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独立移动的鞋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99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5:12
公开了一种鞋制品(1000,100,600)和一种制造鞋制品(1000,100,600)的方法。该制品包括具有外底构件的外底(1006,108,404,505,608,808)。外底构件包括第一元件(114,202,306,506,610)和第二元件(116,204,308,508,612)。第一元件(114,202,306,506,610)与基部(156,162,250)间隔第一竖向距离(252)。第二元件(116,204,308,508,612)与基部(156,162,250)间隔第二竖向距离(254),第一竖向距离(252)大于第二竖向距离(254)。

Sole structure that can be moved independently

A shoe product (1000100600)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a shoe product (1000100600) are disclosed. The product includes an outer bottom (100610840450560880) having an outer bottom member. The outer bottom member comprises a first element (114202306506610) and a second element (116204308508612). The first element (114202306506610) is first vertical distance (252) with the base part (156162250).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elements (116204308508612) and the base (156162250) is second, the vertical distance is 254, the first vertical distance (252) is greater than second vertical distance (2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独立移动的鞋底结构
技术介绍
此前已经提出了包括外底图案的鞋制品。尽管常规的外底样式通常包括凹槽和凸脊,但是这些样式通常设计成使得鞋制品具有整体鞋底。在一些情形下,外底由单件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鞋制品包括外底,该外底包括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外底构件,该第一外底构件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鞋制品还包括中底,该中底包括与外底构件对应的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从中底的基部沿竖向方向向外延伸。竖向方向大致正交于基部。第一元件附接至突出结构,并且第一元件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第二元件附接至突出结构,并且第二元件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第一元件与基部间隔第一竖向距离。第二元件与基部间隔第二竖向距离,第一竖向距离大于第二竖向距离。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隔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突出结构的中底。第一突出结构从中底的基部延伸。该方法还包括为外底提供第一元件。该方法还包括为外底提供第二元件。该方法还包括提供弹性层。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元件附接至弹性层。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元件附接至弹性层。该方法还包括将弹性层附接至中底。弹性层弹性地附接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第一突出结构、被附接的第一元件和被附接的第二元件具有共同的第一中心位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鞋制品包括鞋帮、附接至该鞋帮的中底、以及附接至该中底的外底。外底包括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外底构件,该第一外底构件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第一元件附接至中底,并且其中,第一元件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第二元件附接至中底,并且其中,第二元件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间隔开。在中底的静置状态期间,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在竖向方向上间隔静置竖向隔开距离。竖向方向大致正交于中底的基部。在中底的静置状态期间,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在水平方向上间隔静置水平隔开距离,竖向方向垂直于该水平方向。在中底的压挤状态期间,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在竖向方向上间隔压挤竖向隔开距离,该压挤竖向隔开距离小于静置竖向隔开距离。第二元件在竖向方向上的位置在中底的静置状态与中底的压挤状态之间保持不变。在中底的压挤状态期间,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压挤水平隔开距离,该压挤水平隔开距离与静置水平隔开距离大致相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鞋制品的鞋底结构包括中底和外底。中底至少具有触觉部件。外底附接至中底。外底至少包括触觉外底构件。触觉外底构件至少包括第一触觉元件和第二触觉元件。第一触觉元件和第二触觉元件附接至中底的触觉部件。第一沟槽围绕第一触觉元件。第二触觉元件围绕第一沟槽。第一触觉元件与触觉外底构件的周线大致对齐。第二触觉元件与触觉外底构件的周线大致对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鞋制品的鞋底结构包括中底和外底。中底至少具有触觉部件。触觉部件至少包括第一触觉表面和第二触觉表面。第二触觉表面围绕第一触觉表面。外底附接至中底。外底至少包括触觉外底构件。触觉外底构件至少包括附接至第一触觉表面的第一触觉元件和附接至第二触觉表面的第二触觉元件。第一触觉元件独立于第二触觉元件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鞋制品的鞋底结构包括中底、露出的侧壁、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中底具有外部侧表面。露出的侧壁在中底的外部侧表面的相当大一部分上延伸。露出的侧壁附接至中底的外部侧表面。第一沟槽延伸穿过露出的侧壁,第一沟槽沿鞋制品的纵向方向延伸。第二沟槽延伸穿过露出的侧壁。第二沟槽沿鞋制品的纵向方向延伸。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相比被间隔成更靠近鞋制品的地面接合表面。通过查阅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各实施方式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意图在于所有此类附加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均被包括在该描述和该概述内,在本实施方式的范围内并且由所附权利要求书保护。附图说明参照以下附图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实施方式。附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说明各实施方式的原理上。此外,在附图中,贯穿不同视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鞋制品的等距视图;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的外底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带有平滑表面的中底的鞋制品的分解视图;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带有阶梯状表面的中底的鞋制品的分解视图;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外底的伸缩部件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中等拉力期间的图5的伸缩部件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严重拉力期间的图5的伸缩部件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压挤期间的伸缩部件的示意图;图9是在鞋底的伸缩期间的图8的伸缩部件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伸缩部件的侧视图;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中等压挤期间的图10的伸缩部件的侧视图;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严重压挤期间的图10的伸缩部件的侧视图;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伸缩部件的示意图;图1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外底的示意图;图1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压挤期间的图13的伸缩部件的示意图;图16是在压挤期间的图14的外底的示意图;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过将伸缩外底构件的第一元件附接至中底的伸缩结构来制造鞋制品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鞋制品的部件的图示;图1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图18的部件来制造鞋制品的方法的示意图;图20是由图18和图19中图示的方法产生的鞋制品;图2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鞋制品的部件的图示;图2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图21的部件制造鞋制品的方法的示意图;图2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静置状态期间的倒圆部件的示意图;图2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静置状态期间的图23的倒圆部件的踵部部分的示意图;图2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压挤状态期间的倒圆部件的示意图;图2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压挤状态期间的图25的倒圆部件的踵部部分的示意图;图2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触觉部件的中底的示意图;图2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7的触觉部件的示意图;图2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8的触觉部件的触觉表面的示意图;图3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29的触觉部件的触觉外底构件的触觉元件的相邻边缘的示意图;图3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静置状态期间的图27的触觉部件的示意图;图3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部分压挤状态期间的图31的触觉部件的示意图;图3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完全压挤状态期间的图31的触觉部件的示意图;图3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沟槽的中底的示意图;图3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4的中底的内侧部的示意图;图3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34的中底的外侧部的示意图;图3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静置状态期间的图34的中底的前脚部分的示意图;以及图3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压挤状态期间的图34的中底的前脚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示了鞋制品100的实施方式,鞋制品100也简称为制品100,鞋制品100包括鞋帮102和鞋底结构104。如所示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底结构104包括中底106和外底108。制品100可以构造为各种类型的鞋,包括但不限于:登山靴、英式足球鞋、足球鞋、运动鞋、跑步鞋、交叉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独立移动的鞋底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制品,包括:外底,所述外底包括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外底构件,所述第一外底构件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底,所述中底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底构件对应的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从所述中底的基部沿竖向方向向外延伸,其中,所述竖向方向大致正交于所述基部;其中,所述第一元件附接至所述突出结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以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二元件附接至所述突出结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元件以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基部间隔第一竖向距离,所述第一竖向距离是所述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基部间隔第二竖向距离,所述第二竖向距离是所述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竖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竖向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17 US 14/689,4361.一种鞋制品,包括:外底,所述外底包括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外底构件,所述第一外底构件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底,所述中底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底构件对应的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从所述中底的基部沿竖向方向向外延伸,其中,所述竖向方向大致正交于所述基部;其中,所述第一元件附接至所述突出结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以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二元件附接至所述突出结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元件以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基部间隔第一竖向距离,所述第一竖向距离是所述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基部间隔第二竖向距离,所述第二竖向距离是所述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竖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竖向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隔开一竖向间隙,所述竖向间隙沿着所述中底的侧表面延伸穿过所述外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突出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比所述第二表面从所述基部间隔地更远;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内边缘内;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以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以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外底的所述第一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外底的所述第二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的所述第二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间隔水平隔开距离;其中,所述水平隔开距离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竖向距离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竖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水平距离;其中,所述突出结构的压挤使所述第一竖向距离与所述第二竖向距离之间的差减小;并且其中,在所述突出结构的压挤期间,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间隔所述水平隔开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外底还包括弹性层;并且其中,所述弹性层弹性地附接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外底还包括以第二中心位置为中心的第二外底构件,所述第二外底构件包括第三元件、第四元件和第五元件;其中,所述第三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元件以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四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并且其中,所述第四元件以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五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并且其中,所述第五元件以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三元件构造成与所述第四元件和所述第五元件弹性地隔开;并且其中,所述弹性层弹性地附接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三元件、所述第四元件和所述第五元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突出结构具有阶梯状表面。8.一种制造具有中底和外底的鞋底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突出结构的中底;其中,所述第一突出结构从所述中底的基部延伸;为外底提供第一元件;为所述外底提供第二元件;提供弹性层;将所述第一元件附接至所述弹性层;将所述第二元件附接至所述弹性层;将所述弹性层附接至所述中底;其中,所述弹性层弹性地附接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突出结构、被附接的所述第一元件和被附接的所述第二元件具有共同的第一中心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弹性层包括提供呈平坦构型的弹性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附接所述弹性层致使被附接的所述弹性层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结构大致对应的表面。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弹性层包括提供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结构大致对应的表面的弹性层。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底还包括第二突出结构,所述第二突出结构从所述基部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弹性层还包括所述外底的第三元件、所述外底的第四元件和所述外底的第五元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突出结构、被附接的所述第三元件、被附接的所述第四元件和被附接的所述第五元件具有共同的第二中心位置。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层具有大致对应于脚的形状。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底构造成附接至鞋帮以用于形成鞋制品。15.一种鞋制品,包括:鞋帮;中底,所述中底附接至所述鞋帮;外底,所述外底附接至所述中底;其中,所述外底包括以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外底构件,所述第一外底构件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以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二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元件以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间隔开;其中,在所述中底的静置状态期间,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在竖向方向上间隔静置竖向隔开距离,所述竖向方向大致正交于所述中底的基部;其中,在所述中底的所述静置状态期间,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在水平方向上间隔静置水平隔开距离,所述水平方向大致垂直于所述竖向方向;其中,在所述中底的压挤状态期间,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在所述竖向方向上间隔压挤竖向隔开距离,所述压挤竖向隔开距离小于所述静置竖向隔开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元件在所述竖向方向上的位置在所述中底的所述静置状态与所述中底的所述压挤状态之间保持不变;并且其中,在所述中底的所述压挤状态期间,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在所述水平方向上间隔压挤水平隔开距离,所述压挤水平隔开距离与所述静置水平隔开距离大致相等。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中底的侧表面露出于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鞋制品,还包括:其中,所述中底包括与所述外底的所述第一外底构件对应的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从所述中底的基部向外延伸;其中,所述突出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比所述第二表面从所述基部间隔地更远;以及其中,所述外底的所述第一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的第一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外底的所述第二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的第二表面。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外底还包括弹性层;并且其中,所述弹性层弹性地附接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外底还包括以第二中心位置为中心的第二外底构件,所述第二外底构件包括第三元件、第四元件和第五元件;其中,所述第三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元件以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四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并且其中,所述第四元件以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为中心;其中,所述第五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并且其中,所述第五元件以所述第二中心位置为中心;并且其中,所述弹性层弹性地附接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三元件、所述第四元件和所述第五元件。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鞋制品,其中,所述弹性层具有大致对应于所述第一外底构件的第一成形区域,并且其中,所述弹性层具有大致对应于所述第二外底构件的第二成形区域。21.一种用于鞋制品的鞋底结构,所述鞋底结构包括:中底,所述中底至少具有触觉结构;外底,所述外底附接至所述中底,所述外底至少包括触觉外底构件;其中,所述触觉外底构件至少包括第一触觉元件和第二触觉元件,所述第一触觉元件和所述第二触觉元件附接至所述中底的所述触觉结构;其中,第一沟槽围绕所述第一触觉元件;其中,所述第二触觉元件围绕所述第一沟槽;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触觉元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触觉元件的表面形成用于所述触觉外底构件的平滑周线。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鞋制品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中底的所述触觉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触觉表面和第二触觉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触觉元件附接至所述第一触觉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触觉元件附接至所述第二触觉表面。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鞋制品的鞋底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触觉表面和所述第二触觉表面形成用于所述中底的所述触觉结构的平滑周线。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鞋制品的鞋底结构,其中,用于所述中底的所述触觉结构的平滑周线和用于所述外底的所述触觉外底构件的平滑周线大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C·梅施特
申请(专利权)人: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