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忠响专利>正文

一种双卫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79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卫衣机,每二路纱线为一个编织循环,每个编织循环包括一个三角组件;一个三角组件为一个循环;所述三角组件包括上走针三角组件和下走针三角组件,所述上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左依次包括成圈菱角、编织菱角,所述下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右依次包括弯纱三角、含针三角、浮线三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填补了卫衣面料的空白,品种丰富,颠覆了传统的卫衣面料,全新卫衣面料将给服装市场会是革命性的,而且还将拓展到更多的领域。

A double kni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卫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花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卫衣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提花卫衣机都是三线为一个编织循环,三线为一个编织循环织出的布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双卫衣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双卫衣机,其特征在于:每二路纱线为一个编织循环,每个编织循环包括一个三角组件;一个三角组件为一个循环;所述三角组件包括上走针三角组件和下走针三角组件,所述上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左依次包括成圈菱角、编织菱角,所述成圈菱角上设有成圈菱角走针槽,所述编织菱角上设有编织菱角走针槽,所述编织菱角走针槽的入口位于成圈菱角走针槽出口的左侧;所述下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右依次包括弯纱三角、含针三角、浮线三角,所述弯纱三角、含针三角、浮线三角形成的下走针三角组件位于成圈菱角和编织菱角形成的上走针三角组件的下方;所述弯纱三角上设有弯纱走针槽,所述含针三角上设有含针走针槽,所述浮线三角上设有浮线走针槽,所述含针走针槽的入口位于弯纱走针槽出口的左侧;所述浮线走针槽的入口位于含针走针槽出口的左侧。进一步地,所述成圈菱角走针槽包括成圈走针入针槽、成圈走针过渡槽,所述成圈走针过渡槽位于成圈走针入针槽的下方;所述成圈走针入针槽和成圈走针过渡槽通过成圈斜走针槽相连通;所述成圈走针过渡槽的左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成圈走针出针槽。进一步地,所述编织菱角走针槽包括编织走针入针槽、编织走针过渡槽,所述编织走针入针槽呈倾斜状,其入口端形成有圆弧入针槽,所述编织走针过渡槽与编织走针入针槽相连通;所述编织走针过渡槽的左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编织走针出针槽。进一步地,所述弯纱走针槽包括弯纱走针入针槽,所述弯纱走针入针槽的左端向上延伸形成弯纱走针缓针槽,所述弯纱走针缓针槽的左端向下延伸形成弯纱走针过渡槽,所述弯纱走针过渡槽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弯纱走针平顺槽,所述弯纱走针平顺槽的左端向下延伸形成弯纱走针出针槽。进一步地,所述浮线走针槽包括浮线走针入针槽,所述浮线走针入针槽的左端向上延伸形成浮线走针过渡槽,所述浮线走针过渡槽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浮线走针平顺槽,所述浮线走针平顺槽的左端向上延伸形成浮线走针出针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填补了卫衣面料的空白,品种丰富,颠覆了传统的卫衣面料,全新卫衣面料将给服装市场会是革命性的,而且还将拓展到更多的领域。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三角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卫衣机,包括圆盘座1、大齿轮2,大齿轮2与圆盘座1相啮合;大齿轮2上连接有编织针筒3;圆盘座1上连接有编织组件支承脚4,编织组件支承脚4位于编织针筒3的外侧;编织针筒3的下部连接有提花片5;提花片5的上部连接有下织针6,下织针6上连接有上织针7;圆盘座1上通过选针底座8连接有花型选针器9;花型选针器9位于编织针筒3的外侧,且花型选针器9的选针刀位于提花片5的提花槽内;花型选针器9与电脑控制系统相连接;编织组件支承脚4上连接有下三角座底圈10,下三角座底圈10上通过下三角座11连接有三角组件12;下三角座底圈10的底部连接有复位三角组件13;上织针7上的走针凸台在三角组件12的走针槽内运动;下织针6上的走针凸台在三角组件12的走针槽内运动;编织组件支承脚4上连接有菱角座14;菱角座14上连接有菱角组件15;菱角组件15上连接有沉降片16,沉降片16的走针凸台在菱角组件15的走针槽内运动;沉降片16与上织针7的钩针相连接;编织组件支承脚4上连接有喂纱圈17;喂纱圈17上连接有喂纱嘴18;纱线经喂纱嘴18与上织针7的钩针相连接;每二路纱线为一个编织循环,每个编织循环包括一个三角组件12;一个三角组件12为一个循环;三角组件12包括上走针三角组件和下走针三角组件,上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左依次包括成圈菱角121、编织菱角122,成圈菱角121上设有成圈菱角走针槽1211,编织菱角122上设有编织菱角走针槽1221,编织菱角走针槽1221的入口位于成圈菱角走针槽1211出口的左侧;下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右依次包括弯纱三角123、含针三角124、浮线三角125,弯纱三角123、含针三角124、浮线三角125形成的下走针三角组件位于成圈菱角121和编织菱角122形成的上走针三角组件的下方;弯纱三角123上设有弯纱走针槽1231,含针三角124上设有含针走针槽1241,浮线三角125上设有浮线走针槽1251,含针走针槽1241的入口位于弯纱走针槽1231出口的左侧;浮线走针槽1251的入口位于含针走针槽1241出口的左侧。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成圈菱角走针槽1211包括成圈走针入针槽12111、成圈走针过渡槽12112,成圈走针过渡槽12112位于成圈走针入针槽12111的下方;成圈走针入针槽12111和成圈走针过渡槽12112通过成圈斜走针槽12114相连通;成圈走针过渡槽12112的左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成圈走针出针槽12113。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编织菱角走针槽1221包括编织走针入针槽12211、编织走针过渡槽12212,编织走针入针槽12211呈倾斜状,其入口端形成有圆弧入针槽12213,编织走针过渡槽12212与编织走针入针槽12211相连通;编织走针过渡槽12212的左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编织走针出针槽12214。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弯纱走针槽1231包括弯纱走针入针槽12311,弯纱走针入针槽12311的左端向上延伸形成弯纱走针缓针槽12312,弯纱走针缓针槽12312的左端向下延伸形成弯纱走针过渡槽12313,弯纱走针过渡槽12313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弯纱走针平顺槽12314,弯纱走针平顺槽12314的左端向下延伸形成弯纱走针出针槽12315。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浮线走针槽1251包括浮线走针入针槽12511,浮线走针入针槽12511的左端向上延伸形成浮线走针过渡槽12512,浮线走针过渡槽12512的左端向左延伸形成浮线走针平顺槽12513,浮线走针平顺槽12513的左端向上延伸形成浮线走针出针槽12514。本专利技术采用二路纱线为一个编织循环,每个编织循环包括一个三角组件12;一个三角组件12为一个循环,三角组件12形成的全新的三角曲线,结合电脑控制系统,开发了多种新型品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卫衣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卫衣机,其特征在于:每二路纱线为一个编织循环,每个编织循环包括一个三角组件(12);一个三角组件(12)为一个循环;所述三角组件(12)包括上走针三角组件和下走针三角组件,所述上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左依次包括成圈菱角(121)、编织菱角(122),所述成圈菱角(121)上设有成圈菱角走针槽(1211),所述编织菱角(122)上设有编织菱角走针槽(1221),所述编织菱角走针槽(1221)的入口位于成圈菱角走针槽(1211)出口的左侧;所述下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右依次包括弯纱三角(123)、含针三角(124)、浮线三角(125),所述弯纱三角(123)、含针三角(124)、浮线三角(125)形成的下走针三角组件位于成圈菱角(121)和编织菱角(122)形成的上走针三角组件的下方;所述弯纱三角(123)上设有弯纱走针槽(1231),所述含针三角(124)上设有含针走针槽(1241),所述浮线三角(125)上设有浮线走针槽(1251),所述含针走针槽(1241)的入口位于弯纱走针槽(1231)出口的左侧;所述浮线走针槽(1251)的入口位于含针走针槽(1241)出口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卫衣机,其特征在于:每二路纱线为一个编织循环,每个编织循环包括一个三角组件(12);一个三角组件(12)为一个循环;所述三角组件(12)包括上走针三角组件和下走针三角组件,所述上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左依次包括成圈菱角(121)、编织菱角(122),所述成圈菱角(121)上设有成圈菱角走针槽(1211),所述编织菱角(122)上设有编织菱角走针槽(1221),所述编织菱角走针槽(1221)的入口位于成圈菱角走针槽(1211)出口的左侧;所述下走针三角组件从右至右依次包括弯纱三角(123)、含针三角(124)、浮线三角(125),所述弯纱三角(123)、含针三角(124)、浮线三角(125)形成的下走针三角组件位于成圈菱角(121)和编织菱角(122)形成的上走针三角组件的下方;所述弯纱三角(123)上设有弯纱走针槽(1231),所述含针三角(124)上设有含针走针槽(1241),所述浮线三角(125)上设有浮线走针槽(1251),所述含针走针槽(1241)的入口位于弯纱走针槽(1231)出口的左侧;所述浮线走针槽(1251)的入口位于含针走针槽(1241)出口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卫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菱角走针槽(1211)包括成圈走针入针槽(12111)、成圈走针过渡槽(12112),所述成圈走针过渡槽(12112)位于成圈走针入针槽(12111)的下方;所述成圈走针入针槽(12111)和成圈走针过渡槽(12112)通过成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响林彬
申请(专利权)人:陈忠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