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83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包括注胶部以及支撑部,注胶部和支撑部相互垂直连接,以使垂直通道注胶角码整体结构呈“L”型,注胶部截面形状呈矩形,分别具有用于紧贴外部门窗框扇角内壁的第一注胶面、第二注胶面、第三注胶面以及第四注胶面;第一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注胶槽、第二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注胶槽、第三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注胶槽、第四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注胶槽并且上述注胶槽相互连通,通过在垂直通道注胶角码的各注胶面表面分别开设相互连通的注胶槽,让角码在使用过程中对其中一条注胶槽进行注胶后,密封胶可沿注胶槽开设方向流至其他注胶槽上,直至密封胶填满所有注胶槽,保证了角码使用中的密封性。

A vertical channel injection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rtical channel injection angle, including plastic injection department and support department, plastic injection part and a supporting part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the vertical channel injection corner structure showed \L\ type, injection plastic section shape is rectangular, with close to the door and window frame respectively for external wall fan angle the first plastic injection surface, plastic injection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plastic injection plastic injection surface; the first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lue glue injection slot, second glu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lue injection slot and third injection rubb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third glue injection slot and the fourth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glue injection fourth glue injection slot and the glue injection slot connected through the glue injection slot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channel surface glue glue injection angle, make the corner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for one of the glue injection slot after glue injection The sealant, glue injection slot opening direction of flow to the other glue injection slot, until the sealant filled all the glue injection slot, ensuring the sealing bracket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型材门窗五金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门窗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门窗框扇角部强度及质量与门窗使用寿命及结构强度息息相关。选择一种好的角码是保证门窗框扇角部强度及质量要求的关键。但是,现有的门窗结构角码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角码在安装固定在门窗结框扇角部上后,无法保证门窗框扇的角部强度及质量,以下分别是两种现有的角码结构,分别是专利号:201420111075.2和201520856633.2,这两种角码在使用过程中均会在角码安装后对门窗框扇内进行注胶,但由于角码的注胶槽设计所限,角码在注胶固定后密封性得不到保证,因此严重影响角码的使用寿命和门窗框扇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通过在垂直通道注胶角码表面分别开设注胶用的沟槽,使得角码在使用过程中与外部门窗框扇角内壁相接触的表面都能得到密封,提高角码整体密封性。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包括注胶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注胶部和所述支撑部相互垂直连接,以使垂直通道注胶角码整体结构呈“L”型,所述注胶部截面形状呈矩形,分别具有用于紧贴外部门窗框扇角内壁的第一注胶面、第二注胶面、第三注胶面以及第四注胶面;所述第一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注胶槽、所述第四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注胶槽,并且所述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槽和所述第一注胶槽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截面形状呈矩形,分别具有用于紧贴外部门窗扇角内壁的第一导胶面、第二导胶面、第三导胶面和第四导胶面;所述第一导胶面与所述第一注胶面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导胶面与所述第二注胶面对应连接、所述第三导胶面与所述第三注胶面对应连接、所述第四导胶面与所述第四注胶面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导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胶槽、所述第三导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导胶槽、所述第四导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导胶槽,所述第一导胶槽、所述第二导胶槽和所述第三导胶槽与所述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槽和所述第四注胶槽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胶槽与所述第三注胶槽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注胶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注胶槽和所述第三注胶槽的一端,并位于所述注胶部的截面方向与所述第一注胶槽和所述第三注胶槽相互垂直;所述第四注胶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注胶槽和所述第三注胶槽的另一端,并位于所述注胶部的截面方向与所述第一注胶槽和所述第三注胶槽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胶槽和所述第三导胶槽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导胶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胶槽和所述第三导胶槽的一端连通,并位于所述支撑部的截面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胶槽和所述第三导胶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导胶槽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注胶槽和所述第三注胶槽的连接端;所述第三导胶槽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四注胶槽和所述第三注胶槽的连接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注胶槽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三注胶面和所述第一导胶面的连接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胶面、所述第二注胶面、所述第三注胶面、所述第四注胶面、所述第一导胶面、所述第二导胶面、所述第三导胶面和所述第四导胶面的宽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槽、所述第四注胶槽、所述第一导胶槽、所述第二导胶槽和所述第三导胶槽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注胶面、所述第二注胶面、所述第三注胶面、所述第四注胶面、所述第一导胶面、所述第二导胶面、所述第三导胶面和所述第四导胶面的宽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槽、所述第四注胶槽、所述第一导胶槽、所述第二导胶槽和所述第三导胶槽的槽宽以及槽深相等。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垂直通道注胶角码的第一注胶面、第二注胶面、第三注胶面和第四注胶面表面分别开设相互连通的第一注胶槽、第二注胶槽、第三注胶槽和第四注胶槽,让角码在使用过程中对其中一条注胶槽进行注胶后,密封胶可沿注胶槽开设方向流至其他注胶槽上,直至密封胶填满所有注胶槽,保证了角码安装后、使用中的密封性,大大提高了角码和门窗框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了门窗框整体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垂直通道注胶角码第一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垂直通道注胶角码第二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垂直通道注胶角码第三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实施方式示意图。图中:10、注胶部;20、支撑部;30、组角胶枪;40、通孔;50、门窗框;11、第一注胶面;12、第二注胶面;13、第三注胶面;14、第四注胶面;111、第一注胶槽;121、第二注胶槽;131、第三注胶槽;141、第四注胶槽;21、第一导胶面;22、第二导胶面;23、第三导胶面;24、第四导胶面;221、第一导胶槽;231、第二导胶槽;241、第三导胶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为了使门窗框框50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强度更高,本技术提供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通过在垂直通道注胶角码与门窗框50扇角内壁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注胶用的沟槽,使垂直通道注胶角码与门窗框50扇之间密封性更好。本实施例的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包括注胶部10以及支撑部20,由于市面上普遍门窗框50扇结构拐角均为直角,该垂直通道注胶角码的注胶部10和支撑部20相互垂直连接,以使垂直通道注胶角码整体结构呈“L”型,使该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可以适配大部分门窗框50扇拐角结构,注胶部10截面形状呈矩形,分别具有用于紧贴外部门窗框50扇角内壁的第一注胶面11、第二注胶面12、第三注胶面13以及第四注胶面14;第一注胶面1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注胶槽111、第二注胶面1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注胶槽121、第三注胶面13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注胶槽131、第四注胶面14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注胶槽141,并且第一注胶槽111、第二注胶槽121、第三注胶槽131和第四注胶槽141相互连通。通过在注胶部10分别与门窗框50扇角内壁相接触的四个面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注胶槽111、第二注胶槽121、第三注胶槽131和第四注胶槽141,在本技术使用过程中,通过在门窗框50型材结构上位于任一注胶槽位置开设有连通门窗框50内部与外部的通孔40,在安装好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后,对通孔40进行注胶,组角胶通过通孔40进入门窗框50内部与任一注胶槽接触,随后组角胶沿注胶槽的开设方向流动并填满第一注胶槽111、第二注胶槽121、第三注胶槽131和第四注胶槽141,使垂直通道注胶角码与门窗框50结构之间具有优良的密封性,提高了角码与门窗框50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两者的使用寿命。支撑部20截面形状呈矩形,分别具有用于紧贴外部门窗框50扇角内壁的第一导胶面21、第二导胶面22、第三导胶面23和第四导胶面24;第一导胶面21与第一注胶面11对应连接、第二导胶面22与第二注胶面12对应连接、第三导胶面23与第三注胶面13对应连接、第四导胶面24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胶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注胶部和所述支撑部相互垂直连接,以使垂直通道注胶角码整体结构呈“L”型,所述注胶部截面形状呈矩形,分别具有用于紧贴外部门窗框扇角内壁的第一注胶面、第二注胶面、第三注胶面以及第四注胶面;所述第一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注胶槽、所述第四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注胶槽,并且所述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槽和所述第四注胶槽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胶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注胶部和所述支撑部相互垂直连接,以使垂直通道注胶角码整体结构呈“L”型,所述注胶部截面形状呈矩形,分别具有用于紧贴外部门窗框扇角内壁的第一注胶面、第二注胶面、第三注胶面以及第四注胶面;所述第一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注胶槽、所述第四注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注胶槽,并且所述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槽和所述第四注胶槽相互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截面形状呈矩形,分别具有用于紧贴外部门窗扇角内壁的第一导胶面、第二导胶面、第三导胶面和第四导胶面;所述第一导胶面与所述第一注胶面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导胶面与所述第二注胶面对应连接、所述第三导胶面与所述第三注胶面对应连接、所述第四导胶面与所述第四注胶面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导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胶槽、所述第三导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导胶槽、所述第四导胶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导胶槽,所述第一导胶槽、所述第二导胶槽和所述第三导胶槽与所述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三注胶槽和所述第四注胶槽相互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通道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胶槽与所述第三注胶槽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注胶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注胶槽和所述第三注胶槽的一端,并位于所述注胶部的截面方向与所述第一注胶槽和所述第三注胶槽相互垂直;所述第四注胶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美婵高婉婷严秀满士国金先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登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