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546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包括:泵;三通管,其输出端与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输入管道,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沉淀池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一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输入管道,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二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四通管,其输入端与泵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一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级厌氧池。该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解决了通过一个泵实现沉淀池排泥、沉淀池外排以及污泥循环的问题。

Sludge conveying system for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公告号为CN103803763B的污水处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膜组件复合清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膜生物反应器壳体内设置好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回用水区。污水输入管输入的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区底部;好氧反应区气体和好氧反应后的污水输入厌氧反应区底部,厌氧反应区内设置膜组件,厌氧反应后的水通过物理脱氮除磷区进入回用水区,回用水区输出处理后的污水。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器,膜组件在厌氧环境下反应,可明显降低了剩余污泥量。同时厌氧反应,可减缓膜组件污染,降低能耗、降低污泥量和污泥浓度。该膜生物反应器虽然通过对膜组件实现了进行回用水反冲清洗和化学加物理组合反冲清洗能更深入清洗污染层,并加快污染物的脱落速度,效果大大高于单一药物浸泡清洗,但是,该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缺点为:沉淀池排泥、沉淀池外排以及污泥循环每个过程分别需要一个泵来实现污泥等的移动,增加了泵的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且使得一部分泵长期处于搁置状态,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解决了通过一个泵实现沉淀池排泥、沉淀池外排以及污泥循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包括:泵;三通管,其输出端与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输入管道,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沉淀池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一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输入管道,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二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四通管,其输入端与泵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一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级厌氧池,其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二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外排,其上设置有第四阀门;以及第三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三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其上设置有第五阀门。优选的是,还包括主夹紧机构,主夹紧机构用于实现三通管或四通管与第一输入管道、第二输入管道、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出管道或第三输出管道的连接,第一输入管道、第二输入管道、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出管道或第三输出管道插入三通管或四通管的段部为待插入管体,三通管或四通管供第一输入管道、第二输入管道、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出管道或第三输出管道插入的端部为供插入管体,主夹紧机构用于当待插入管体插入至供插入管体后将待插入管体与供插入管体固定。优选的是,在待插入管体与供插入管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是,主夹紧机构包括四个压紧螺杆,供插入管体设置有供待插入管体插入的插入孔,供插入管体的通水孔与插入孔连通,插入孔的直径大于通水孔直径,以在供插入管体内形成台阶,密封圈设置在台阶上,以当待插入管体插入后供插入管体将密封圈夹紧,四个压紧螺杆穿过供插入管体后进入插入孔内,压紧螺杆均与供插入管体螺纹连接,且压紧螺杆的中心线与插入孔的中心线垂直,每根压紧螺杆位于插入孔内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夹紧块,所有第一夹紧块之间用于夹紧待插入管体,每块第一夹紧块夹紧待插入管体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垫。优选的是,还包括辅助夹紧机构,辅助夹紧机构设置于主夹紧机构所在处,辅助夹紧机构包括:夹紧筒,其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为圆弧形块状结构,第一筒体一边与第二筒体一边转动连接,第一筒体另一边与第二筒体另一边卡扣连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扣合后能包围在供插入管体外;两防滑块,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壁均设置有防滑块,供插入管体外壁内凹形成防滑槽,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扣合后且包围在供插入管体外时防滑块伸入至防滑槽内,以避免此时夹紧筒相对供插入管体沿着供插入管体中心线移动;四块安装臂,每一安装臂一端均与夹紧筒靠近待插入管体的端面固定,每一安装臂一端均向待插入管体所在方向延伸,每一安装臂均设置于两相邻压紧螺杆之间;四个夹紧气缸,每一夹紧气缸分别设置于一安装臂上,且每一夹紧气缸的伸缩杆娟穿过所在安装臂,每一夹紧气缸的伸缩方向均与待插入管体的中心线垂直;四个第二夹紧块,每一夹紧气缸的伸缩杆位于安装臂之间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第二夹紧块,夹紧块的夹紧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垫;以及卡紧机构,其包括卡紧座、卡紧臂、卡紧块以及限转机构,卡紧座立于待插入管体外壁上且位于防滑槽远离待插入管体的一侧,卡紧臂与卡紧座转动连接,卡紧臂与卡紧座的连接处设置有限转机构,驱动限转机构能使卡紧臂能相对卡紧座转动,松开限转机构能使卡紧臂相对卡紧座固定,夹紧筒外壁内凹形成卡紧槽,卡紧臂远离卡紧座的端部设置有能卡入卡紧槽内的卡紧块,以限制夹紧筒转动。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泵、三通管、四通管、第一输入管道、第二输入管道、第一输出管道、第一输出管道、第三输出管道以及第一阀门至第五阀门,实现了沉淀池排泥、污泥池排泥以及污泥循环三个功能,三个功能的实现仅通过一个泵就能实现,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保证了沉淀池排泥、污泥池排泥以及污泥循环三个功能的实现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供插入管体与待插入管体连接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限转机构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包括:泵1;三通管2,其输出端与泵1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输入管道3,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沉淀池21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2的第一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第二输入管道4,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22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2的第二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四通管5,其输入端与泵1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输出管道6,其一端与四通管5的第一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级厌氧池24,其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3;第二输出管道7,其一端与四通管5的第二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外排23,其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4;以及第三输出管道8,其一端与四通管5的第三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22,其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5。沉淀池21排泥:沉淀池21通过泵1与一级厌氧池24和污泥池22连通,实现污泥池21的排泥,使得沉淀池能够一部分排出至污泥池中、另一部分排入至一级厌氧池24,此时一级厌氧池24的污泥处理量有限,只有将部分存储在污泥池中,以待后续慢慢处理。污泥池22排泥:污泥池22通过泵1与污泥外排23连通,实现污泥最终从污泥池22中排出。污泥循环:沉淀池21通过泵1与一级厌氧池24连通,实现污泥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污泥循环处理,使得污泥处理效果更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为了方便三通管2或四通管5与第一输入管道3、第二输入管道4、第一输出管道6、第二输出管道7或第三输出管道8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三通管,其输出端与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输入管道,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沉淀池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一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输入管道,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二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四通管,其输入端与泵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一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级厌氧池,其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二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外排,其上设置有第四阀门;以及第三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三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其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三通管,其输出端与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输入管道,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沉淀池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一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输入管道,其一端用于连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连通,其另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二输入端,其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四通管,其输入端与泵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一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级厌氧池,其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二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外排,其上设置有第四阀门;以及第三输出管道,其一端与四通管的第三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连通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池,其上设置有第五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夹紧机构,主夹紧机构用于实现三通管或四通管与第一输入管道、第二输入管道、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出管道或第三输出管道的连接,第一输入管道、第二输入管道、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出管道或第三输出管道插入三通管或四通管的段部为待插入管体,三通管或四通管供第一输入管道、第二输入管道、第一输出管道、第二输出管道或第三输出管道插入的端部为供插入管体,主夹紧机构用于当待插入管体插入至供插入管体后将待插入管体与供插入管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待插入管体与供插入管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夹紧机构包括四个压紧螺杆,供插入管体设置有供待插入管体插入的插入孔,供插入管体的通水孔与插入孔连通,插入孔的直径大于通水孔直径,以在供插入管体内形成台阶,密封圈设置在台阶上,以当待插入管体插入后供插入管体将密封圈夹紧,四个压紧螺杆穿过供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耐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