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雨暄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845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包括支撑轮,支撑轮架,滑动支架,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升降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的上支撑板上侧安装有滑动支架,且采用四件;所述的滑动支架上端安装有支撑轮架;所述的支撑轮架安装有支撑轮,且安装2件;所述的升降装置安装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中间,且采用4套;所述的行走装置安装在下支撑板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避免了吊车辅助组装效率低,组对间隙不均匀,存在错边的问题。

A roller frame for the pair of cylinders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for a cylinder roller of the group, including the support wheel, supporting wheel frame, the sliding bracket, an upper supporting plate, a lower support plate, a lifting device and a walking device, wherein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provided with sliding support, and the use of four parts; the sliding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installation of supporting wheel frame; the supporting wheel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wheel,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2 parts; the lif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middle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a low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use of 4 sets; walking device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lower supporting plat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of auxiliary assembly of the crane, uneven gap in the group and the existence of a wrong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
技术介绍
目前,滚轮架是指借助筒体与滚轮间的摩擦力来带动圆形筒体旋转的装置。两个筒体组对焊接,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滚轮架上,这就造成两节筒体的接口有所偏差,为保证筒体接口对齐,需要用吊车辅助组装。但是这也存在效率低,组对间隙不均匀,存在错边等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以解决组对效率低,间隙不均匀,存在错边的问题。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包括支撑轮,支撑轮架,滑动支架,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升降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的上支撑板上侧安装有滑动支架,且采用四件;所述的滑动支架上端安装有支撑轮架;所述的支撑轮架安装有支撑轮,且安装2件;所述的升降装置安装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中间,且采用4套;所述的行走装置安装在下支撑板下侧。进一步,所述的上支撑板上侧设置有滑槽,用于调节滑动支架间距,有利于放置不同直径的筒体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的滑动支架与支撑轮架采用轴承连接,有利于支撑轮与筒体的贴合。进一步,所述的支撑轮外侧包裹聚氨酯层,有利于增加滚轮的摩擦力,且保护筒体。进一步,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板,液压杆和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安装在上支撑板上侧;所述的液压缸内侧安装有液压杆;所述的连接板安装在液压杆的上端,且与上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滚轮,滚轮轴,齿轮Ⅰ,齿轮Ⅱ,驱动轴和箱体,所述的电机安装在箱体的内侧;所述的减速机与电机连接;所述的驱动轴与减速机连接;所述的齿轮Ⅱ安装在驱动轴的端部;所述的齿轮Ⅰ安装在滚轮轴上,且与齿轮Ⅱ齿合;所述的滚轮轴安装在箱体上,且两端安装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
同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升降装置的设置,有利于筒体组对时上下的调动,便于筒体接口对齐。2.本技术的行走装置的设置,有利于调节筒体间的间距,保证焊缝间隙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行走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轮,2-支撑轮架,3-滑动支架,4-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6-升降装置,61-连接板,62-液压杆,63-液压缸,7-行走装置,71-电机,72-减速机,73-滚轮,74-滚轮轴,75-齿轮Ⅰ,76-齿轮Ⅱ,77-驱动轴,78-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包括支撑轮1,支撑轮架2,滑动支架3,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升降装置6和行走装置7,所述的上支撑板4上侧安装有滑动支架3,且采用四件;所述的滑动支架3上端安装有支撑轮架2;所述的支撑轮架2安装有支撑轮1,且安装2件;所述的升降装置6安装在上支撑板4与下支撑板5中间,且采用4套;所述的行走装置7安装在下支撑板5下侧。进一步,所述的上支撑板4上侧设置有滑槽,用于调节滑动支架3间距,有利于放置不同直径的筒体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的滑动支架3与支撑轮架2采用轴承连接,有利于支撑轮1与筒体的贴合。进一步,所述的支撑轮1外侧包裹聚氨酯层,有利于增加滚轮的摩擦力,且保护筒体。进一步,所述的升降装置6包括连接板61,液压杆62和液压缸63,所述的液压缸63安装在上支撑板4上侧;所述的液压缸63内侧安装有液压杆62;所述的连接板61安装在液压杆62的上端,且与上支撑板4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行走装置7包括电机71,减速机72,滚轮73,滚轮轴74,齿轮Ⅰ75,齿轮Ⅱ76,驱动轴77和箱体78,所述的电机71安装在箱体78的内侧;所述的减速机72与电机71连接;所述的驱动轴77与减速机72连接;所述的齿轮Ⅱ76安装在驱动轴77的端部;所述的齿轮Ⅰ75安装在滚轮轴74上,且与齿轮Ⅱ76齿合;所述的滚轮轴74安装在箱体78上,且两端安装滚轮73。工作原理本技术升降装置6是一套液压装置,通过液压杆62的伸缩带动筒体上下移动,达到两节筒体接口对齐的目的;行走装置7中电机71通过减速机72带动驱动轴77端部的齿轮Ⅱ76转动,齿轮Ⅱ76带动齿轮Ⅰ75转动,齿轮Ⅰ75带动滚轮73转动,滚轮73转动带动滚轮架的移动,用来调整两筒体的间距,达到工艺要求的间隙,进行点焊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轮(1),支撑轮架(2),滑动支架(3),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升降装置(6)和行走装置(7),所述的上支撑板(4)上侧安装有滑动支架(3),且采用四件;所述的滑动支架(3)上端安装有支撑轮架(2);所述的支撑轮架(2)安装有支撑轮(1),且安装2件;所述的升降装置(6)安装在上支撑板(4)与下支撑板(5)中间,且采用4套;所述的行走装置(7)安装在下支撑板(5)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轮(1),支撑轮架(2),滑动支架(3),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升降装置(6)和行走装置(7),所述的上支撑板(4)上侧安装有滑动支架(3),且采用四件;所述的滑动支架(3)上端安装有支撑轮架(2);所述的支撑轮架(2)安装有支撑轮(1),且安装2件;所述的升降装置(6)安装在上支撑板(4)与下支撑板(5)中间,且采用4套;所述的行走装置(7)安装在下支撑板(5)下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板(4)上侧设置有滑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支架(3)与支撑轮架(2)采用轴承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轮(1)外侧包裹聚氨酯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筒体组对的滚轮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雨暄
申请(专利权)人:尤雨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