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用底脚及其压缩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88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用底脚及其压缩机装置,该底脚上形成了一个向内凹入的收容槽;当压缩机的壳体安装到该底脚时,收容槽的环形侧壁与压缩机的壳体的底部嵌合并连接,收容槽的底壁与压缩机的壳体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所述空间为中空空间;或者所述空间填充有吸音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用底脚,形成了一个收容槽,从而将压缩机壳体的底部完全包裹起来,可以防止噪音从底脚向外辐射;并且收容槽与压缩机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了一个消音空间,可更好地降噪;另一方面,压缩机壳体嵌合在收容槽内并连接,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压缩机壳体与收容槽之间的稳固连接。

With the foot and compressor device for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用底脚及其压缩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压缩机用底脚及其压缩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而言,封闭式压缩机包括用于在密封外壳的内部空间产生驱动力的电机,以及联接到所述电机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封闭式压缩机可以根据制冷剂压缩机构的不同而分类为往复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等。压缩机的下壳盖的固定,通常采用三角托盘式的底脚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现有的三角托盘式底脚1,底脚1大致呈托盘状,中间设有一通孔1a(通孔1a的孔径较大,根据压缩机下壳盖的尺寸来设计),安装时,通孔1a的内壁与压缩机的下壳盖嵌合;通孔1a的周围均匀地设置三个点焊凸点1b,压缩机的下壳盖与三角托盘式底脚通过这三个凸点点焊连接;底脚1的三个角各设有一个固定安装孔1c,通过这三个固定安装孔1c实现底脚1的固定。然而,采用这样的安装方式,下壳盖与底脚1之间的连接刚度不够,并且噪音会从底脚1中心的通孔1a辐射出来。因此,本领域需要能开发一种新的托盘式底脚,不仅能够与压缩机的下壳盖稳固连接,还能够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用底脚,所述底脚与压缩机的壳体底部连接,所述底脚上形成了一个向内凹入的收容槽;当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安装到所述底脚时,所述收容槽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的底部嵌合并连接,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所述空间为中空空间;或者所述空间填充有吸音材料。可选的,所述收容槽的环形侧壁上设有环形止挡部,当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安装到所述底脚时,所述压缩机的壳体止抵于所述止挡部。可选的,所述收容槽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底部之间粘接固定或焊接固定。可选的,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之间的最小间距为3mm~20mm。可选的,所述吸音材料为玻璃丝毡、玻璃棉、玻璃纤维、矿渣棉、泡沫塑料或毛毡。可选的,所述底脚具有位于所述收容槽周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对称地设置数个安装孔。可选的,所述底脚的整体形状呈三角形,在所述安装部上对称地设置三个安装孔;或者,所述底脚的整体形成呈多边形或圆形,在所述安装部上对称地设置至少三个安装孔。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装置,其包括压缩机以及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底部连接的底脚,所述底脚采用上述的压缩机用底脚。本技术的压缩机用底脚,形成了一个收容槽,从而将压缩机壳体的底部完全包裹起来(或者说封闭起来),可以防止噪音从底脚向外辐射;并且收容槽与压缩机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了一个消音空间,可更好地降噪;另一方面,压缩机壳体嵌合在收容槽内并连接,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压缩机壳体与收容槽之间的稳固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用托盘式底脚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压缩机用底脚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压缩机用底脚(与压缩机的壳体底部连接时)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的压缩机用底脚10,该底脚10与压缩机的壳体20底部连接,底脚10上形成了一个向内凹入的收容槽11;如图3所示,当压缩机的壳体20安装到底脚时,收容槽11的环形侧壁111与压缩机的壳体20的底部嵌合并连接,收容槽11的底壁112与压缩机的壳体20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30。在本实施例中,该空间30为中空空间。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该空间30填充有吸音材料。本实施例的压缩机用底脚10,形成了一个收容槽11,从而将压缩机壳体20的底部完全包裹起来(或者说封闭起来),可以防止噪音从底脚10向外辐射;并且收容槽11与压缩机壳体20的底部之间形成了一个消音空间,可更好地降噪;另一方面,压缩机壳体20嵌合在收容槽11内并连接,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压缩机壳体20与收容槽11之间的稳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收容槽11的环形侧壁111上设有环形止挡部113,当压缩机的壳体20安装到底脚10时,压缩机的壳体20止抵于止挡部113。该止挡部113可以支承压缩机壳体20,防止壳体20落入收容槽11的底壁112,从而压缩机壳体20在止环形止挡部113的支承下,与收容槽11的底壁112之间能隔出一个空间30。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收容槽11的环形侧壁111与压缩机的壳体20底部之间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或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收容槽11的环形侧壁111与压缩机的壳体20底部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例如可以采用电阻丝、火焰或激光的方法焊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收容槽11的底壁112与压缩机的壳体20之间的最小间距为3mm~20mm。如图3所示,压缩机壳体20的底壁上形成了向内凹进的凹部,因此,压缩机壳体20的底壁上最靠近收容槽11的底壁112的位置(图3所示壳体20的底壁的平面部分)与压缩机的壳体20之间的间距为最小间距。优选的,最小间距可以为3mm、5mm、8mm、10mm、12mm、14mm、16mm、18mm或20mm。在本实施例中,最小间距约为10mm。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发现,当收容槽11的底壁112与压缩机的壳体20之间的最小间距落入上述特定范围时,可以更好地形成声波的反射衰减,并且可以防止壳体出现因压缩机高速运转出现的共振情况。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吸音材料为玻璃丝毡、玻璃棉、玻璃纤维、矿渣棉、泡沫塑料或毛毡。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底脚10具有位于收容槽11周围的安装部12,安装部12上对称地设置数个安装孔1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脚10的整体形状呈三角形,在安装部12上对称地设置三个安装孔13。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底脚10的整体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或多边形,例如矩形、五边形等。上述的底脚10应用于压缩机装置中,与压缩机的壳体配合使用。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缩机用底脚及其压缩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用底脚,所述底脚与压缩机的壳体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上形成了一个向内凹入的收容槽;当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安装到所述底脚时,所述收容槽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的底部嵌合并连接,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所述空间为中空空间;或者所述空间填充有吸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用底脚,所述底脚与压缩机的壳体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上形成了一个向内凹入的收容槽;当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安装到所述底脚时,所述收容槽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的底部嵌合并连接,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所述空间为中空空间;或者所述空间填充有吸音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用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环形侧壁上设有环形止挡部,当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安装到所述底脚时,所述压缩机的壳体止抵于所述止挡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用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底部之间粘接固定或焊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用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与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赵凤荣周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