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43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动触头、静触头、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通、断的操作机构,外壳内设有灭弧室;操作机构包括外壳上设有操作手柄、杠杆、跳扣、锁扣、连杆,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第三轴体,所述的第三轴体上套接扭簧,所述的扭簧一端与杠杆相抵,且通过杠杆的摆动使其扭簧一端与外壳上的机构接触片相抵,扭簧另一端与引线相焊接。随着机构的合闸、分闸运动,扭簧与机构触片进行接触、断开,实现辅助电源的通电、断电功能特点。

A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用于控制断路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通、断分别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分闸。现有的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有外壳,外壳上设有操作手柄、杠杆、跳扣、锁扣、连杆,所述的操作手柄与外壳铰接设置,外壳上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的杠杆、锁扣套设在第一轴体上,操作手柄与跳扣之间经连杆连接,杠杆上设有第二轴体,所述的跳扣套设在第二轴体上形成跳扣与杠杆的铰接,锁扣上设有卡口,跳扣上对应卡口位置设有卡块,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操作手柄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复位杠杆的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复位锁扣的第三复位弹簧,但该断路器无法实现L极电源线\N极电源线同时接通、断开功能;且接线必须按照要求对产品的进线端、负载端接线,不可反接否则产品动作后烧毁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随着机构的合闸、分闸运动,扭簧与机构触片进行接触、断开,实现辅助电源的通电、断电功能特点。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动触头、静触头、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通、断的操作机构,外壳内设有灭弧室;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外壳上设有操作手柄、杠杆、跳扣、锁扣、连杆,所述的操作手柄与外壳铰接设置,外壳上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的杠杆、锁扣套设在第一轴体上,操作手柄与跳扣之间经连杆连接,杠杆上设有第二轴体,所述的跳扣套设在第二轴体上形成跳扣与杠杆的铰接,锁扣上设有卡口,跳扣上对应卡口位置设有卡块,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操作手柄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复位杠杆的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复位锁扣的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第三轴体,所述的第三轴体上套接扭簧,所述的扭簧一端与杠杆相抵,且通过杠杆的摆动使其扭簧一端与外壳上的机构接触片相抵,扭簧另一端与引线相焊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扭簧的两端尾部分别设置为U型结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杠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定位槽,外壳内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槽的底部、第二定位槽的底部抵触,所述的第一定位槽内还设有用于防止第二复位弹簧脱离第一定位槽的限位凸筋。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锁扣为塑料制成,第一轴体为金属材料制成,锁扣直接套设在第一轴体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灭弧室的下方设置电气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封盖,所述的封盖上至少设置两道电弧跑弧道,所述的两道电弧跑弧道上设置凸筋,所述的凸筋对辅助电源的L\N引线进行分隔保护,将辅助电源引线屏蔽在封盖下面,不受产品分断电弧的侵袭影响。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封盖的侧边分别设置U型进线缺口和出线缺口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封盖的底面侧边设置支撑凸起块,所述的支撑凸起块使其与该断路器上的壳体之间存有空间体,该空间体方便所述的U型进线缺口和出线缺口上的辅助电源的L\N引线引出。本技术随着机构的合闸、分闸运动,扭簧与机构触片进行接触、断开,实现辅助电源的通电、断电功能特点:1)在产品机构基础上,只增加扭簧、机构接触片,随着机构的合闸、分闸运动,扭簧与机构触片进行接触、断开,达到辅助电源的通电、断电功能;2)产品可以实现L极电源线\N极电源线同时接通、断开功能;3)产品的接线可以进、反接线,打破行业中电子式漏电产品必须按照要求对产品的进线端、负载端接线,不可反接否则产品动作后烧毁;4)使用扭簧占用空间小,扭簧头部U型接触可靠,回弹性快,寿命长,扭簧尾部U型设计方便引线定位及焊接;5)扭簧即参与机构运动产生回弹力,又作为导电载体与机构触片接触,一簧两用。本技术封盖的设计,提升分断能力、保护辅助电源引线特点:1)在封盖上设有电弧跑弧道,可以快速引导电弧进入跑弧道,进而分隔电弧提升电弧电压,有利于产品快速分断,提升分断能力;2)U型进线缺口中,N线辅助电源引线通过U型缺口方便进入封盖内部;3)借助底座凸筋,对辅助电源的L\N线引线进行分隔保护,并用封盖将辅助电源引线屏蔽在封盖下面,不受产品分断电弧的侵袭影响;4)辅助电源引线通过出线缺口方便引出,且不占用线路板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杠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封盖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封盖后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1、动触头、静触头、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通、断的操作机构,外壳内设有灭弧室12;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外壳1上设有操作手柄2、杠杆3、跳扣4、锁扣5、倒“U”字形的连杆6,所述的操作手柄2与外壳1铰接设置,外壳1上设有第一轴体7,所述的杠杆3、锁扣5套设在第一轴体7上,操作手柄2与跳扣4之间经连杆6连接,杠杆3上设有第二轴体31,所述的跳扣4套设在第二轴体31上形成跳扣4与杠杆3的铰接,锁扣5上设有卡口,跳扣4上对应卡口位置设有卡块,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操作手柄2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复位杠杆3的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复位锁扣5的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第三轴体9,所述的第三轴体9上套接扭簧10,所述的扭簧10一端与杠杆3相抵,且通过杠杆3的摆动使其扭簧10一端与外壳1上的机构接触片11相抵,扭簧10另一端与引线相焊接。如图2所示,所述的扭簧11的两端尾部分别设置为U型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的杠杆3的上端设有第一定位槽33,外壳内设有第二定位槽112,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槽33的底部、第二定位槽112的底部抵触,所述的第一定位槽33内还设有用于防止第二复位弹簧脱离第一定位槽的限位凸筋331。所述的锁扣5为塑料制成,第一轴体为金属材料制成,锁扣5直接套设在第一轴体上。如图4所示,所述的灭弧室12的下方设置电气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封盖20,所述的封盖20上至少设置两道电弧跑弧道23,所述的两道电弧跑弧道23上设置凸筋24,所述的凸筋24对辅助电源的L\N引线进行分隔保护,将辅助电源引线屏蔽在封盖20下面,不受产品分断电弧的侵袭影响。所述的封盖20的侧边分别设置U型进线缺口25和出线缺口26上。如图5所述的封盖20的底面侧边设置支撑凸起块27,所述的支撑凸起块27使其与该断路器上的壳体之间存有空间体,该空间体方便所述的U型进线缺口25和出线缺口26上的辅助电源的L\N引线引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动触头、静触头、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通、断的操作机构,外壳内设有灭弧室;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外壳上设有操作手柄、杠杆、跳扣、锁扣、连杆,所述的操作手柄与外壳铰接设置,外壳上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的杠杆、锁扣套设在第一轴体上,操作手柄与跳扣之间经连杆连接,杠杆上设有第二轴体,所述的跳扣套设在第二轴体上形成跳扣与杠杆的铰接,锁扣上设有卡口,跳扣上对应卡口位置设有卡块,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操作手柄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复位杠杆的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复位锁扣的第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第三轴体,所述的第三轴体上套接扭簧,所述的扭簧一端与杠杆相抵,且通过杠杆的摆动使其扭簧一端与外壳上的机构接触片相抵,扭簧另一端与引线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外壳、动触头、静触头、用于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通、断的操作机构,外壳内设有灭弧室;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外壳上设有操作手柄、杠杆、跳扣、锁扣、连杆,所述的操作手柄与外壳铰接设置,外壳上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的杠杆、锁扣套设在第一轴体上,操作手柄与跳扣之间经连杆连接,杠杆上设有第二轴体,所述的跳扣套设在第二轴体上形成跳扣与杠杆的铰接,锁扣上设有卡口,跳扣上对应卡口位置设有卡块,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操作手柄的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复位杠杆的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复位锁扣的第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第三轴体,所述的第三轴体上套接扭簧,所述的扭簧一端与杠杆相抵,且通过杠杆的摆动使其扭簧一端与外壳上的机构接触片相抵,扭簧另一端与引线相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簧的两端尾部分别设置为U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定位槽,外壳内设有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万项方湖王强靳梅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东极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