;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安装于进气孔上;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安装于排污管上;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安装于集污筒的下外端壁;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的出口与气动真空发生器的控制口连通;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安装于集污筒的下外端壁;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的出口与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的控制口连通;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安装于集污筒的下外端壁;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的两个控制口连通;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安装于集污筒的下外端壁;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的两个控制口连通;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安装于集污筒的下外端壁;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进口与气源连通;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第一个出口分别与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的控制口、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第一个控制口、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第一个控制口连通;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第二个出口分别与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第二个控制口、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第二个控制口连通;三通合流阀安装于集污筒的下外端壁;三通合流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的控制口、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的控制口连通;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安装于集污筒的上外端壁;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的进口与气源连通;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的出口与三通合流阀的第一个进口连通;浮球阀安装于集污筒的内腔;浮球阀的进口与气源连通;浮球阀的出口与三通合流阀的第二个进口连通。工作时,在瓦斯抽放管道的侧壁开设通孔,并将进污管的上端管口与该通孔连通。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瓦斯抽放过程中,煤层钻孔中的煤粉、石粉及水在吸力的作用下进入瓦斯抽放管道,并通过进污管进入集污筒内,然后在集污筒内沉积形成液态污物,此时浮球阀的浮球漂浮在液态污物的液面上。当液态污物的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浮球阀导通,气源一方面依次通过浮球阀、三通合流阀控制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进行导通,另一方面依次通过浮球阀、三通合流阀控制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进行动作。随后,气源一方面通过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控制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进行关断,另一方面通过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控制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进行导通,第三方面通过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分别控制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进行动作。随后,气源一方面通过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控制气动真空发生器进行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控制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进行导通,第三方面通过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控制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进行导通。此时,煤层钻孔中的煤粉、石粉及水停止进入集污筒内,集污筒内沉积形成的液态污物在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作用下通过排污管排放至集污筒外。待液态污物排放完毕后,浮球阀的浮球进行回落,浮球阀关断,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关断,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再次进行动作。随后,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导通,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关断,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再次进行动作。随后,气动真空发生器停止工作,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关断,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关断。此时,煤层钻孔中的煤粉、石粉及水再次进入集污筒内,由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按压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即可检测控制部分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具体检测过程如下:按压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气源一方面依次通过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三通合流阀控制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进行导通,另一方面依次通过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三通合流阀控制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进行动作。随后,气源一方面通过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控制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进行关断,另一方面通过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控制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进行导通,第三方面通过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分别控制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进行动作。随后,气源一方面通过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控制气动真空发生器进行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控制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进行导通,第三方面通过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控制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进行导通。基于上述过程,本技术所述的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通过采用全新结构,有效避免了瓦斯抽放管道内沉积形成液态污物,由此有效避免了瓦斯抽放管道堵塞,从而有效提高了瓦斯抽放效率。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瓦斯抽放管道内沉积形成的液态污物影响瓦斯抽放效率的问题,适用于瓦斯抽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集污筒,102-进污管,103-排污管,104-气动真空发生器,201-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202-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3-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4-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6-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7-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8-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9-三通合流阀,210-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211-浮球阀。具体实施方式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集污筒101、进污管102、排污管103、气动真空发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集污筒(101)、进污管(102)、排污管(103)、气动真空发生器(104);集污筒(10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端壁;集污筒(101)的上端壁分别贯通开设有进污孔和进气孔;集污筒(101)的下端壁中央贯通开设有排污孔;进污管(102)的下端管口与进污孔连通;排污管(103)的上端管口与排污孔连通;气动真空发生器(104)的真空口与排污管(103)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控制部分包括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201)、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2)、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3)、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6)、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7)、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8)、三通合流阀(209)、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210)、浮球阀(211);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201)安装于进污管(102)上;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2)安装于进气孔上;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3)安装于排污管(103)上;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壁;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的出口与气动真空发生器(104)的控制口连通;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壁;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的出口与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201)的控制口连通;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6)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壁;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6)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6)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2)的两个控制口连通;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7)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壁;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7)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7)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3)的两个控制口连通;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8)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壁;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8)的进口与气源连通;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8)的第一个出口分别与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的控制口、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6)的第一个控制口、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7)的第一个控制口连通;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8)的第二个出口分别与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6)的第二个控制口、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7)的第二个控制口连通;三通合流阀(209)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壁;三通合流阀(209)的出口分别与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的控制口、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8)的控制口连通;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210)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上外端壁;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210)的进口与气源连通;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210)的出口与三通合流阀(209)的第一个进口连通;浮球阀(211)安装于集污筒(101)的内腔;浮球阀(211)的进口与气源连通;浮球阀(211)的出口与三通合流阀(209)的第二个进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出式负压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集污筒(101)、进污管(102)、排污管(103)、气动真空发生器(104);集污筒(10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端壁;集污筒(101)的上端壁分别贯通开设有进污孔和进气孔;集污筒(101)的下端壁中央贯通开设有排污孔;进污管(102)的下端管口与进污孔连通;排污管(103)的上端管口与排污孔连通;气动真空发生器(104)的真空口与排污管(103)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控制部分包括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201)、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2)、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3)、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6)、第二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7)、单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8)、三通合流阀(209)、按钮式两位三通换向阀(210)、浮球阀(211);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201)安装于进污管(102)上;第一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2)安装于进气孔上;第二双作用常闭气动截止阀(203)安装于排污管(103)上;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壁;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一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4)的出口与气动真空发生器(104)的控制口连通;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壁;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的进口与气源连通;第二单控式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205)的出口与单作用常开气动截止阀(201)的控制口连通;第一双控式两位五通气动换向阀(206)安装于集污筒(101)的下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鲁俊李玉林苏慧永冯楠悦波翟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李鲁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