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13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多条讯号线、介电层、多个第一画素电极、辅助电极层及控制元件。第二基板和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讯号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介电层设置于讯号线上。第一画素电极设置于介电层上且彼此分隔,电性连接至讯号线之一。辅助电极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介电层间,且辅助电极层于垂直第一基板方向上至少部分位于两相邻的第一画素电极间,且至少部分讯号线与部分第一画素电极于垂直第一基板方向重叠。控制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讯号线与辅助电极层。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显示相关技术,且特别是关于可改善画素间的液晶倒向控制及不同画素间的光穿透率差异的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轻薄短小与节能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如智能手表(smartwatch)、智能手机(smartphone)、笔记型电脑(notebook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PC)与各类型的消费型电子产品上。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与设置于上述两基板之间如液晶材料的显示介质层,其中于阵列基板上通常形成多个画素单元,以呈现特定画面。然而,随着液晶显示装置影像解析度的提升趋势,于画素单元的尺寸设计时,如何在不影响显示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不同画素单元间的液晶倒向控制以及不同画素单元间的光穿透率差异为目前显示技术业界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可随着影像解析度的提升趋势而提升显示装置内不同画素单元间的液晶倒向控制情形及改善不同画素单元之间的光穿透率差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多条讯号线、介电层、多个第一画素电极、一辅助电极层及一控制元件。第二基板和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此些讯号线设置于此第一基板上,且具有一延伸方向为一第一方向。介电层设置于此些讯号线上。此些第一画素电极设置于介电层上,此些第一画素电极彼此分隔,分别电性连接至此些讯号线之一。此辅助电极层设置于此第一基板与此介电层之间,且辅助电极层于垂直此第一基板方向上至少部分位于两相邻的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且至少部分此些讯号线与部分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于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彼此重叠。控制元件设置于此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接此些讯号线与此辅助电极层。于一实施例中,辅助电极层和此些讯号线为同一膜层。于一实施例中,此些讯号线和此辅助电极层的光穿透率大于80%。于一实施例中,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以矩阵式排列成多行与多列,此辅助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辅助电极,此些第一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为此第一方向,且此些第一辅助电极于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两相邻行的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于一实施例中,于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中,两相邻列的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未配置此辅助电极层。于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更包括一配向层,设置于此些第一画素电极和此液晶层之间,其中当此些第一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皆为第一方向时,且此液晶层为一正型液晶时,此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垂直此第一方向。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更包括一配向层,设置于此些第一画素电极和此液晶层之间,其中当此些第一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皆此第一方向时,且此液晶层为一负型液晶时,此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平行此第一方向。于一实施例中,此辅助电极层更包括一第二辅助电极,此第二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为一第二方向,此第二方向和此第一方向垂直,且于此第一方向上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位于此第二辅助电极和此控制元件之间。于一实施例中,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以矩阵式排列成多行与多列,其中此辅助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三辅助电极,此些第三辅助电极于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分别位于两相邻列的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且此些第三辅助电极延伸方向和此第一方向垂直。于一实施例中,此些第三辅助电极的长度随离此控制元件越远递增。于一实施例中,于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中两相邻行的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未配置此辅助电极层。于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更包括一配向层,设置于此些画素电极和此液晶层之间,且此液晶层为一正型液晶,此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平行此第一方向。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更包括一配向层,设置于此些画素电极和此液晶层之间,且此液晶层为一负型液晶,此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垂直此第一方向。于一实施例中,此辅助电极层更包括多个第四辅助电极,每一此些第四辅助电极分别于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中和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之一重叠,且此些第四辅助电极沿此第一方向具有渐进式的宽度尺寸。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此些第四辅助电极与对应的此第一画素电极于垂直此第一基板方向上具一第一重叠面积,此第一重叠面积随远离此控制元件递增。于一实施例中,于每一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中,此些讯号线与对应的此第一画素电极于垂直此第一基板方向上具有一第二重叠面积,于各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的此第一重叠面积和此第二重叠面积之和具有小于20%的变异。于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更包括多个第二画素电极,分别配置于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之一的周边且电性连接此些讯号线之一,其中此第一画素电极的面积与此第二画素电极的面积不同。于一实施例中,此辅助电极层更包含多个第一辅助电极,于此基板的垂直方向上分别配置于此些第一画素电极与此些第二画素电极之间,并分别藉由此些讯号线之一电性连接此控制元件。于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更包括一显示面板,设置于此显示装置的此第二基板侧上方,此显示面板为主动型显示面板。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更包括一显示面板,设置于此面板的此第一基板侧下方,此液晶层为高分子网络液晶或高分子分散型液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2显示沿图1所示显示装置内线段2-2的剖面示意图。图3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4显示沿图3所示显示装置内线段4-4的剖面示意图。图5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6a显示沿图5所示显示装置内线段6a-6a的剖面示意图。图6b显示沿图5所示显示装置内线段6b-6b的剖面示意图。图7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8a显示沿图7所示显示装置内线段8a-8a的剖面示意图。图8b显示沿图7所示显示装置内线段8b-8b的剖面示意图。图9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10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100’、100”、100”’、300~显示装置102~第一基板103~金属层104~介电层105~通孔106~第一画素电极107~第二画素电极108~讯号线110~辅助电极层110a~第一辅助电极110b~第二辅助电极110c~第三辅助电极110d~第四辅助电极130~配向层150~液晶层170~第二基板200~控制元件500、500’~显示装置510~显示装置520~显示面板530~显示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请参照图1与图2,显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100,其中图1显示了显示装置100的上视示意图,而图2显示沿显示装置100内线段2-2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主要包括第一基板102、第二基板170、液晶层150、多条讯号线108、介电层104、多个第一画素电极106、辅助电极层110及控制元件200。在此,第二基板170和第一基板102相对设置。液晶层150设置在第一基板102和第二基板170之间,第二基板170上可更包括有如彩色滤光层(未显示)的其他构件。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和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液晶层,设置在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多条讯号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具有一延伸方向为一第一方向;一介电层,设置于该些讯号线上;多个第一画素电极,设置于该介电层上,该些第一画素电极彼此分隔,分别电性连接至该些讯号线之一;一辅助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介电层之间,且该辅助电极层于垂直该第一基板方向上至少部分位于两相邻的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且至少部分该些讯号线与部分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于该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彼此重叠;以及一控制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些讯号线与该辅助电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31 TW 106129846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和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液晶层,设置在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多条讯号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具有一延伸方向为一第一方向;一介电层,设置于该些讯号线上;多个第一画素电极,设置于该介电层上,该些第一画素电极彼此分隔,分别电性连接至该些讯号线之一;一辅助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介电层之间,且该辅助电极层于垂直该第一基板方向上至少部分位于两相邻的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且至少部分该些讯号线与部分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于该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彼此重叠;以及一控制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些讯号线与该辅助电极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电极层和该些讯号线为同一膜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讯号线和该辅助电极层的光穿透率大于8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以矩阵式排列成多行与多列,该辅助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辅助电极,该些第一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为该第一方向,且该些第一辅助电极于该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两相邻行的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基板的该垂直投影中,两相邻列的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之间未配置该辅助电极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配向层设置于该些第一画素电极和该液晶层之间,其中当该些第一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皆为该第一方向时,且该液晶层为一正型液晶时,该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垂直该第一方向。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配向层设置于该些第一画素电极和该液晶层之间,其中当该些第一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皆该第一方向时,且该液晶层为一负型液晶时,该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电极层更包括一第二辅助电极,该第二辅助电极的延伸方向为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和该第一方向垂直,且于该第一方向上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位于该第二辅助电极和该控制元件之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画素电极以矩阵式排列成多行与多列,其中该辅助电极层包括多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儒瑾余瑞斌黄昱嘉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