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用防倾芯部及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36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开关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开关用防倾芯部以及开关。该开关用防倾芯部包括杆状的连结部和杆状的多个联动部,多个联动部设置于连结部且多个联动部从连结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出,使得多个联动部能够绕着连结部的轴线同时转动。在沿连结部的轴向观察时,多个联动部的至少有一部分相互间呈小于90°的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开关用防倾芯部的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开关的按键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倾斜的开关用防倾斜部,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相同功能的开关。

Anti - dumping core and switch for switc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switch field,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the anti - dumping core and the switch used for the switch. The anti tilt core part of the switch includes a rod connecting part and a rod like multiple linkage parts, and a plurality of linkage parts are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a plurality of linkage parts extend from the connecting part to the radial outer side, so that a plurality of linkage parts can rotate around the axis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axial observation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t least one part of the multiple linkage parts is between the angles less than 90 degree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switch for using the anti - dumping core of the switch. By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ilt proof part which can avoid switching keys to operate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and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switch with the sam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用防倾芯部及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开关用防倾芯部以及采用该开关用防倾芯部的开关。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灯具的开关通常采用钢琴键式开关和翘板式开关。为了增大各开关的按键的有效操作部位的尺寸,钢琴键式开关和翘板式开关采用大尺寸的按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1189Y、名称为“大按键轻触式壁开关”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大按键的翘板式开关,其增大了按键的面积。但是由于钢琴键式开关和翘板式开关的按键受到其自身结构的限制而使得有效操作部位仅限于按键的一侧,因而即使采用大尺寸的按键也不能显著地提高按键的有效操作部位的尺寸。因而,为了更加有效地增大按键的有效操作部位的尺寸,可以采用平动开关。由于平动开关的按键采用相对于底座大致平动(整体接近/远离底座)的动作来实现开关控制,因此该平动开关的按键的有效操作部位不限于按键的一侧,从而相对于钢琴键式开关和翘板式开关能够有效地增大开关的按键的有效操作部位的尺寸。但是在采用平动开关的情况下,由于该开关的按键的有效操作部位很大,导致当按压该按键的局部位置时容易导致按键相对于底座倾斜,从而导致操作不顺畅,进而使得操作性降低。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了例如如下的技术方案:授权公告号为CN203690173U,名称为“一种按钮开关”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这样的一种开关,该开关的按键可以平动控制传动机构来改变开关的通断状态,使得操作更简单,顺畅。但是,上述公开的开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平动开关的按键的倾斜,但是其防止按键倾斜的效果不够理想,结构过于复杂并且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开关的按键在操作过程中产生倾斜的开关用防倾斜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开关用防倾斜部的开关(平动开关),使得该开关的操作更顺畅。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开关用防倾芯部,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包括杆状的连结部和杆状的多个联动部,所述多个联动部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且所述多个联动部从所述连结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出,使得所述多个联动部能够绕着所述连结部的轴线同时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开关用防倾芯部在避免开关的按键在操作过程中产生倾斜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优点。优选地,在沿所述连结部的轴向观察时,所述多个联动部的至少有一部分相互间呈小于90°的夹角。优选地,所述连结部和所述多个联动部设置于同一平面内。优选地,所述多个联动部中的每一个联动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夹角均大致为直角。更优选地,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包括直杆状的连结部以及直杆状的两个联动部,所述两个联动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彼此相等,使得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为大致U字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一步简化了该开关用防倾芯部的结构并使得防倾芯部的结构多样化,提高了该开关用防倾芯部的外观性,并且还使得该开关用防倾芯部的结构更加牢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开关,所述开关包括:底座;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且能够以整体接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式移动;以及至少一个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开关用防倾芯部,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收纳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操作部之间限定的空间内,使得所述操作部在移动过程中不会相对于所述底座发生倾斜,其中,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的连结部以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操作部中的一方上的连结部固定部,且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的联动部以能够在所述连结部的转动方向上倾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操作部中的另一方上的联动部固定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无论操作者对开关的操作部的任何部位进行按压,操作部在相对于底座移动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底座发生倾斜,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性并使得操作更顺畅。优选地,所述连结部的轴向与所述操作部的边缘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开关用防倾芯部能够更好地发挥避免操作部发生倾斜的功能。优选地,所述连结部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联动部的连接部位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结部固定部能够在轴向和径向上对开关用防倾芯部进行限位,防止了防倾芯部(连结部)相对于底座或操作部滑动,保证了开关的操作性。优选地,在所述操作部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的方向上,所述联动部固定部以在所述联动部的上方和下方夹持的方式对所述联动部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地对联动部进行固定,防止在操作部相对于底座移动的过程中联动部脱离,防止了防倾芯部(联动部)相对于底座或操作部滑动,保证了开关的操作性。更优选地,所述联动部固定部的与所述联动部接触的部分为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联动部同时倾动(转动)的动作不会受到阻碍,使得操作部相对于底座的移动更顺畅。综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开关的按键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倾斜的开关用防倾斜部,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开关用防倾斜部的开关。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位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一位开关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a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用防倾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b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用防倾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c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开关用防倾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d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关用防倾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e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开关用防倾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a是示出了图1中的开关的底座的底座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示出了图1中的开关的底座的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c是示出了图4a中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5a是示出了图1中的开关的操作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b是示出了图1中的开关的操作部的平面示意图;图5c是示出了图5b中的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图6a是示出了二位开关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b是示出了三位开关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c是示出了四位开关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成角度地配置的开关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底座主体11a侧壁11b底壁111底座主体安装孔112底座主体中心通孔113固定作业孔114卡接槽115第一卡接突起1151连结部卡口1152连结部卡合部116止挡突起117让位槽118底座主体安装标识12底板121底板安装部122底板中心通孔123固定孔124开关模块固定孔125底板安装标识2操作部2a第一操作部2b第二操作部2c第三操作部2d第四操作部21操作部主体22卡接部23第二卡接突起231联动部卡口24抵接凸起3开关用防倾芯部(防倾芯部)31连结部32联动部4开关模块5输入输出模块A轴向R径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附图中,标记“A”表示沿着开关用防倾芯部的连结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标记“R”表示开关用防倾芯部的连结部的径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可以分为一位开关(单控开关,典型地具有一个按键)和多位开关(多控开关,典型地具有多个按键),以下将首先采用一位开关作为示例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的技术方案。(开关的概略结构)如图1和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开关用防倾芯部及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用防倾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包括杆状的连结部和杆状的多个联动部,所述多个联动部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且所述多个联动部从所述连结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出,使得所述多个联动部能够绕着所述连结部的轴线同时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用防倾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包括杆状的连结部和杆状的多个联动部,所述多个联动部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且所述多个联动部从所述连结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出,使得所述多个联动部能够绕着所述连结部的轴线同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用防倾芯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连结部的轴向观察时,所述多个联动部的至少有一部分相互间呈小于90°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用防倾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和所述多个联动部设置于同一平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用防倾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联动部中的每一个联动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夹角均大致为直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用防倾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包括直杆状的连结部以及直杆状的两个联动部,所述两个联动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彼此相等,使得所述开关用防倾芯部为大致U字形状。6.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底座;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且能够以整体接近/远离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王圣雷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