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648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船以及用于给滑船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滑船包括与挂篮的挂钩连接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滚轮组;所述壳体为具有腔体的立方体结构,长度方向沿挂篮行走方向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上各设有一个开口;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轮,滚动轮的规格与开口相匹配,且滚动轮和开口相对应设置;滚动轮通过沿壳体高度方向设置的转动轴设置在壳体的腔体内。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效果是:整体结构精简;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结合滚动轮位置的设置,便于滚动轮和轨道组件中的侧壁相接触,便于减小轨道组件和滑船之间的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A sliding device to drive a hanging bas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anging basket device drives the sliding walk, including at least one boat and used to power boat powered boat; comprises a shell connected with the hanging basket and the roller group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body; the shell body is a cubic structure with cavit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two side plates cradle walking direction and disposed opposite each with an opening; the roller group comprises at least one rolling wheel, a rolling wheel to match the specifications and opening, and the rolling wheel and the opening is arranged correspondingly; rolling wheel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cavity are arranged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effect is that the whole structure is compact; the side wall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with rolling wheel position setting for side wall scroll wheel and rail assembly in contact, easy to reduce friction between sliding rail component and ship,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挂篮是桥梁悬臂施工的重要临时设备,适用于多种桥梁类型(如梁式桥、刚架桥、拱桥、斜拉桥等)。挂篮在悬臂浇筑施工中主要有两种模式(混凝土悬臂浇筑静态工作模式和行走移动模式)。因挂蓝悬臂施工为分段施工,某一节段施工完成后,轨道需要向下一待施工节段延伸铺设或翻转前移,然后使挂篮沿着轨道行走至已浇筑梁段前端,开始下一节段的悬浇施工。传统挂篮行走体系中,主梁桁架采用滑架的滑面与轨道的滑面接触,在主梁桁架无偏转力作用时,其滑动面摩擦阻力就很大,当主梁桁架在偏转力作用下发生水平位移时,其滑面由面接触转化为线接触,使滑动摩擦力陡增,如主梁桁架若需移位行走,必须通过人工纠正,存在费时费工。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结构精简、牢固可靠、操作方便且便于挂篮行走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牢固可靠、操作方便且便于挂篮行走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船以及用于给所述滑船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滑船包括与挂篮的挂钩连接的壳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壳体为具有腔体的立方体结构,长度方向沿挂篮行走方向且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侧板上各设有一个开口;所述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规格与所述开口相匹配,且所述滚动轮和所述开口相对应设置;所述滚动轮通过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设置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体内;所述滚动轮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滚动轮的中心轴线到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的外壁的距离的1.02-1.5倍。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滑船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时,多组滑船以相互独立设置、相互连接设置或相互可拆卸连接方式方式进行串联设置。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由上顶板、四块侧板和下底板形成的具有腔体的立方体结构,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侧板之间采用圆弧形倒角连接。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滚轮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滚动轮,所述壳体的腔体由隔板分隔成两个独立且分别用于容纳一个所述滚动轮的腔体,所述滚动轮和与其相邻的侧板上的开口相对应设置。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设置在挂篮的箱拱顶上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轨道底板以及两块并列设置在所述轨道底板上的轨道侧板,所述轨道侧板与所述壳体中设有所述开口的侧板相互平行设置;两块所述轨道侧板相对的一侧和位于两块所述轨道侧板之间的轨道底板形成用于滑船行走的行走轨道。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滑船脱离所述行走轨道的防脱轨部件,所述防脱轨部件与所述轨道组件以可拆式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且所述防脱轨部件沿挂篮行走方向位于所述滑船的前方。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块所述轨道侧板上对称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防脱轨部件包括防脱螺栓,所述防脱螺栓的两端能设置在两块所述轨道侧板的安装孔内。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轨道侧板上设有刻度尺。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动力源为千斤顶、油缸或卷扬机。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船以及用于给所述滑船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滑船包括与挂篮的挂钩连接的壳体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滚轮组;所述壳体为具有腔体的立方体结构,长度方向沿挂篮行走方向且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侧板上各设有一个开口;所述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规格与所述开口相匹配,且所述滚动轮和所述开口相对应设置;所述滚动轮通过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设置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体内。效果是:整体结构精简;壳体的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且滚动轮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滚动轮的中心轴线到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的外壁的距离的1.02-1.5倍,便于滚动轮和轨道组件中的侧壁相接触,便于减小轨道组件和滑船之间的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轮,既可以是一个滚动轮同时与两块侧板上的开口相对应,也可以采用两个并列设置的滚动轮,一个滚动轮和与其相邻的侧板上的开口相对应设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满足不同的需求。(2)本技术中所述滑船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时,多组滑船以相互独立设置、相互连接设置或相互可拆卸连接方式方式进行串联设置。满足不同的需求,实用性强。(3)本技术中所述壳体为由上顶板、四块侧板和下底板形成的具有腔体的立方体结构,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侧板之间采用圆弧形倒角连接。壳体的结构精简,便于制作;下底板和侧板的连接处采用圆弧形倒角结构,进一步减小摩擦,便于挂篮行走。(4)本技术中所述滚轮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滚动轮,所述壳体的腔体由隔板分隔成两个独立且分别用于容纳一个所述滚动轮的腔体,所述滚动轮和与其相邻的侧板上的开口相对应设置。两组滚动轮并列设置,能满足普通挂篮行走的需求。(5)本技术中还包括设置在挂篮的箱拱顶上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轨道底板以及两块并列设置在所述轨道底板上的轨道侧板,所述轨道侧板与所述壳体中设有所述开口的侧板相互平行设置;两块所述轨道侧板相对的一侧和位于两块所述轨道侧板之间的轨道底板形成用于滑船行走的行走轨道。轨道组件结构精简,便于制作、安装和拆卸。(6)本技术中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滑船脱离所述行走轨道的防脱轨部件,所述防脱轨部件与所述轨道组件以可拆式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且所述防脱轨部件沿挂篮行走方向位于所述滑船的前方。可有效防止滑船脱离行走轨道,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防脱轨部件采用防脱螺栓,部件容易获得,且能够满足防脱需求。(7)本技术中轨道侧板上设有刻度尺,刻度尺的设计便于使用者查询挂篮的行走情况(如行走距离,两组挂篮的挂钩之间是否不同步等等)。(8)本技术中所述动力源为千斤顶、油缸或卷扬机,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实施例1中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中滑船、轨道组件以及防脱轨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滑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另一种防脱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滑船,1.1、壳体,1.11、上顶板,1.12、侧板,A、开口,1.13、下底板,1.14、隔板,1.2、滚轮组,1.21、滚动轮,1.3、转动轴,2、轨道组件,2.1、轨道底板,2.2、轨道侧板,2.21、安装孔,2.3、行走轨道,2.4、连接耳板,2.5、加强筋板,2.6、地脚螺栓,3、防脱轨部件,3.1、防脱螺栓,3.2、L形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详见图1-图2,包括一个滑船1(滑船数量为多个时,可以相互连接,也可以相互独立设置,最好是串联设置)、用于给所述滑船1提供动力的动力源、轨道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滑船(1)以及用于给所述滑船(1)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滑船(1)包括与挂篮的挂钩连接的壳体(1.1)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的滚轮组(1.2);所述壳体(1.1)为具有腔体的立方体结构,长度方向沿挂篮行走方向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12)上各设有一个开口(A);所述滚轮组(1.2)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轮(1.21),所述滚动轮(1.21)的规格与所述开口(A)相匹配,且所述滚动轮(1.21)和所述开口(A)相对应设置;所述滚动轮(1.21)通过沿所述壳体(1.1)高度方向设置的转动轴(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腔体内;所述滚动轮(1.21)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滚动轮(1.21)的中心轴线到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1.12)的外壁的距离的1.02‑1.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滑船(1)以及用于给所述滑船(1)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滑船(1)包括与挂篮的挂钩连接的壳体(1.1)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的滚轮组(1.2);所述壳体(1.1)为具有腔体的立方体结构,长度方向沿挂篮行走方向且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12)上各设有一个开口(A);所述滚轮组(1.2)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轮(1.21),所述滚动轮(1.21)的规格与所述开口(A)相匹配,且所述滚动轮(1.21)和所述开口(A)相对应设置;所述滚动轮(1.21)通过沿所述壳体(1.1)高度方向设置的转动轴(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腔体内;所述滚动轮(1.21)的中心轴线到其最外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滚动轮(1.21)的中心轴线到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1.12)的外壁的距离的1.02-1.5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船(1)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时,多组滑船(1)以相互独立设置、相互连接设置或相互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为由上顶板(1.11)、四块侧板(1.12)以及下底板(1.13)形成的开口腔体的立方体结构,所述下底板(1.13)和所述侧板(1.12)之间采用圆弧形倒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动挂篮行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1.2)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滚动轮(1.21),所述壳体(1.1)的腔体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平刘常军韩洪举张基进左卿王锁李钊杨廷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