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蹄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496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蹄的育苗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荠预处理、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苗圃准备以及移栽;其中,诱导培养、增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的过程中,均通过MS培养基以及各种添加剂进行组织培养;苗圃准备过程中,向苗圃施加了如下原料制得的育苗肥:腐熟农家肥、腐植酸、豆粕、食用菌菌渣、微生物菌、茯苓、三七、木耳、黄荆子、梧桐花、过磷酸钙份以及石灰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组织培养获得的组培苗生长优势并不明显,且最终获得的种苗抗病能力较弱的问题。

A method of raising seedlings of horsesho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eeding method of a horsesho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the planting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mustard pretreatment, induction culture, proliferation culture, rooting culture, nursery preparation and transplanting; the process of induction culture, proliferation culture and rooting culture, through the MS culture medium and various additives for tissu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nursery, nursery seedling to put as raw material to prepare fertilizer and farmyard manure, humic acid, soybean meal, mushroom residue, bacteria, fungus, tuckahoe, 37, Huang Jingzi, phoenix flowers, and lime superphosphat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raditional tissue culture the seedling growth advantage is not obvious, and finally obtained the capability of seedlin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蹄的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马蹄的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马蹄,别名荸荠,属单子叶莎草科,以地下球茎作为果蔬供人们食用。马蹄表皮黑亮,内部纯白,味道鲜美且化啖之功效,因其营养价值被人们称为“地下雪梨”。马蹄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压等功效,是一种优良的药食兼用的果蔬类食物,也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目前,马蹄在国际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其主要产品有马蹄粉、清水马蹄罐头和速冻马蹄。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马蹄的市场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具有良好的种植前景。现有种植技术中,马蹄主要采用球茎进行无性繁殖,但长年栽培易造成种球退化,导致球茎不圆整,大小不齐;且由于母株带菌严重,导致新生种球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且不稳定。此外,生产中还会出现雄荸荠,植株生长矮化且不结球;因此,通过组织培养的进行育苗的方法越来越受关注,但是传统组织培养获得的组培苗生长优势并不明显,且最终获得种苗抗病能力较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蹄的育苗方法,用以解决传统组织培养获得的组培苗生长优势并不明显,且最终获得种苗抗病能力较弱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蹄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荠预处理:首先,选取丰硕、无病虫的马蹄作为种荠;然后,将所述种荠进行清洗、灭菌、催芽处理;接着,切取所述种荠的主、侧芽作为外植体;最后,将所述外植体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后待用;(2)诱导培养:将步骤(1)中已消毒的所述外植体接种至诱导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6-苄氨基腺嘌呤2-3mg/L、萘乙酸0.1-0.2mg/L、二氯苯氧乙酸2-4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mg/L、维生素C18-24mg/L、甘露醇15-18mg/L、胺鲜酯0.01-0.08mg/L以及琼脂5000-7000mg/L;所述外植体培养10-12天后,长出从芽;(3)增殖培养:当步骤(2)中的所述从芽长至2-3cm时,将其切成单芽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6-苄氨基腺嘌呤2-3mg/L、萘乙酸0.1-0.2mg/L、二氯苯氧乙酸2-4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g/L、玉米低聚肽粉15-20g/L、椰乳100-120mg/L以及琼脂5000-7000mg/L;(4)生根培养:待步骤(3)中的所述单芽长成3-5cm的小苗,将所述小苗切下,并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萘乙酸0.5-0.6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mg/L、玉米素4-6mg/L以及琼脂5000-8000mg/L;所述小苗培养30-35天,即可获得组培苗;(5)苗圃准备:选择平坦、肥沃、排水方便的水田作为苗圃,每亩施入育苗肥1000-1200kg;所述育苗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腐熟农家肥150-200份、腐植酸8-10份、豆粕12-20份、食用菌菌渣4-6份、微生物菌0.2-0.4份、茯苓1-2份、三七1-2份、木耳2-3份、黄荆子2-3份、梧桐花1-2份、过磷酸钙10-15份以及石灰20-30份;(6)组培苗移栽:将步骤(4)中获得的所述组培苗移栽至步骤(5)获得的所述苗圃,培育一个月后获得种苗。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外植体进行消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所述外植体用75%乙醇处理30-60s;然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12分钟;最后,将所述外植体用无菌水清洗5-6遍,并用无菌纸吸干所述外植体上的无菌水。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微生物菌包括: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优选地,步骤(6)中,组培苗移栽成活后进行病虫防治,所述病虫防治包括秆枯病、白粉病以及螟虫的防治,具体防治方法如下:对于秆枯病,每亩喷施:丙环唑40mL+氟硅唑40mL+戊唑醇20mL;对于白粉病,每亩喷施:丙环唑30mL+三唑酮60mL+苯醚甲环唑20mL;对于螟虫,每亩喷施:毒死蜱20mL+阿维菌素30m。优选地,所述诱导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以及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均为5.8-6.0。优选地,所述诱导培养、所述增殖培养以及所述生根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温度控制在24-28℃,光照强度控制在1200-1400Lux。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组织培养应用在马蹄繁育中,可以很好的解决种苗退化的问题,从而获得优良的种苗;本专利技术通过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分阶段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培养基中含有:MS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二氯苯氧乙酸、白砂糖、活性炭、维生素C、甘露醇、胺鲜酯以及琼脂;其中,MS培养基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供外植体吸收;二氯苯氧乙酸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且当浓度为2-4mg/L时,诱导率最高,浓度过低或者浓度过高均会使得诱导率降低;6-苄氨基腺嘌呤进一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其浓度与二氯苯氧乙酸浓度大小相当,促进效果最佳。萘乙酸能够促进外植体的细胞分裂,提高从芽的形成速度。白砂糖是诱导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不可缺少的碳源物质,其浓度过低导致形成的从芽少,浓度过高对从芽的形成起到遏制作用;活性炭、维生素C以及甘露醇除了提供养分,还能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主要为减少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单宁、酚类化合物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后转变的醌类物质。胺鲜酯能够提高植物体内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的含量以及光合速率,并能提高过氧化物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进植物的碳、氮代谢,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胺鲜酯的添加,能有效提高所获得的组培苗的品质。琼脂主要用于稳定诱导培养基的形态。增殖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与诱导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大体相同,其含有MS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二氯苯氧乙酸、白砂糖、活性炭、玉米低聚肽粉、椰乳以及琼脂;其中,玉米肽作为玉米蛋白经过酶降解而获得的多种小肽的混合物,除具有可以直接吸收、溶解性强、稳定性强、安全性高等特性以外,还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减少变异率的作用;椰乳为有机添加物,能够为从芽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微量成分。生根培养基中含有:1/2MS培养基、萘乙酸、白砂糖、活性炭、玉米素以及琼脂;其中,玉米素一种天然的细胞分裂素,其与萘乙酸合用,能够促进根部细胞的分裂,从而提高小苗根部吸收和利用养分的能力。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组培苗,相对传统培育方式获得的组培苗,其生长能力、养分利用率以及生长优势更明显,因此,种植后获得的马蹄产量更高,具有良好的品质。2.本专利技术在苗圃准备过程中,使用的育苗肥,不仅可以促进组培苗生长,还可以提高组培苗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育苗肥由如下原料制得:腐熟农家肥、腐植酸、豆粕、食用菌菌渣、微生物菌、茯苓、三七、木耳、黄荆子、梧桐花、过磷酸钙份以及石灰;其中,腐熟农家肥、豆粕以及食用菌菌渣、过磷酸钙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腐殖酸能与氮、磷、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蹄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荠预处理:首先,选取丰硕、无病虫的马蹄作为种荠;然后,将所述种荠进行清洗、灭菌、催芽处理;接着,切取所述种荠的主、侧芽作为外植体;最后,将所述外植体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后待用;(2)诱导培养:将步骤(1)中已消毒的所述外植体接种至诱导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6‑苄氨基腺嘌呤2‑3mg/L、萘乙酸0.1‑0.2mg/L、二氯苯氧乙酸2‑4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mg/L、维生素C18‑24mg/L、甘露醇15‑18mg/L、胺鲜酯0.01‑0.08mg/L以及琼脂5000‑7000mg/L;所述外植体培养10‑12天后,长出从芽;(3)增殖培养:当步骤(2)中的所述从芽长至2‑3cm时,将其切成单芽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6‑苄氨基腺嘌呤2‑3mg/L、萘乙酸0.1‑0.2mg/L、二氯苯氧乙酸2‑4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g/L、玉米低聚肽粉15‑20g/L、椰乳100‑120mg/L以及琼脂5000‑7000mg/L;(4)生根培养:待步骤(3)中的所述单芽长成3‑5cm的小苗,将所述小苗切下,并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萘乙酸0.5‑0.6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mg/L、玉米素4‑6mg/L以及琼脂5000‑8000mg/L;所述小苗培养30‑35天,即可获得组培苗;(5)苗圃准备:选择平坦、肥沃、排水方便的水田作为苗圃,每亩施入育苗肥1000‑1200kg;所述育苗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腐熟农家肥150‑200份、腐植酸8‑10份、豆粕12‑20份、食用菌菌渣4‑6份、微生物菌0.2‑0.4份、茯苓1‑2份、三七1‑2份、木耳2‑3份、黄荆子2‑3份、梧桐花1‑2份、过磷酸钙10‑15份以及石灰20‑30份;(6)组培苗移栽:将步骤(4)中获得的所述组培苗移栽至步骤(5)获得的所述苗圃,培育一个月后获得种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蹄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荠预处理:首先,选取丰硕、无病虫的马蹄作为种荠;然后,将所述种荠进行清洗、灭菌、催芽处理;接着,切取所述种荠的主、侧芽作为外植体;最后,将所述外植体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后待用;(2)诱导培养:将步骤(1)中已消毒的所述外植体接种至诱导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6-苄氨基腺嘌呤2-3mg/L、萘乙酸0.1-0.2mg/L、二氯苯氧乙酸2-4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mg/L、维生素C18-24mg/L、甘露醇15-18mg/L、胺鲜酯0.01-0.08mg/L以及琼脂5000-7000mg/L;所述外植体培养10-12天后,长出从芽;(3)增殖培养:当步骤(2)中的所述从芽长至2-3cm时,将其切成单芽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6-苄氨基腺嘌呤2-3mg/L、萘乙酸0.1-0.2mg/L、二氯苯氧乙酸2-4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g/L、玉米低聚肽粉15-20g/L、椰乳100-120mg/L以及琼脂5000-7000mg/L;(4)生根培养:待步骤(3)中的所述单芽长成3-5cm的小苗,将所述小苗切下,并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如下质量浓度的添加剂:萘乙酸0.5-0.6mg/L、白砂糖60-65mg/L、活性炭20-25mg/L、玉米素4-6mg/L以及琼脂5000-8000mg/L;所述小苗培养30-35天,即可获得组培苗;(5)苗圃准备:选择平坦、肥沃、排水方便的水田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怡玲
申请(专利权)人:博白县富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