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油污的衬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00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油污的衬衫,包括衬衫本体,衬衫本体的上端连接有衣领,衬衫本体的两侧上端分别连接有袖筒,所述衬衫本体包括后片,后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片,前片和后片的内表面上贴合有竹纤维吸油层,竹纤维吸油层内表面上设置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粗麻布层,粗麻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细麻布层;所述前片和后片与粗麻布层之间设置有导油管,导油管为圆锥形,导油管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辅助导油管,辅助导油管为圆锥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An oil - resistant shir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 greasy shirt shirt shirt includes body, upp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collar, two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hirt body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sleeve, the shirt body comprises a rear plate, both ends after pie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front panel, front and rear panels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jointed bamboo reservoir fiber, bamboo fiber absorb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urface layer of non-woven fabric, non-woven fabric layer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adhesive layers of burlap, burlap layer on the inner surface is adhered with a linen layer; a guide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panels with layers of burlap, guide pipe is a guide pipe outside uniformly on th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uxiliary guide pipe, auxiliary guide pipe is a cone. The advantage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it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n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油污的衬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油污的衬衫,属于服装领域。
技术介绍
衬衫穿在内外上衣之间、也可单独穿用的上衣。中国周代已有衬衫,称中衣,后称中单。汉代称近身的衫为厕牏。宋代已用衬衫之名。现称之为中式衬衫。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衬衫,是无领、袖的束腰衣。14世纪诺曼底人穿的衬衫有领和袖头。16世纪欧洲盛行在衬衫的领和前胸绣花,或在领口、袖口、胸前装饰花边。18世纪末,英国人穿硬高领衬衫。维多利亚女王时期,高领衬衫被淘汰,形成现代的立翻领西式衬衫。19世纪40年代,西式衬衫传入中国。衬衫最初多为男用,20世纪50年代渐被女子采用,现已成为常用服装之一。现有的衬衫在沾染油污后很难清洗只能扔掉,造成了金钱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油污的衬衫,将表面油污导入到衬衫内,使得衬衫表面不易停留油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油污的衬衫,包括衬衫本体,衬衫本体的上端连接有衣领,衬衫本体的两侧上端分别连接有袖筒,所述衬衫本体包括后片,后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片,前片和后片的内表面上贴合有竹纤维吸油层,竹纤维吸油层内表面上设置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粗麻布层,粗麻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细麻布层;所述前片和后片与粗麻布层之间设置有导油管,导油管为圆锥形,导油管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辅助导油管,辅助导油管为圆锥形;所述导油管的一端与竹纤维吸油层的内表面贴合,导油管的另一端闭合设置;所述前片和后片的厚度相同,竹纤维吸油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75倍,无纺布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63倍,粗麻布层和细麻布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35倍。优化的,上述抗油污的衬衫,所述导油管的锥度为1:2.75,导油管的圆锥形底面与粗麻布层贴合。优化的,上述抗油污的衬衫,所述辅助导油管的锥度为1:2.4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在前片和后片的内表面上贴合有竹纤维吸油层,利用竹纤维吸油层将表面油污吸附,防止油污在表面停留。在流动性油污沾染过多时,通过导油管和辅助导油管将油污吸入到无纺布层,使得流动性油污在衬衫表面的停留时间缩短,使得衬衫表面被油污沾染后能够较易清洗。导油管设置为圆锥形能够使得导油管随着使用者的呼吸和身体表面的律动形成一个负压吸油通道,使得油污尽快的通过辅助吸油管吸入到无纺布层内。粗麻布层和细麻布层增加了衬衫得亲肤性,使得穿着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衬衫本体、2为衣领、3为袖筒、4为后片、5为前片、6为竹纤维吸油层、7为无纺布层、8为粗麻布层、9为细麻布层、10为导油管、11为辅助导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抗油污的衬衫,包括衬衫本体,衬衫本体的上端连接有衣领,衬衫本体的两侧上端分别连接有袖筒,所述衬衫本体包括后片,后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片,前片和后片的内表面上贴合有竹纤维吸油层,竹纤维吸油层内表面上设置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粗麻布层,粗麻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细麻布层;所述前片和后片与粗麻布层之间设置有导油管,导油管为圆锥形,导油管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辅助导油管,辅助导油管为圆锥形;所述导油管的一端与竹纤维吸油层的内表面贴合,导油管的另一端闭合设置;所述前片和后片的厚度相同,竹纤维吸油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75倍,无纺布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63倍,粗麻布层和细麻布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35倍。所述导油管的锥度为1:2.75,导油管的圆锥形底面与粗麻布层贴合。所述辅助导油管的锥度为1:2.4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在前片和后片的内表面上贴合有竹纤维吸油层,利用竹纤维吸油层将表面油污吸附,防止油污在表面停留。在流动性油污沾染过多时,通过导油管和辅助导油管将油污吸入到无纺布层,使得流动性油污在衬衫表面的停留时间缩短,使得衬衫表面被油污沾染后能够较易清洗。导油管设置为圆锥形能够使得导油管随着使用者的呼吸和身体表面的律动形成一个负压吸油通道,使得油污尽快的通过辅助吸油管吸入到无纺布层内。粗麻布层和细麻布层增加了衬衫得亲肤性,使得穿着舒适。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油污的衬衫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油污的衬衫,包括衬衫本体,衬衫本体的上端连接有衣领,衬衫本体的两侧上端分别连接有袖筒,所述衬衫本体包括后片,后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片,其特征在于:前片和后片的内表面上贴合有竹纤维吸油层,竹纤维吸油层内表面上设置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粗麻布层,粗麻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细麻布层;所述前片和后片与粗麻布层之间设置有导油管,导油管为圆锥形,导油管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辅助导油管,辅助导油管为圆锥形;所述导油管的一端与竹纤维吸油层的内表面贴合,导油管的另一端闭合设置;所述前片和后片的厚度相同,竹纤维吸油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75倍,无纺布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63倍,粗麻布层和细麻布层的厚度为前片的厚度的0.3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油污的衬衫,包括衬衫本体,衬衫本体的上端连接有衣领,衬衫本体的两侧上端分别连接有袖筒,所述衬衫本体包括后片,后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片,其特征在于:前片和后片的内表面上贴合有竹纤维吸油层,竹纤维吸油层内表面上设置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粗麻布层,粗麻布层内表面上贴合有细麻布层;所述前片和后片与粗麻布层之间设置有导油管,导油管为圆锥形,导油管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辅助导油管,辅助导油管为圆锥形;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张淼曹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中盛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