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39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包括盖体,盖体上设有驱动气缸和承重皮带,驱动气缸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活塞杆的末端设有防脱盖机构,防脱盖机构滑动设置在限位板上,限位板的末端设有皮带轮组;承重皮带的一端与盖体通过联轴机构连接,另一端包绕在皮带轮组上并固定在防脱盖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来控制承重皮带的伸缩,控制盖体的打开或关闭,皮带轮组可保证承重皮带的拉伸顺滑,联轴机构提高承重皮带与盖体的连接灵活;驱动气缸的工作运行不受断电影响,安全性高;驱动气缸利用活塞杆的伸出长度、伸出速度方便人力调整;不采用电机,减少了部件的个数和占用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安装方便,便于维护。

Safety turnover mechanism of vacuum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cuum chamber safety turnover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cover body,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cylinder and bearing belt, one end of the driv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plate, the tail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nti slip cover mechanism, anti slip cover mechanism is slidably arranged on the limiting plate, th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erminal position belt pulley; end bearin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body through coupling mechanism, the other end winding on the belt pulley and fixed on the anti off cover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by driving the telescopic cylinder piston rod to control the telescopic belt bearing, control of the cover body is opened or closed, the pulley group can ensure tensile bearing belt smooth, coupling mechanism improves the bearing bel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body flexible; driving cylinder operation is not affected by power outages. High safety; driving cylinder by the piston rod length, extending speed convenient manpower adjustment; not by the motor,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s and the occupied space, reduces production cost,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convenient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
本技术涉及真空室的翻盖,具体涉及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
技术介绍
真空罐或真空室作为运输和存储常用的装置,通常需要多种阀门来维护。由于真空室的翻盖一般采用电机控制,若突然断电断气,电机失去作用,气压会导致真空罐或真空室的翻盖失去控制,突然打开或造成其他损坏,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目前的真空室存在以下问题:(1)依赖于电力控制,在断电断气情况下不易控制;(2)没有限位卡死机构,只能自动控制,无法人工进行干涉,调节方法单一。由此可见,目前的真空室的翻盖存在不易调节、断电断气情况下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真空室的翻盖存在不易调节、断电断气情况下不易控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驱动气缸,其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活塞杆的末端设有防脱盖机构,所述防脱盖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的末端设有皮带轮组;承重皮带,一端与所述盖体通过联轴机构连接,另一端包绕在所述皮带轮组上并固定在所述防脱盖机构上。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脱盖机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固定板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通过水平螺杆固定,所述底座、固定板和所述连接座通过竖直螺杆固定,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活塞杆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承重皮带为两根,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下方并与所述活塞杆平行,所述底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两对所述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两端,所述底座活动设置在各对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范围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的末端设有两个相对的轴承座,所述皮带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的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端的滚轮,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活塞杆的滑动方向,所述承重皮带包绕在所述滚轮上。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驱动气缸的一端设有止位块,所述止位块设置在所述滑轨的两侧,所述连接座朝向所述驱动气缸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止位块位置对应的凹槽。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的末端还设有张紧轮组,所述张紧轮组与所述皮带轮组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底面和顶面上,所述承重皮带先穿过所述张紧轮组再绕过所述皮带轮组,形成S形包绕结构。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联轴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U型件,所述承重皮带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U型件上。本技术,利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来控制承重皮带的伸缩,从而控制盖体的打开或关闭,并且通过皮带轮组来保证承重皮带的拉伸顺滑度,通过联轴机构来提高承重皮带与盖体之间的连接的灵活度;驱动气缸的工作运行不需要依赖电力,因此不受断电影响,安全性高;并且驱动气缸可利用活塞杆的伸出长度、伸出速度来调节盖体打开的速度和敞口大小,方便人力调整;不采用电机,大大减少了部件的个数和占用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安装方便,便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利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来控制承重皮带的伸缩,从而控制盖体的打开或关闭,并且通过皮带轮组来保证承重皮带的拉伸顺滑度,通过联轴机构来提高承重皮带与盖体之间的连接的灵活度;驱动气缸的工作运行不需要依赖电力,因此不受断电影响,安全性高;并且驱动气缸可利用活塞杆的伸出长度、伸出速度来调节盖体打开的速度和敞口大小,方便人力调整;不采用电机,大大减少了部件的个数和占用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安装方便,便于维护。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包括盖体10,盖体10上设有驱动气缸20和承重皮带30。驱动气缸20的一端设有限位板22,活塞杆21的末端设有防脱盖机构40,防脱盖机构40滑动设置在限位板22上,限位板22的末端设有皮带轮组50。承重皮带30的一端与盖体10通过联轴机构60连接,另一端包绕在皮带轮组50上并固定在防脱盖机构40上。本技术,利用驱动气缸20的活塞杆21的伸缩来控制承重皮带30的伸缩,从而控制盖体10的打开或关闭,并且通过皮带轮组50来保证承重皮带30的拉伸顺滑度,通过联轴机构60来提高承重皮带30与盖体10之间的连接的灵活度。如图2所示,防脱盖机构40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41、固定板42和连接座43,连接座43与活塞杆21的末端通过水平螺杆固定,底座41、固定板42和连接座43通过竖直螺杆固定,固定板42的长度方向与活塞杆21的滑动方向垂直,承重皮带30为两根,分别固定在固定板42的两端。由于防脱盖机构40既要与驱动气缸20的活塞杆21固定,又需要同承重皮带30固定,因此需要设置多个部件,并与活塞杆21、承重皮带30固定,并能提高防脱盖机构40的强度。而称重皮带30为两根,提高了盖体10在打开时的平稳性。限位板22上设有滑轨,滑轨设置在活塞杆21的下方并与活塞杆21平行,底座41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由于活塞杆21不能承受防脱盖机构40的重力,防脱盖机构40还需要承担承重皮带30和盖体10的重力,因此滑轨的设置,使得防脱盖机构40有了支撑,并能使得防脱盖机构40和活塞杆21在伸缩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和晃动。限位板22上设有两对限位块222,分别设置在限位板22的两端,底座41活动设置在各对限位块222之间的范围内。限位块222可对底座41起到限制作用,防止防脱盖机构40从滑轨上滑脱,造成偏向。限位板22的末端设有两个相对的轴承座,皮带轮组50包括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两端的滚轮,转轴垂直于活塞杆21的滑动方向,承重皮带30包绕在滚轮上。轴承座保证转轴、滚轮的转动平稳,使得承重皮带30在拉伸过程中平滑顺利地进行。限位板22靠近驱动气缸20的一端设有止位块221,止位块221设置在滑轨的两侧,连接座43朝向驱动气缸20的一侧设有与止位块221位置对应的凹槽。止位块221可防止驱动气缸20的活塞杆21过度回缩,与限位板22之间发生碰撞,防止盖体10的敞开口过大。限位板22的末端还设有张紧轮组70,张紧轮组70与皮带轮组50对称设置在限位板22的底面和顶面上,承重皮带30先穿过张紧轮组70再绕过皮带轮组50,形成S形包绕结构。张紧轮组70使得承重皮带30形成S形包绕结构,避免承重皮带30发生松弛,也能提高承重皮带30与皮带轮组50的包绕角度,提高承重皮带30的运动平稳度。联轴机构60包括第一固定座61和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61上的U型件62,承重皮带30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在U型件62上。当真空罐发生移动时,盖体10的位置发生变化,而第一固定座61、U型件62使得皮带在偏转力的作用下自动调节,不会发生扭转,始终与皮带轮组50保持良好的贴合度。本技术,利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来控制承重皮带的伸缩,从而控制盖体的打开或关闭,并且通过皮带轮组来保证承重皮带的拉伸顺滑度,通过联轴机构来提高承重皮带与盖体之间的连接的灵活度;驱动气缸的工作运行不需要依赖电力,因此不受断电影响,安全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

【技术保护点】
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驱动气缸,其一端设有限位板,活塞杆的末端设有防脱盖机构,所述防脱盖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的末端设有皮带轮组;承重皮带,一端与所述盖体通过联轴机构连接,另一端包绕在所述皮带轮组上并固定在所述防脱盖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驱动气缸,其一端设有限位板,活塞杆的末端设有防脱盖机构,所述防脱盖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的末端设有皮带轮组;承重皮带,一端与所述盖体通过联轴机构连接,另一端包绕在所述皮带轮组上并固定在所述防脱盖机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盖机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固定板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通过水平螺杆固定,所述底座、固定板和所述连接座通过竖直螺杆固定,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活塞杆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承重皮带为两根,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下方并与所述活塞杆平行,所述底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室安全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两对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承金夏国祥夏龙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启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