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657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观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外观件包括透光基材、多个透光微结构以及反射层。外观件具有图案区域。图案区域具有多个子图案区域。这些子图案区域至少包括第一子图案区域以及第二子图案区域。这些透光微结构分别排列设置于这些子图案区域中。在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具有第一间距。在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不同。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与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不同。反射层覆盖这些透光微结构未与透光基材接触的表面上。据此,从不同的观看角度下,可以产生不同颜色排列组合的多个子图案区域,且可以精准对位组装。

Appearance parts and their making method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ppearance pie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including a light transmittance substrate, a plurality of light transmittance microstructures and a reflection layer. The appearance parts have a pattern area. The pattern area has a number of sub pattern areas. The sub pattern regions at least include the first sub pattern area and the second sub pattern area. These light transmittance microstructures are arranged in the sub pattern regions, respectively. The adjacent two light transmittance microstructures in the first sub pattern area have a first spacing. The adjacent two light transmittance microstructures in the second sub pattern region have second spacing. The first distan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cond. The height of these light transmittance microstructures in the first sub pattern reg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height of these light transmittance microstructures in the second sub pattern region. The reflection layer covers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microstructures that are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substrate. According to this, from different viewing angles, a number of sub pattern regions of different color combinations can be produced and can be accurately assemb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观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外观件及其制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多个子图案区域的外观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在消费性电子产品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具有色彩亮光的装饰设计,或者是具有绚彩纹路的装饰设计。举例而言,许多电子产品的外观件如外壳、边框或是保护盖等,或者许多具有美观的装饰品如吊饰或项链等,其表面设置有可以产生色彩亮光以及绚彩纹路的设计。目前而言,这些具有色彩亮光的装饰设计或是可以形成绚彩纹路的装饰设计是通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膜转印出类似于光栅结构所产生的。然而,以此做法所制成的成品,其结构参数例如是高度会因为制程限制而导致无法达成需求。或者,成品色彩亮光的表现或绚彩纹路的表现效果不如预期。此外,以此制程方法形成的结构设计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外观件时,容易发生定位以及贴合的组装问题,而造成产品的良率难以提升。除此之外,虽然现有的方法可以制作出可同时呈现多种色彩的绚彩纹路,但较难以实现具有颜色变化的图案的设计,例如是随着使用者观看角度不同而具有不同颜色排列组合的图案的设计,因而不易满足各种美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观件,在不同的观看角度下,其具有可以产生不同颜色排列组合的多个子图案区域,且其可以用以精准对位组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观件的制作方法,其所制作出来的外观件在不同的观看角度下具有可以产生不同颜色排列组合的多个子图案区域,且此外观件可以用以精准对位组装。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外观件,外观件具有图案区域。图案区域具有多个子图案区域。这些子图案区域至少包括第一子图案区域以及第二子图案区域。外观件包括透光基材、多个透光微结构以及反射层。这些透光微结构配置于透光基材上。这些透光微结构分别排列设置于这些子图案区域中。在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具有第一间距。在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该第二间距不同。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与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不同。反射层覆盖这些透光微结构未与透光基材接触的表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在一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沿着同一方向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子图案区域具有相同的圆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围绕圆心且呈同心圆排列。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围绕圆心且呈同心圆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的间距落在0.35微米至120微米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透光微结构的宽度落在0.4微米至120微米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透光微结构的高度落在0.35至30微米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制作上述外观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提供透光基材。形成多个透光微结构于透光基材上,且这些透光微结构分别排列设置于该些子图案区域中。在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具有第一间距。在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不同。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与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不同。形成反射层以覆盖这些透光微结构未与透光基材接触的表面上。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观件具有图案区域。图案区域具有多个子图案区域。这些子图案区域至少包括第一子图案区域以及第二子图案区域。外观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透光基材。形成透光微结构于透光基材上,且这些透光微结构分别排列设置于这些子图案区域中。在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具有第一间距。在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透光微结构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不同。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与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这些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不同。另外,外观件的制作方法也包括形成反射层以覆盖这些透光微结构未与透光基材接触的表面上。因此,当使用者以特定的观看角度观看以上述外观件的制作方法所制作出来的外观件时,使用者可以观看到特定的颜色排列组合,且当使用者以不同的观看角度观看以上述外观件制作方法所制作出来的外观件时,使用者可以观看到不同颜色排列组合的效果。此外,这些子图案区域所呈现的颜色排列组合可以依据这些透光微结构的结构参数(例如是高度、宽度、间距)而调整。另外,外观件可用以精准对位组装。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观件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2示出图1实施例的外观件的背面的正视示意图;图3示出图2实施例的外观件的图案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图3的部分外观件在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以及图6分别示出使用者以不同观看角度图3实施例的外观件的图案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示出图2实施例的外观件的另一种图案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8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外观件的立体示意图;图9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观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50:电子装置;100、200:外观件;110、210:透光基材;120:透光微结构;130:反射层;C:圆心;G:间距;G1:第一间距;G2:第二间距;G3:第三间距;G4:第四间距;H、H1、H2、H3、H4:高度;HE:眼睛;I-I’、X-X:线;PR:图案区域;SPR1:第一子图案区域;SPR2:第二子图案区域;SPR3:第三子图案区域;SPR4:第四子图案区域;S1、S2、S3、S4:表面;S31:观看面;S41:背面;S600、S610、S620:外观件的制作方法的步骤;W:宽度;θ:观看角度;X、Y、Z: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外观件与电子装置的配置关系,本实施例的外观件100以及电子装置50可视为处于由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所建构的空间中,其中X方向垂直于Y方向,且Z方向同时垂直于X方向以及Y方向。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观件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外观件100例如是电子装置50的保护盖。电子装置50具有表面S1以及相对于表面S1的表面S2,而外观件100具有表面S3以及相对于表面S3的表面S4。外观件100的表面S4覆盖电子装置50的表面S2。具体而言,电子装置50的表面S1作为电子装置50的正面,使用者可以通过位于表面S1的电子装置50的相关构件,例如是触控式屏幕或是实体按钮来操作电子装置50。在本实施例中,外观件100的表面S3作为外观件100的正面。外观件100包覆至少部分电子装置50,以减少外力对电子装置50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外力至少包括撞击力、压力、摩擦力或者其他外力,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因此,在一般使用情况下,当外观件100安装于电子装置50上时,外观件100不但可以提供电子装置50保护的效果,使用者还可以在表面S3的一侧观看到外观件100具有装饰的效果。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可以例如是智能手机、传统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源或者其他类型的非电子产品的外壳或保护构件,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图2示出图1实施例的外观件的背面的正视示意图。图3示出图2实施例的外观件的图案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图3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观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观件,具有一图案区域,所述图案区域具有多个子图案区域,所述多个子图案区域至少包括一第一子图案区域以及一第二子图案区域,所述外观件包括:一透光基材;多个透光微结构,配置于所述透光基材上,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分别排列设置于所述多个子图案区域中,在所述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所述透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所述透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二间距,且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不同,所述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不同;以及一反射层,覆盖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未与所述透光基材接触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0 TW 1051228351.一种外观件,具有一图案区域,所述图案区域具有多个子图案区域,所述多个子图案区域至少包括一第一子图案区域以及一第二子图案区域,所述外观件包括:一透光基材;多个透光微结构,配置于所述透光基材上,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分别排列设置于所述多个子图案区域中,在所述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所述透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各相邻二所述透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二间距,且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不同,所述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的高度不同;以及一反射层,覆盖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未与所述透光基材接触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件,其中在一所述子图案区域中的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沿着同一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件,其中所述多个子图案区域具有相同的圆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观件,其中所述第一子图案区域中的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围绕一圆心且呈同心圆排列,且所述第二子图案区域中的所述多个透光微结构围绕所述圆心且呈同心圆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件,其中各相邻二所述透光微结构的间距落在0.35微米至120微米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件,其中各所述透光微结构的宽度落在0.4微米至120微米的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件,其中各所述透光微结构的高度落在0.35至30微米的范围内。8.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庆傅旭文蓝士杰陈富伟
申请(专利权)人:锐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