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34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且廉价的结构,不损害配管布局性及维修性而利用电气组件的工作热来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具备: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电气组件即反应器(15),构成驱动所述压缩机的控制器的电路部,且产生工作热;及低压制冷剂管(25),向所述压缩机供给所述制冷剂。低压制冷剂管(25)成为其中间部被分支成多个,例如两根圆管状的分支管(25b)并再次集合成一根的热交换区间(25c),该多个分支管(25b)相对于反应器(15)以能够热交换的方式靠近配设。

Air condition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电气组件的工作热来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作为臭氧层破坏或全球变暖的忧患较少的下一代制冷剂而被看好的HFO-1234yf制冷剂(2,3,3,3-四氟-1-丙烯:俗称HFO制冷剂)在其物性上有高压气体温度降低的倾向,且从压缩机吐出的压缩制冷剂的过热度容易变小。因此,吸入于压缩机的制冷剂有可能成为包含液相的湿润状态,若如此,则会损害基于液压缩的压缩机的可靠性。因此,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有如下空调装置:在低压制冷剂管的一部分设置扁平部,使该扁平部与产生工作热的电气组件或电气组件箱相邻,并利用电气组件的工作热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来提高性能。并且,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有如下空调装置:以在产生较高的工作热的反应器中贯穿低压制冷剂管的方式进行配设,从而在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的同时冷却反应器。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463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2272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1-1011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如专利文献1、2,从因形成扁平部而导致低压制冷剂管的制造成本上升,且在扁平部的弯曲方向上无自由度的方面考虑,在低压制冷剂管的一部分设置扁平部的结构存在成为配管布局上的约束的问题。并且,如专利文献3,若以在反应器等电气组件中贯穿低压制冷剂管的方式配设,则无法更换该电气组件,存在空调装置的维修性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且廉价的结构,能够不损害配管布局性及维修性而利用电气组件的工作热来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的空调装置。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法。即,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具备: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电气组件,构成驱动所述压缩机的控制器的电路部,且产生工作热;低压制冷剂管,向所述压缩机供给所述制冷剂;及热交换区间,所述低压制冷剂管的中间部分支成多个圆管状的分支管并再次集合成一根,所述热交换区间相对于所述电气组件以能够热交换的方式靠近配设。根据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由于低压制冷剂管的热交换区间(分支管)相对于产生工作热的电气组件以能够热交换的方式靠近配设,因此在该热交换区间中流动的低压制冷剂的冷热与电气组件的工作热进行热交换。因此,可利用电气组件的工作热来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并且,可冷却电气组件的工作热。热交换区间由多根分支管构成,因此与电气组件的表面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变多,并能够有效地使低压制冷剂与电气组件进行热交换。并且,多个分支管为圆管状,因此与设为扁平管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低压制冷剂管的结构,并抑制低压制冷剂管的制造成本上升。而且,圆管状的分支管在弯曲方向上具有自由度,很难成为配管布局上的约束。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将所述电气组件以在与固定该电气组件的固定壁面之间存在规定的空间的方式固定,以通过所述空间的方式配设所述热交换区间。根据上述结构,在从固定壁面卸下电气组件时,不会被热交换区间阻挡。因此,能够改善电气组件的装卸性,且良好地保持空调装置的维修性。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对所述电气组件赋予弯曲的外周面,且沿所述电气组件的外周面的方式配设所述热交换区间。根据上述结构,热交换区间与电气组件的表面接触的长度变长,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热交换区间与电气组件的表面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并通过电气组件的工作热来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电气组件的外周面形成外周槽,且以与所述外周槽嵌合的方式配设所述热交换区间。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形成于电气组件的外周面的外周槽中嵌合热交换区间,相对于外周槽的内周面,圆管状的热交换区间的外周面以面状密合。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热交换区间与电气组件的表面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并通过电气组件的工作热来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以能够分割的方式形成所述电气组件,且在其分割部形成分割槽,并与所述分割槽嵌合的方式配设所述热交换区间。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热交换区间与电气组件的分割槽嵌合,相对于分割槽的内周面,热交换区间的外周面整周以面状密合。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热交换区间与电气组件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并提高基于电气组件的工作热的低压制冷剂的过热作用。而且,通过分割电气组件,能够解除电气组件与热交换区间的接合,因此从固定壁面卸下电气组件时不会被热交换区间阻挡。因此,能够改善电气组件的装卸性,且良好地保持空调装置的维修性。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将所述热交换区间造型成环形状,且相对于所述电气组件,以能够热交换的方式靠近配设具有该环形状的配管。根据上述结构,造型成环形状的热交换区间的配管刚性降低,因此从固定壁面装卸电气组件时,能够以从电气组件隔开的方式挪动热交换区间的顶部附近。由此,能够不会被热交换区间阻挡而装卸电气组件,并能够良好地保持空调装置的维修性。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调机用室外机,通过简单且廉价的结构,能够不损害配管布局性及维修性而利用电气组件的工作热来提高低压制冷剂的过热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用室外机的横剖视图。图2为通过图1的II向视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反应器附近的立体图。图3为沿图2的III-III线的纵剖视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反应器附近的立体图。图5为沿图4的V-V线的纵剖视图。图6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反应器附近的立体图。图7为沿图6的VII-VII线的纵剖视图。图8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反应器附近的立体图。图9为表示图8所示的芯的前端部分从主体部分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沿图8的X-X线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横剖视图。该空调装置1为与设置于店铺或办公室、住宅等的室内的室内机连结并设置于外部的室外机。空调装置1具备箱型的壳体2。在壳体2的正面开设有空气吹出口3,且壳体2的背面与一个侧面作为空气吸入口4a、4b被开放。在壳体2的内部,在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机械室6、在另一侧设置有风扇7。在机械室6中内置有压缩HFO制冷剂等制冷剂的压缩机8及后面进行详述的包括反应器15等电气组件的各种设备类。另外,除了机械室6以外的壳体2的内部空间成为热交换室11。风扇7为具备叶片7a、将其旋转驱动的风扇马达7b、马达面板7c及包围叶片7a周围并且使空气吹出口3的形状变得平滑的喇叭口7d的轴流风扇,风扇马达7b被马达面板7c支承并设置于壳体2内。另外,形成机械室6的挡板6a与喇叭口7d相邻,且挡板6a的背面朝向风扇7弯曲。在壳体2内部的热交换室11以沿空气吸入口4a、4b的方式设有热交换器12。该热交换器12具备与空气吸入口4a相对的长边部12a及与空气吸入口4b相对的短边部12b,且俯视时形成为大致L字状。长边部12a沿壳体2的背面且从风扇7的背面侧延伸至机械室6的背面侧。若风扇7的风扇马达7b动作,则叶片7a进行旋转,外部气体从壳体2的背面及侧面的空气吸入口4a、4b被吸入,该外部气体通过穿过热交换器12(12a,12b)而与在热交换器12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从壳体2正面的空气吹出口3排出。在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装置,具备: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电气组件,构成驱动所述压缩机的控制器的电路部,且产生工作热;低压制冷剂管,向所述压缩机供给所述制冷剂;及热交换区间,所述低压制冷剂管的中间部分支成多个圆管状的分支管并再次集合成一根,所述热交换区间相对于所述电气组件以能够热交换的方式靠近配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28 JP 2015-1692691.一种空调装置,具备: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电气组件,构成驱动所述压缩机的控制器的电路部,且产生工作热;低压制冷剂管,向所述压缩机供给所述制冷剂;及热交换区间,所述低压制冷剂管的中间部分支成多个圆管状的分支管并再次集合成一根,所述热交换区间相对于所述电气组件以能够热交换的方式靠近配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所述电气组件以在与固定该电气组件的固定壁面之间存在规定的空间的方式固定,所述热交换区间以通过所述空间的方式配设。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桝谷晃弘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