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51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卡勾,所述卡勾具有一枢接部用以与一第一物件枢接,由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定义一条水平线和一中垂线,把卡勾分为四个象限;一基部,所述基部位于所述枢接部左侧,且所述基部与所述枢接部之间连接有一桥部;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勾卡部,所述勾卡部具有一勾卡点,使所述枢接部的中心至所述勾卡点具有一距离,所述勾卡点用以与一第二物件相接触;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勾卡部的左侧,所述弹性部位于第三象限。通过勾卡部跟弹性部配合,使得第二物件在与卡勾扣持的过程中,利用弹力使卡勾自动扣紧第二物件,加强卡勾固定电子卡的同时,操作简单省力,避免了卡勾的损伤。

Hoo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ok, the hook is with the first object is pivoted with a pivoting part by the pivot joint part of the definition of a horizontal line and a perpendicular bisector, the hook is divided into four quadrants; a base, the base is located in the pivoted on the left side of a bridge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pivoting part; the base part extends downwards to form a hook card, the card has a card hook hook, the pivoted part of the center to the hooking point has a distance, the hook for contact with the second object card; from the base part extends downwards to form an elastic part, the elastic part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ard hook part, the elastic part is located in the third quadrant. By matching the hook part and the elastic part, the second objects can automatically fasten the second objects with the elastic force during the buckle holding process, and strengthen the clamping hook to fix the electronic c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labor-saving, avoiding the damage of the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勾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勾,尤其是指一种使电连接器与电子卡相互扣合的卡勾。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卡勾,绝大多数都是将一第二物件(例如电子卡)卡扣固定至一第一物件(例如电连接器)。这种卡勾其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向下延伸的两脚部,脚部的外侧凸伸有凸块,凸块与电连接器枢接作为旋转的支点,主体部上延伸有一扣压部,扣压部用以与电子卡扣持,在安装电子卡时,需要按压卡勾扣压部使扣压部往外旋转,提供足够的空间让电子卡插入对应的插槽,之后再次手动按压扣压部,使扣压部扣住电子卡,而且手动按压扣压部还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能确保扣紧电子卡。这种卡勾在安装电子卡的时候需要手动按压扣压部,既不便捷又需要花费一定的力气,且多次手动按压扣压部很有可能对卡勾造成损伤,使卡勾逐渐丧失对电子卡的固定效果,导致整体结构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卡勾,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勾,其通过弹性部与勾卡部相配合使卡勾能自动扣紧插入的电子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勾,所述卡勾具有一枢接部用以与一第一物件枢接,由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定义一条水平线和一中垂线,把卡勾分为四个象限;一基部,所述基部位于所述枢接部左侧,且所述基部与所述枢接部之间连接有一桥部;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勾卡部,所述勾卡部具有一勾卡点,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在水平位置上比所述勾卡点更远离所述基部,使所述枢接部的中心至所述勾卡点具有一距离,所述勾卡点用以与一第二物件相接触,且位于第三象限;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勾卡部的左侧,所述弹性部位于第三象限。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在左侧设有一挡止部,且所述挡止部位于第三象限。进一步地,所述勾卡部在右侧设有一按压部,且所述按压部位于第三象限,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挡止部限制所述弹性部过度位移。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在右侧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桥部上方,且位于第二象限。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在左侧设有一按压部,且所述按压部位于第二象限,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挡止部限制所述基部过度位移。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为一弹性脚和一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弹性脚左侧,所述弹性脚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物件为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物件为电子卡,所述电连接器固定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纵长的一插槽和自所述插槽的一侧向上凸伸的一塔部,所述塔部收容所述卡勾,所述塔部的内壁设有一枢接座,所述枢接座用以与枢接部枢接。当所述电子卡与所述卡勾相配前,所述卡勾枢转使所述弹性部抵持于所述塔部,当所述电子卡与所述卡勾相配合,所述塔部对所述弹性部施加一个反作用力使所述勾卡部与所述电子卡扣持,当按压所述卡勾时,所述卡勾枢转使所述勾卡部远离所述电子卡。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塔部的内壁存在一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卡勾分为两片,所述塔部的内壁相对两侧各有一片,所述基部设有一连接部连接相对的两片所述卡勾,且所述连接部抵持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一种卡勾,所述卡勾具有一枢接部用以与一第一物件枢接,由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定义一条水平线和一中垂线,把卡勾分为四个象限,一基部,所述基部位于所述枢接部左侧,且所述基部与所述枢接部之间连接有一桥部;自基部向第三象限延伸形成一勾卡部,所述勾卡部具有一勾卡点,所述勾卡点用以与一第二物件相接触,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在水平位置上比所述勾卡点更远离所述基部,使所述枢接部的中心至所述勾卡点具有一距离,所述勾卡点用以与一第二物件相接触,且位于第三象限;一弹性体,其与所述基部相连,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基部的右侧,且位于所述枢接部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勾卡部在左侧设有一挡止部,且所述挡止部位于第三象限。进一步地,所述勾卡部在右侧设有一按压部,且所述按压部位于第三象限,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挡止部限制所述勾卡部过度位移。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在右侧设有一挡止部,且所述挡止部位于第二象限。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在左侧设有一按压部,且所述按压部位于第二象限,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挡止部限制所述基部过度位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物件为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物件为电子卡,所述电连接器固定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纵长的一插槽和自所述插槽的一侧向上凸伸的一塔部,所述塔部收容所述卡勾,所述塔部的内壁设有一枢接座,所述枢接座用以与枢接部枢接。当所述电子卡与所述卡勾相配前,所述卡勾枢转使所述弹性体抵持于所述电路板,当所述电子卡与所述卡勾相配合,所述电路板对所述弹性体施加一个反作用力使所述勾卡部与所述电子卡扣持,当按压所述卡勾时,所述卡勾枢转使所述勾卡部远离所述电子卡。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上述卡勾中,通过勾卡部跟弹性部和弹性体的配合,使得第二物件在与卡勾扣持的过程中,利用弹力使卡勾自动扣紧第二物件,加强卡勾固定电子卡的同时,操作简单省力,避免了卡勾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卡勾与第二物件组装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卡勾与第二物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第二实施例卡勾与第二物件组装示意图;图4为第二实施例卡勾与第二物件分解示意图;图5为卡勾与电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图6为电连接器与电子卡的示意图;图7为卡勾与电子卡相配合前的示意图;图8为卡勾与电子卡配合中的示意图;图9为卡勾与电子卡配合过程的示意图;图10为卡勾与电子卡完成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第一物件100第二物件200电连接器300卡勾1基部11勾卡部12倾斜面121勾卡点122扳动部13枢接部14弹性部15弹簧151弹性脚152凸出部1521弹性体16挡止部17按压部18连接部19本体2插槽21第一塔部22抵挡部23枢接座24第二塔部25耳扣26定位柱27端子3接触部31焊接部32电子卡400缺口401电路板500定位孔501通孔502挡板503距离D1间隙D2桥部111【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一卡勾1,其具有一枢接部14枢接于所述第一物件100,卡勾1上设有一勾卡部12,勾卡部12与一第二物件200相配合。如图1和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以所述枢接部14的中心做一条水平线和一中垂线,把卡勾1分为四个象限。所述卡勾1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的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制成的。所述卡勾1具有一基部11,所述基部11跨越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且所述基部11与所述枢接部14连接有一桥部111,自基部11向下延伸形成一勾卡部12,所述勾卡部12设有一勾卡点122,所述勾卡点122用以与一第二物件200相接触,所述枢接部14的中心在水平位置上比所述勾卡点122更远离所述基部11,使所述枢接部14的中心至所述勾卡点122具有一距离,在所述勾卡部12在左侧设有一弹性部15,所述弹性部15包含一弹性脚152和一弹簧151,所述弹性脚152自所述基部11向下延伸。所述弹簧151设在所述弹性脚152的末端,且所述弹簧151位于弹性脚152的左侧。所述弹性脚152在左侧设有一挡止部17,且所述挡止部17位于第三象限。所述勾卡部12在靠近所述枢接部14的一侧设有一按压部18,且所述按压部18位于第三象限,当按压所述按压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勾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勾,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卡勾具有一枢接部用以与一第一物件枢接,由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定义一条水平线和一中垂线,把卡勾分为四个象限;一基部,所述基部位于所述枢接部左侧,且所述基部与所述枢接部之间连接有一桥部;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勾卡部,所述勾卡部具有一勾卡点,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在水平位置上比所述勾卡点更远离所述基部,使所述枢接部的中心至所述勾卡点具有一距离,所述勾卡点用以与一第二物件相接触,且位于第三象限;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勾卡部的左侧,所述弹性部位于第三象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勾,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卡勾具有一枢接部用以与一第一物件枢接,由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定义一条水平线和一中垂线,把卡勾分为四个象限;一基部,所述基部位于所述枢接部左侧,且所述基部与所述枢接部之间连接有一桥部;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勾卡部,所述勾卡部具有一勾卡点,所述枢接部的中心在水平位置上比所述勾卡点更远离所述基部,使所述枢接部的中心至所述勾卡点具有一距离,所述勾卡点用以与一第二物件相接触,且位于第三象限;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勾卡部的左侧,所述弹性部位于第三象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在左侧设有一挡止部,且所述挡止部位于第三象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勾,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卡部在右侧设有一按压部,且所述按压部位于第三象限,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挡止部限制所述弹性部过度位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在右侧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桥部上方,且位于第二象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在左侧设有一按压部,且所述按压部位于第二象限,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挡止部限制所述基部过度位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一弹性脚和一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弹性脚左侧,所述弹性脚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件为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物件为电子卡,所述电连接器固定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纵长的一插槽和自所述插槽的一侧向上凸伸的一塔部,所述塔部收容所述卡勾,所述塔部的内壁设有一枢接座,所述枢接座用以与枢接部枢接,当所述电子卡与所述卡勾相配前,所述卡勾枢转使所述弹性部抵持于所述塔部,当所述电子卡与所述卡勾相配合,所述塔部对所述弹性部施加一个反作用力使所述勾卡部与所述电子卡扣持,当按压所述卡勾时,所述卡勾枢转使所述勾卡部远离所述电子卡。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塔部的内壁存在一间隙。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