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安装的家具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26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4:01
一种易于安装的家具床包含一个床框单元、一个第一支撑单元、一个第二支撑单元,及一个床板单元。该床框单元包括相对合的一个第一框架组与一个第二框架组,及一个连接该第一框架组与该第二框架组的连结件。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框架组的第一活动框,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活动框的第一连杆模块。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框架组的第二活动框,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活动框的第二连杆模块。该床板单元包括一个能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连杆模块的第一床板组,及一个能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二连杆模块的第二床板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产品模块化成三个模块,借此让产品在运送上可以分成三箱而达成节省运费且便于搬运的目的。

A furniture bed that is easy to install

An easy to install furniture bed consists of a bed frame unit, a first support unit, a second support unit, and a bedplate unit. The bed frame unit comprises a relatively integrated first frame group and a second frame group, and a connecting piece connecting the first frame group and the second frame group. The first support unit includes a first moving frame set in the first frame group and a first connecting rod module set on the first frame. The second support unit includes a second movable frame set in the second frame group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module set on the second moving frame. The bed plate unit comprises a first bedplate group detachably dispos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module, and a second bedplate group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module. The produc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odules by the product module, so that the produc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boxes on transport, and the purpose of saving freight and easy handling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于安装的家具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床,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安装的家具床。
技术介绍
现有家具床因为组装复杂,所以一般使用者往往需要仰赖制造商先协助将床架、脚架,及床板等零件彼此组装在一起后,才会进一步运送至使用者的住处,然而,因为组装后的现有家具床其体积庞大,因此,在运送上除了较为不方便外(如无法通过较窄小的楼梯间或是需要较多人协力搬运等等),往往也会因为庞大体积而在运送上必须缴付更多运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而能供使用者自行组装,并通过将现有家具床模块化,而借此缩小运送时的体积而有效降低运送成本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包含一个床框单元、一个设置于该床框单元的第一支撑单元、一个设置于该床框单元的第二支撑单元,及一个连接该床框单元的床板单元。该床框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框架组、一个与该第一框架组相对合的第二框架组,及一个连接该第一框架组与该第二框架组的连结件。该第一框架组具有两个均沿一个头尾方向延伸且在一个垂直于该头尾方向的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杆,每一个第一纵杆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二框架组的第一连接端。该第二框架组具有两个均沿该头尾方向延伸且在该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杆,每一个第二纵杆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一框架组的第二连接端。该连结件具有两个连结定位部,及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结定位部的肋条部,每一个连结定位部具有一个与各自的该第一纵杆的该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及一个与各自的该第二纵杆的该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段。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框架组的第一活动框,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活动框的第一连杆模块。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框架组的第二活动框,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活动框的第二连杆模块。该床板单元包括一个能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连杆模块的第一床板组,及一个能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二连杆模块的第二床板组。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床框单元底部的脚架单元,该脚架单元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杆的第一脚管,及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杆的第二脚管。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该第一框架组的每一个第一纵杆还具有一个第一顶部,及一个位于该第一顶部且开口朝向另一个第一纵杆的第一滑槽,该第二框架组的每一个第二纵杆还具有一个第二顶部,及一个位于该第二顶部且开口朝向另一个第二纵杆的第二滑槽,该第一活动框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且分别容设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滑杆,该第二活动框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且分别容设于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滑杆。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该第一框架组的每一个第一纵杆还具有一个位于该第一顶部下方的第一底部,该第一底部具有呈相反设置的一个第一内侧面与一个第一外侧面、一个衔接该第一内侧面与该第一外侧面的第一底面、一个自该第一内侧面朝该第一外侧面凹设且与该第一滑槽相间隔的第一侧凹槽,及一个自该第一底面朝该第一顶部凹设且与该第一侧凹槽相间隔的第一底凹槽,该第二框架组的每一个第二纵杆还具有一个连接该第二顶部的第二底部,该第二底部具有呈相反设置的一个第二内侧面与一个第二外侧面、一个衔接该第二内侧面与该第二外侧的第二底面、一个自该第二内侧面朝该第二外侧面凹设且与该第二滑槽相间隔的第二侧凹槽,及一个自该第二底面朝该第二顶部凹设且与该第二侧凹槽相间隔的第二底凹槽,该连结件的每一个连结定位部的该第一安装段具有一个供各自的该第一纵杆的该第一底部的该第一内侧面抵顶的第一纵壁,及一个供各自的该第一纵杆的该第一底部的该第一底面抵顶的第一横壁,该连结件的每一个连结定位部的该第二安装段具有一个供各自的该第二纵杆的该第二底部的该第二内侧面抵顶的第二纵壁,及一个供各自的该第二纵杆的该第二底部的该第二底面抵顶的第二横壁。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该床框单元还包括多个分别塞设于所述第一侧凹槽、所述第一底凹槽、所述第二侧凹槽,及所述第二底凹槽的垫体。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该第一框架组还具有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纵杆且均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外横杆,及一个连接该第一外横杆的床板限位件,该床板限位件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纵杆相间隔且沿一个高度方向延伸并用于限位该第一床板组的抵靠部,该头尾方向、该左右方向与该高度方向彼此正交,该第二框架组还具有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纵杆且均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二外横杆。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该第一活动框还具有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一内横杆,该第二活动框还具有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二内横杆,该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还包含一个用于使该第一活动框的该第一内横杆与该第二活动框的该第二内横杆彼此固接在一起的锁固件。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该第一活动框还具有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且位于该第一内横杆与该第一外横杆间的第一支杆,该第一连杆模块具有两个分别能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支杆两相反侧的第一摆动杆、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且远离该第一支杆的头连动杆,及两个第一枢接杆,每一个第一枢接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各自的该第一摆动杆与该第一外横杆,该第一支撑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支杆与该头连动杆间的第一升降模块,该第一升降模块用于使该第一活动框与该第一连杆模块于一个坐靠状态与一个非坐靠状态间转换,于该坐靠状态时,该第一活动框朝该第一框架组的该第一外横杆移动靠近,且该第一连杆模块的所述第一摆动杆均与所述第一纵杆呈角度设置,于该非坐靠状态时,该第一活动框远离该第一框架组的该第一外横杆,且该第一连杆模块的所述第一摆动杆实质上均与所述第一纵杆呈平行设置。本技术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该第二活动框还具有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且位于该第二内横杆与该第二外横杆间的第二支杆,及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且位于该第二内横杆与该第二支杆间的第三支杆,该第二连杆模块具有分别能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活动框的该第二支杆两相反侧的一个第二主摆动杆与一个第二副摆动杆、分别能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三支杆两相反侧的一个第三主摆动杆与一个第三副摆动杆、一个两端分别枢设该第二主摆动杆与该第三主摆动杆的主连动杆、一个两端分别枢设该第二副摆动杆与该第三副摆动杆的副连动杆,及一个两端分别设置于该第三主摆动杆与该第三副摆动杆且邻近该主连动杆与该副连动杆的尾连动杆,该第二支撑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三支杆与该尾连动杆间的第二升降模块,该第二升降模块用于使该第二连杆模块于一个抬脚状态与一个非抬脚状态间转换,于该抬脚状态时,该第二连杆模块的该第二主摆动杆、该第二副摆动杆、该第三主摆动杆与该第三副摆动杆均与所述第二纵杆呈角度设置,于该非抬脚状态时,该第三主摆动杆与该第三副摆动杆实质上均与所述第二纵杆呈平行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产品模块化成三个模块,即该第一框架组、该第一支撑单元与该连结件为第一个模块、该第二框架组与该第二支撑单元为第二个模块,及该床板单元为第三个模块的方式,让产品在运送上可以分成三箱,借此达成节省运费且便于搬运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易于安装的家具床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该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组合图,且省略一个床板单元的一个第一主床板、一个第一副床板、一个第二床板与一个第三床板;图3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易于安装的家具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安装的家具床,包含一个床框单元、一个设置于该床框单元的第一支撑单元、一个设置于该床框单元的第二支撑单元,及一个连接该床框单元的床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床框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框架组、一个与该第一框架组相对合的第二框架组,及一个连接该第一框架组与该第二框架组的连结件,该第一框架组具有两个均沿一个头尾方向延伸且在一个垂直于该头尾方向的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杆,每一个第一纵杆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二框架组的第一连接端,该第二框架组具有两个均沿该头尾方向延伸且在该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杆,每一个第二纵杆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一框架组的第二连接端,该连结件具有两个连结定位部,及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结定位部的肋条部,每一个连结定位部具有一个与各自的该第一纵杆的该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及一个与各自的该第二纵杆的该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段;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框架组的第一活动框,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活动框的第一连杆模块;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框架组的第二活动框,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活动框的第二连杆模块;及该床板单元包括一个能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连杆模块的第一床板组,及一个能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二连杆模块的第二床板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安装的家具床,包含一个床框单元、一个设置于该床框单元的第一支撑单元、一个设置于该床框单元的第二支撑单元,及一个连接该床框单元的床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床框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框架组、一个与该第一框架组相对合的第二框架组,及一个连接该第一框架组与该第二框架组的连结件,该第一框架组具有两个均沿一个头尾方向延伸且在一个垂直于该头尾方向的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杆,每一个第一纵杆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二框架组的第一连接端,该第二框架组具有两个均沿该头尾方向延伸且在该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杆,每一个第二纵杆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一框架组的第二连接端,该连结件具有两个连结定位部,及一个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结定位部的肋条部,每一个连结定位部具有一个与各自的该第一纵杆的该第一连接端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及一个与各自的该第二纵杆的该第二连接端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段;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框架组的第一活动框,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活动框的第一连杆模块;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框架组的第二活动框,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活动框的第二连杆模块;及该床板单元包括一个能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连杆模块的第一床板组,及一个能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二连杆模块的第二床板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床框单元底部的脚架单元,该脚架单元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杆的第一脚管,及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杆的第二脚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组的每一个第一纵杆还具有一个第一顶部,及一个位于该第一顶部且开口朝向另一个第一纵杆的第一滑槽,该第二框架组的每一个第二纵杆还具有一个第二顶部,及一个位于该第二顶部且开口朝向另一个第二纵杆的第二滑槽,该第一活动框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且分别容设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滑杆,该第二活动框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且分别容设于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滑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家具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组的每一个第一纵杆还具有一个位于该第一顶部下方的第一底部,该第一底部具有呈相反设置的一个第一内侧面与一个第一外侧面、一个衔接该第一内侧面与该第一外侧面的第一底面、一个自该第一内侧面朝该第一外侧面凹设且与该第一滑槽相间隔的第一侧凹槽,及一个自该第一底面朝该第一顶部凹设且与该第一侧凹槽相间隔的第一底凹槽,该第二框架组的每一个第二纵杆还具有一个连接该第二顶部的第二底部,该第二底部具有呈相反设置的一个第二内侧面与一个第二外侧面、一个衔接该第二内侧面与该第二外侧的第二底面、一个自该第二内侧面朝该第二外侧面凹设且与该第二滑槽相间隔的第二侧凹槽,及一个自该第二底面朝该第二顶部凹设且与该第二侧凹槽相间隔的第二底凹槽,该连结件的每一个连结定位部的该第一安装段具有一个供各自的该第一纵杆的该第一底部的该第一内侧面抵顶的第一纵壁,及一个供各自的该第一纵杆的该第一底部的该第一底面抵顶的第一横壁,该连结件的每一个连结定位部的该第二安装段具有一个供各自的该第二纵杆的该第二底部的该第二内侧面抵顶的第二纵壁,及一个供各自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锺亚信
申请(专利权)人:丰上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