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at storage modu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and the heat storage module is modular and configuration in the internal storage tank, inside filled with a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and material storage or release heat in the latent heat, and filled with heat exchange in heat medium storage tank within the Department, storage the module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storage, which consists of 3 group and 2 group of latent heat storage bag gasket, latent heat storage bag group collocated 4 package latent heat storage and latent heat storage bag in a sealing mode in the interior filled with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thereby storing latent heat and sensible heat, latent heat is arranged on the gasket heat storage and latent heat between the heat pack pack, and has an internal flow path, to ensure that the latent heat storage bag group and the latent heat storage flow path between the packet group and effectively transfer; and network storage shell. The heat part is inserted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reticulate shell, and the reticular shell is formed into a mesh shape to make the heat medium easy to contact with the re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冷暖用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通过利用高温潜热蓄热材料或低温潜热蓄热材料而从液体到固体的相变来产生的显热和潜热,在蓄热槽内提高蓄热密度的利用冷暖用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模块,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利用冷暖用潜热材料的蓄热模块:在潜热蓄热包与潜热蓄热包之间构成内部流路,以形成良好的传热,在外部也实现良好的传热,并具备由1名作业者可进行设置的重量,以使作业者容易地进行作业,并且使用相变物质。
技术介绍
电力需求管理类型有各种各样,但大体分为负荷管理和效率的提高。如图19所示,负荷管理的目的如下:抑制峰值,增大深夜需求,从而减小最大负荷与最低负荷之间的差异而实现负荷平均化,提高电力供给设备的利用效率。夏季,供冷负荷是降低电力储备率的主要因素,为了最大负荷移峰(PeakShifting),将峰值时间带的供冷电力需求转移到深夜时间带,可实现减少最大需求和增加深夜负荷的效果,这个技术就是蓄冷技术。水(H2O)是最为普遍使用的蓄冷物质。有利用水的潜热(LatentHeat,1kg的0℃的冰变成0℃的水而所需的热量,80kcal/kg)的冰蓄热系统和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冷暖用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蓄热模块(A)被模块化而配置在蓄热槽(B)的内部,上述蓄热槽(B)用于利用在潜热蓄热材料的由液体凝固成固体或由固体溶解成液体的过程中产生的潜热而蓄热/释热的系统,该蓄热模块(A)在内部填充有上述潜热蓄热材料而在上述潜热蓄热材料蓄热或释热时,与填充在上述蓄热槽(B)的内部的热介质(C)进行热交换,上述蓄热模块(A)由如下部件构成:蓄热部(1),其由3组潜热蓄热包组(11)和2个垫片(12)构成,该潜热蓄热包组(11)并列配置4个潜热蓄热包(111)而成,该潜热蓄热包(111)以密封的方式在内部填充有上述潜热蓄热材料,由此储存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1 KR 10-2016-00924101.一种利用冷暖用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蓄热模块(A)被模块化而配置在蓄热槽(B)的内部,上述蓄热槽(B)用于利用在潜热蓄热材料的由液体凝固成固体或由固体溶解成液体的过程中产生的潜热而蓄热/释热的系统,该蓄热模块(A)在内部填充有上述潜热蓄热材料而在上述潜热蓄热材料蓄热或释热时,与填充在上述蓄热槽(B)的内部的热介质(C)进行热交换,上述蓄热模块(A)由如下部件构成:蓄热部(1),其由3组潜热蓄热包组(11)和2个垫片(12)构成,该潜热蓄热包组(11)并列配置4个潜热蓄热包(111)而成,该潜热蓄热包(111)以密封的方式在内部填充有上述潜热蓄热材料,由此储存潜热和显热,该垫片(12)设置于上述潜热蓄热包组(11)与潜热蓄热包组(11)之间,并具备内部流路(122),以确保上述潜热蓄热包组(11)与潜热蓄热包组(11)之间的流路而有效地实现传热;及网状壳体部(2),上述蓄热部(1)插入于该网状壳体部(2)的内部,该网状壳体部(2)将线材编织成网眼形状而形成,以使上述热介质(C)容易与上述蓄热部(1)接触,并且该网状壳体部(2)起到如下作用:施加负荷,以使上述蓄热模块(A)的比重比上述热介质(C)的比重高而避免上述蓄热模块(A)在上述热介质(C)中浮起的作用;包围上述蓄热部(1)的长度方向的前后外部而将上述蓄热部(1)固定的壳体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冷暖用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状壳体部(2)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网状壳体(21),其以形状将上述蓄热部(1)的一个垂直面和上部面及下部面包围;及第二网状壳体(22),其以形状将上述蓄热部(1)的另一个垂直面和上部面及下部面包围,形状的水平部分置于上述第一网状壳体(21)的水平部分之上,上述第一网状壳体(21)和第二网状壳体(22)在插入上述蓄热部(1)的状态下,使用PP打锭绳机,并用PP材料的PP带(23)而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冷暖用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潜热蓄热材料作为能够利用潜热量的相变物质,能够将在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变过程中产生的溶解热或凝固热以与系统负荷匹配的方式进行蓄热及释热,上述潜热蓄热包(111)由如下部件构成:蓄热材料填充部(1111),其通过热熔接而将由30重量%~70重量%的LDPE和30重量%~70重量%的PET的组合物构成的2张片材的左侧部、右侧部及下侧部的一定宽度的边缘接合,并填充液态的上述潜热蓄热材料之后,利用空气去除装置而去除空气,并将剩余的上侧部的边缘进行热熔接而制得,在上述蓄热材料填充部(1111)中填充有上述潜热蓄热材料;及接合部(1112),其作为形成于上述蓄热材料填充部(1111)的外侧并通过热熔接而接合的部分,具备左侧接合部(11121)、右侧接合部(11122)、下侧接合部(11123)及上侧接合部(11124),上述垫片(12)由用辊来按压0.2mm~0.5mm厚度的镀锌铁板而形成垄沟(1211)的两个垄沟板(121)构成,上述垄沟板(121)和垄沟板(121)以彼此对称的方式接触,接触部位用点焊机进行点焊而形成一体,由此连续形成构成上述热介质(C)的流路的上述内部流路(122),上述垄沟板(121)具备32mm的垄沟间距和15mm的垄沟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冷暖用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网状壳体(21)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主线材部(211),其将形状的第一线材(2111)以一定间隔并列地配置多个而构成,该第一线材(2111)由具备一定高度的第一垂直线材(21111)、在上述第一垂直线材(21111)的上部以90度折弯而具备一定长度的第一上部线材(21112)、在上述第一垂直线材(21111)的下部以90度折弯而具备一定长度的第一下部线材(21113)构成;及第一辅助线材部(212),其将第一辅助线材(2121)以一定间隔呈直线状排列多个而构成,上述第一辅助线材(2121)在上述第一主线材部(211)的内部与各个上述第一线材(2111)焊接而结合,以使上述第一主线材部(211)构成形状的形态,上述第二网状壳体(22)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二主线材部(221),其将形状的第二线材(2211)以一定间隔并列地配置多个而构成,该第二线材(2211)由具备一定高度的第二垂直线材(22111)、在上述第二垂直线材(22111)的上部以90度折弯而具备一定长度的第二上部线材(22112)、在上述第二垂直线材(22111)的下部以90度折弯而具备一定长度的第二下部线材(22113)构成;及第二辅助线材部(222),其将第二辅助线材(2221)以一定间隔呈直线状排列多个而构成,该第二辅助线材(2221)在上述第二主线材部(221)的外部与各个上述第二线材(2211)焊接而结合,以使上述第二主线材部(221)构成形状的形态。5.一种利用冷暖用潜热蓄热材料的蓄热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蓄热模块(A)被模块化而配置蓄热槽(B)的内部,上述蓄热槽(B)用于利用在潜热蓄热材料的由液体凝固成固体或由固体溶解成液体的过程中产生的潜热而蓄热/释热的系统,该蓄热模块(A)在内部填充有上述潜热蓄热材料而在上述潜热蓄热材料蓄热或释热时,与一起填充在上述蓄热槽(B)的内部的热介质(C)进行热交换,上述蓄热模块(A)由如下部件构成:蓄热部(1),其由3组潜热蓄热包组(11)和2个垫片(12)构成,该潜热蓄热包组(11)并列配置4个潜热蓄热包(111)而成,该潜热蓄热包(111)以密封的方式在内部填充有上述潜热蓄热材料,由此储存潜热和显热,该垫片(12)设置于上述潜热蓄热包组(11)与潜热蓄热包组(11)之间,并具备内部流路(122),以确保上述潜热蓄热包组(11)与潜热蓄热包组(11)之间的流路而有效地实现传热;及网状壳体部(2),上述蓄热部(1)插入于该网状壳体部(2)的内部,该网状壳体部(2)将线材编织成网眼形状而形成,以使上述热介质(C)容易与上述蓄热部(1)接触,并且该网状壳体部(2)起到如下作用:施加负荷,以使上述蓄热模块(A)的比重比上述热介质(C)的比重高而避免上述蓄热模块(A)在上述热介质(C)中浮起的作用;包围上述蓄热部(1)的长度方向的前后外部而将上述蓄热部(1)固定的壳体作用,上述网状壳体部(2)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网状壳体(21),其以形状将上述蓄热部(1)的一个垂直面和上部面及下部面包围;及第二网状壳体(22),其以形状将上述蓄热部(1)的另一个垂直面和上部面及下部面包围,形状的水平部分置于上述第一网状壳体(21)的水平部分之上,上述第一网状壳体(21)和第二网状壳体(22)在插入上述蓄热部(1)的状态下,使用PP打锭绳机,并用PP材料的PP带(23)而结合,上述第一网状壳体(21)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主线材部(211),其将形状的第一线材(2111)以一定间隔并列地配置多个而构成,该第一线材(2111)由具备一定高度的第一垂直线材(21111)、在上述第一垂直线材(21111)的上部以90度折弯而具备一定长度的第一上部线材(21112)、在上述第一垂直线材(21111)的下部以90度折弯而具备一定长度的第一下部线材(21113)构成;及第一辅助线材部(212),其将第一辅助线材(2121)以一定间隔呈直线状排列多个而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徽,李昌暻,
申请(专利权)人:长韩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