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76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及其制造工艺,其材料中各化学成分比重为:Cr:0.80%~0.90%,Mo:0.20%~0.25%,C:0.43,Si:0.31,Mn:0.67,P:0.014,S:0.007,Ni:1.65%~2.0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氢钢材质的法兰锻件,化学成分方面调整Ni的含量,提升材料淬透性,可以有效改善低温冲击性能,在锻造过程中,采用多次鐓拔工艺,提高材料的冲击性能,热处理过程中采用正火初始热处理,改善随后的热处理效果,且热处理后采用液体冷却来提高材料的淬透性。

A kind of forgings and i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top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grated nuclear power plant stack top assembly for forging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proportion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Cr:0.80%~0.90%, Mo:0.20%~0.25%, C:0.43, Si:0.31, Mn:0.67, P:0.014, S:0.007, Ni:1.65%~2.00%,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ydrogen resistant steel flange forgings, the content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Ni adjustment, promotion materials hardenabili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ow temperature impact, in the forging process, by repeated upsetting and stretching process, improve the impact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normalizing the initial heat treatment by heat treatment process, improve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with after, and after heat treatment with liquid cooling to improve the hardenability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金属锻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的三门、海阳和陆丰核电站采用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核电技术进行建造,属于第三代核电站,其中核电站一体化对顶组件所用锻件使用42CrMo材料,具有较好淬透性,但对于厚度大于200mm的锻件,锻件心部和1/4T厚度取样部位的性能,尤其是低温冲击功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但核电站一体化对顶组件尺寸远大于200mm,同时技术条件对材料夹杂物也提出要求,要求C类和D类非金属夹杂物≤1.0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其材料中各化学成分比重为:Cr:0.80%~0.90%,Mo:0.20%~0.25%,C:0.43,Si:0.31,Mn:0.67,P:0.014,S:0.007,Ni:1.65%~2.0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生产上述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冶炼、锻造、热处理。包括冶炼、锻造、热处理。优选的,所述热处理采用:正火初始热处理、淬火和回火处理,初始正火热处理加热温度为840℃~880℃,淬火温度为840℃~870℃,回火温度为520℃~710℃。优选的,锻造过程中采取至少两次鐓拔工艺。优选的,淬火后采用液体冷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氢钢材质的法兰锻件,化学成分方面调整Ni的含量,提升材料淬透性,可以有效改善低温冲击性能,在锻造过程中,采用多次鐓拔工艺,提高材料的冲击性能,热处理过程中采用正火初始热处理,改善随后的热处理效果,且热处理后采用液体冷却来提高材料的淬透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钢锭原材料应使用铝脱氧本质细晶粒钢,制造过程中要尽可能获得细小晶粒,材料中各化学成分比重为:Cr:0.80%~0.90%,Mo:0.20%~0.25%,C:0.43,Si:0.31,Mn:0.67,P:0.014,S:0.007,Ni:1.65%~2.00%,Ni可以提升材料淬透性,可以有效改善低温冲击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生产上述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冶炼、锻造、热处理,冶炼过程中,应进行真空脱气处理,钢锭冷却后进行两次电渣重熔,提高原材料纯净度。优选的,锻造工艺中,将钢锭充分锻透,消除铸态组织,锻合微小缺陷,增加材料致密度,这些措施可以大幅提高材料的冲击性能,且锻造过程中采取至少两次鐓拔工艺,总锻造不低于6,增加最后一个火次的变形量,要求最后一火变形量不低于总变形量的20%。优选的,所述热处理首先采用一次正火初始热处理,用于改善随后的热处理效果,然后再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初始正火热处理加热温度为840℃~880℃,淬火温度为840℃~870℃,回火温度为520℃~710℃,正火和淬火保温时间按1.2~1.5min/mm计算,回火时间按2.5~3.0min/mm计算,最低不少于2小时。优选的,热处理后采用液体冷却,用于提高材料淬透性同时避免回火脆性,且淬火冷却池应足够大用于提高淬火冷却速度。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其特征在于:其材料中各化学成分比重为:Cr:0.80%~0.90%,Mo:0.20%~0.25%,C:0.43 ,Si:0.31 ,Mn:0.67 ,P:0.014 ,S:0.007,Ni:1.65%~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其特征在于:其材料中各化学成分比重为:Cr:0.80%~0.90%,Mo:0.20%~0.25%,C:0.43,Si:0.31,Mn:0.67,P:0.014,S:0.007,Ni:1.65%~2.00%。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冶炼、锻造、热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的核电站一体化堆顶组件用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