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书欣专利>正文

一种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935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在大蒜播种机的机架上安装一个或数个振动盘,利用该振动盘对蒜种进行定向排序,使每一粒蒜种都按照鳞芽朝上、根部朝下的姿势从振动盘出料口下落,落入导种管,该导种管的内径略大于蒜瓣的最大直径,因此,蒜瓣进入导种管之后无法翻滚或躺下,只能保持鳞芽朝上、根部朝下的姿势继续下落,此前一瞬,打穴装置的打穴锥已在地上打好圆穴并用一套管将打好的圆穴保护好不让其塌陷,然后才拔出打穴锥,与此同时,蒜瓣落入圆穴,几乎同时,套管拔出,整个打穴装置也随之迅速上升、前移,移动至下一个播种位置,周而复始.如此,实现了大蒜的机械化播种。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rlic se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planting garlic: install one or more vibration plates in the frame of garlic planting machine on the directional sorting of garlic using the vibration plate, so that every grain of garlic in bulbil upward, the root down position from the discharge port under the vibration plate fall, fall into the guide tube, the maximum diameter, the pipe diameter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garlic cloves so after entering the pipe can not roll or lie down, can only maintain the upward and downward at the root position continued to fall, after the moment, a hole digging device has the cone on the ground lay round point and round hole is a protective casing will lay to collapse, and then pull out the hole cone, at the same time, the garlic into a round hole,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the casing pulled out, the digging device will rise quickly, move forward, move to the next sowing At the same time, it realized the Mechanized Sowing of garl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蒜播种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是一种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大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很大。但是目前大蒜的种植尤其是插蒜环节主要还是靠人工完成,这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大蒜在播种的时候要求蒜瓣的鳞芽一致朝上,根部一致朝下,无论倒栽或者横栽都会影响蒜薹及蒜头的产量和质量,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大蒜播种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个别的机型虽说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是借助人工来调整蒜瓣的朝向,这就大大降低了播种的效率,与人工插蒜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国外有几种大蒜播种机效率倒是很高,但是完全不管蒜瓣的朝向,根本不符合我国大蒜种植的农艺要求,所以也没有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由此可见,大蒜的朝向问题的确是阻碍大蒜机械化种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从两个阶段入手:第一个阶段:蒜种落地之前,首先要做好蒜瓣的定向排序工作,并使其保持正确的朝向按顺序向播种端输送。第二个阶段:蒜种落地之后要保持第一阶段定好的方向,即鳞芽朝上、根部朝下,不能躺下或倒置。很多人只重视第一阶段蒜瓣的定向排序工作,而忽视了蒜瓣落地的方式,这是完全错误的,试想,即使第一阶段蒜瓣的定向排序做的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落地方式,蒜瓣在落地的瞬间改变了原来正确的姿势,这不等于前功尽弃吗?所以说,蒜瓣落地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蒜瓣的落地方式是由大蒜播种机的播种装置来完成的。目前大蒜的播种方式主要有沟播和穴播两种,依本人陋见,沟播即开沟播种的方式显然不适合大蒜的播种,因为蒜瓣在落入沟中时其朝向失去了控制,姿势呈现随机性,或正向或倒置或横躺,根本达不到大蒜种植的农艺要求,因此,本人还是赞成穴播方式。穴播就是打穴播种的意思,即先在地上打穴,然后再将种子送入穴内。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大蒜穴播的技术方案,有的已经申请了专利,有的已开始使用,譬如鸭嘴型大蒜插播装置(也属于穴播范畴),本人以为还是不错的。还有一种穴播方式是先在地上打一圆穴,然后将蒜种送入穴内,本人觉得这种方法更好一些。目前这种方法和装置也有专利申请和小范围的试用,但是都存在着一个缺点,即比较适合松软湿润细腻这样理想的土壤环境,不太适合干燥粗糙的土壤环境。可以想象,在松软湿润细腻这样理想的土壤环境,可以打出光滑整齐的小圆穴,就像模具做出来的一样,但是如果在干燥粗糙遍地坷垃的地里打穴,打完穴以后,不待蒜种落入土穴,土穴可能就会塌陷,导致蒜种不能全部进入土穴或者落入土穴之后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前功尽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的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以实现大蒜的机械化种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大蒜播种机的机架上安装一个或数个振动盘,该振动盘的作用是对蒜种进行定向排序,使每一粒蒜种都按照鳞芽朝上、根部朝下的姿势从振动盘出料口下落,落入导种管,该导种管的内径略大于蒜瓣的最大直径,因此,蒜瓣进入导种管之后无法翻滚或躺下,只能保持芽上根下的直立姿势继续下落,此前一瞬,播种机的打穴装置已在地上打好圆穴,不过,此打穴装置与现有技术或现有专利中的打穴装置有所不同:它是在打穴锥打完圆穴从土里拔出之前先放下一套管将圆穴保护好不让其塌陷,然后才拔出打穴锥,与此同时,蒜种落入圆穴,几乎同时,套管拔出,整个装置也随即迅速上升、前移,移动至下一个播种位置,周而复始。如此,就可以实现大蒜的机械化播种。所述振动盘的优选方案是螺旋式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优选方案是多轨道振动盘。下面有几点需要进一步说明一下:一、关于用振动盘(尤其是螺旋式振动盘)来对蒜瓣进行定向排序技术,这方面已有专利申请,即本人在2016年6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20647343.1、名称为“振动式蒜瓣输送装置”的技术专利,而且在此之前已做过大量实验,证明是完全可行的、理想的。该技术圆满地完成了将杂乱无序的蒜瓣整理为芽上根下的统一姿势送入导种管这一步骤。二、蒜瓣的落地方式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是这样的:在大蒜播种机机架上设置一个或数个播种单元,每个播种单元由导种管、打穴锥、套管和不可或缺的动力系统、信号采集传输系统、执行机构等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导种管的内径略大于蒜瓣的最大直径,所述打穴锥的外径略大于蒜瓣的最大直径,所述套管的外径略大于打穴锥的外径。所述导种管至少由两段组成,最上面一段的上口接振动盘出料口,其下半部分插入第二段的上半部分,以此类推。最下面一段的下口与所述套管的上口或者侧开口连通,其连通的方式有所不同:与侧开口的连通是固定性连通,也就是说所述最下面一段导种管的下口与套管的侧开口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是对准而且连通的,与套管上口连通的方式是活动的间歇性连通,也就是说有的时候连通,有的时候不连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工作流程示意图。图2(2-1、2-2、2-3)是本专利技术的穴播装置部分实施例工作原理动态示意图。图3(3-1、3-2、3-3)是本专利技术的穴播装置部分另一实施例工作原理动态示意图。图中:1(1-1、1-2)-导种管2-打穴锥3-套管4-紧固件5-地面6-圆穴(蒜穴)7-机架8-振动盘9-轨道10-料斗11-出料口12-限流桥图1中的限流桥(12)是轨道(9)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只允许一行蒜瓣通过,多余的蒜瓣会被挤出轨道,坠落到料斗(10)里,重新上料,其限制的尺寸是可调的。图2(2-1、2-2、2-3)所表示的最下面一段导种管(1-2)下口与套管(3)侧开口的连通方式,这种连通方式是固定的甚至是一体的,该侧开口尽量靠下以减小打穴锥(2)的运动距离,提高播种的效率。套管(3)侧开口以下的部分其实等于导种管(1)的延伸部分。图中标有①、②、③......的箭头表示的是各个动作的顺序。图3(3-1、3-2、3-3)所表示的是最下面一段导种管(1-2)下口与套管(3)上口的连通方式。由于打穴锥(2)在执行打穴动作时必须通过套管(3)的上口,这迫使本来对准套管(3)上口的导种管(1-2)下口必须暂时离开一会,待打穴锥(2)下去打完穴之后再拔上来离开套管(3)上口的时候才重新回归原位,落下蒜种,所以这种连通方式不能是固定的,而是活动的、间歇性的,也就是说有的时候连通,有的时候不连通。图中标有①、②、③......的箭头表示的是各个动作的顺序。以上实施例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进行任何可能的变化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是:在大蒜播种机的机架上安装一个或数个振动盘(8),利用该振动盘对蒜瓣进行定向排序,使每一粒蒜瓣都按照鳞芽朝上、根部朝下的姿势从振动盘出料口(11)下落,落入导种管(1),由于该导种管的内径略大于蒜瓣的最大直径,因此,蒜瓣进入导种管(1)之后无法翻滚或躺下,只能保持芽上根下的姿势继续下落,此前一瞬,打穴装置的打穴锥(2)已在地上打出圆穴(6)并用套管(3)将圆穴(6)保护好不让其塌陷,待蒜种从导种管(1)落入圆穴(6)之后套管(3)才拔出,打穴装置也随之迅速上升、前移,移动至下一个播种位置,周而复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是:在大蒜播种机的机架上安装一个或数个振动盘(8),利用该振动盘对蒜瓣进行定向排序,使每一粒蒜瓣都按照鳞芽朝上、根部朝下的姿势从振动盘出料口(11)下落,落入导种管(1),由于该导种管的内径略大于蒜瓣的最大直径,因此,蒜瓣进入导种管(1)之后无法翻滚或躺下,只能保持芽上根下的姿势继续下落,此前一瞬,打穴装置的打穴锥(2)已在地上打出圆穴(6)并用套管(3)将圆穴(6)保护好不让其塌陷,待蒜种从导种管(1)落入圆穴(6)之后套管(3)才拔出,打穴装置也随之迅速上升、前移,移动至下一个播种位置,周而复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振动盘为螺旋式振动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振动盘为多轨道振动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穴播的方法和装置,其特征是:在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欣
申请(专利权)人:刘书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