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东坡专利>正文

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3838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4:23
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包括打孔组件及驱动打孔组件运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及设于所述气缸一端的气缸杆,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孔针及底座,所述孔针为中空的齿状针头,所述孔针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与所述气缸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中空的齿状针头使得打孔机在气泡袋上的开孔边缘平整,针头内的中空部分使得气泡袋碎渣不易附着在打孔针上,进而提高打孔效率。

A bubble bag punching device

A bubble bag punching device, including drilling assembly and driving assembly driving drilling assembly, wherein the power assembly includes a cylinder rod of the cylinder and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wherein the perforating assembly includes a needle and a base, the needle toothed hollow needle, one end of the needle and the base connected to the bas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ylinder rod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practicability, by setting a hollow needle toothed hole punch makes smooth edges in the bubble bags, hollow portion of the needle in the bubble bag slag is not easy to attach on the punch needle, and then improve the drill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孔机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气泡袋主要使用高压聚乙烯气泡膜经过切膜加工,把气泡膜切成需要制袋规格尺寸,然后通过气泡膜专用制袋机进行袋子的制作加工,气泡膜使用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加工而成,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一种透明软包装材料,用途广泛,因用途需要会在气泡袋进行打孔。就目前而言,打孔机所采用打孔针多为尖锐的针头,其虽然可以在气泡袋上打孔,但由于气泡袋较薄而且柔软,在打孔机对气泡袋进行打孔加工时孔针因静电作用使得部分被刺穿后的气泡袋碎渣吸附在孔针上,尖锐的针头进行打孔加工后所加工得到的开孔边缘不平整,气泡袋因打孔机打孔时所产生的摩擦力静电力使得气泡袋在传送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左右方向的位移偏差,当气泡袋在传送运动过程中发生位移偏差随即影响后续气泡袋的打孔精准度使得废品率提升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所打开孔边缘不平整及气泡袋在传送运动过程中发生位移偏差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包括打孔组件及驱动打孔组件运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及设于所述气缸一端的气缸杆,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孔针及底座,所述孔针为中空的齿状针头,所述孔针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与所述气缸杆相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纵向设有弹性组件及设于所述固定架一侧中部的装配孔,所述底座配合穿设固定于所述装配孔,所述固定架未被压缩时所述固定架的长度长于所述孔针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部及自由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固定部中部的所述装配孔、设于所述固定部另一侧的第一开口及设于所述固定部内的第一开放空间,所述第一开口方向朝下,所述固定部设有一由所述第一开口向内延伸的所述第一开放空间,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自由部通过所述弹性组件相连接,所述孔针通过穿过所述装配孔的方式使得所述孔针设于所述第一开放空间内。进一步的,所述自由部包括设于所述自由部一侧的第二开口、设于所述自由部内的第二开放空间及设于所述自由部另一侧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方向朝上,所述自由部设有一由所述第二开口向内延伸的所述第二开放空间,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自由部相连接,所述自由部的中部设有第三开口。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中空的齿状针头使得打孔机在气泡袋上的开孔边缘平整,针头内的中空部分使得气泡袋碎渣不易附着在打孔针上,进而提高打孔效率。2、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于孔针一侧的固定架当打孔机进行打孔时,固定架将气泡袋固定之后孔针随即对气泡袋进行打孔,使得打孔机对气泡进行打孔时气泡袋不因摩擦力及静电力出现位移现象,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自由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包括打孔组件1及驱动打孔组件1运动的动力组件2,所述动力组件2包括气缸3及设于所述气缸3一端的气缸杆4,所述打孔组件1包括孔针6及底座5,所述孔针6为中空的齿状针头,所述孔针6一端与所述底座5相连接,所述底座5另一端与所述气缸杆4相连接。参照图1、图2、图3和图5。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还包括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内纵向设有弹性组件9及设于所述固定架7一侧中部的装配孔12,所述底座5配合穿设固定于所述装配孔12,所述固定架7未被压缩时所述固定架7的长度长于所述孔针6的长度。所述固定架7包括固定部8及自由部10,所述固定部8包括设于所述固定部8中部的所述装配孔12、设于所述固定部8另一侧的第一开口14及设于所述固定部8内的第一开放空间13,所述第一开口14方向朝下,所述固定部8设有一由所述第一开口14向内延伸的所述第一开放空间13,所述固定部8与所述自由部10通过所述弹性组件9相连接,所述孔针6通过穿过所述装配孔12的方式使得所述孔针6设于所述第一开放空间13内。参照图3和图4。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所述自由部10包括设于所述自由部10一侧的第二开口15、设于所述自由部10内的第二开放空间16及设于所述自由部10另一侧的第三开口11,所述第二开口15方向朝上,所述自由部10设有一由所述第二开口15向内延伸的所述第二开放空间16,通过所述弹性组件9将所述固定部8与所述自由部10相连接,所述自由部10的中部设有第三开口1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中空的齿状针头使得打孔机在气泡袋上的开孔边缘平整,针头内的中空部分使得气泡袋碎渣不易附着在打孔针上,进而提高打孔效率。通过设置于孔针一侧的固定架当打孔机进行打孔时,固定架将气泡袋固定之后孔针随即对气泡袋进行打孔,使得打孔机对气泡进行打孔时气泡袋不因摩擦力及静电力出现位移现象,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包括打孔组件及驱动打孔组件运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及设于所述气缸一端的气缸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孔针及底座,所述孔针为中空的齿状针头,所述孔针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与所述气缸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包括打孔组件及驱动打孔组件运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及设于所述气缸一端的气缸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孔针及底座,所述孔针为中空的齿状针头,所述孔针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与所述气缸杆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纵向设有弹性组件及设于所述固定架一侧中部的装配孔,所述底座配合穿设固定于所述装配孔,所述固定架未被压缩时所述固定架的长度长于所述孔针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气泡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部及自由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固定部中部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洪东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