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套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76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电梯门套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卷机、整平机、辊压轮组、辅助成型压组、切断机、卸料设备;辊压轮组包括压弯轮组、折弯轮组、过渡轮组、反向折弯轮组、定型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平轮组、压弯轮组、折弯轮组、过渡轮组、反向折弯轮组、定型轮组互相配合,解决了传统加工手段中人工弯折加工效率低、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的缺点,不需经过二次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型材不会损耗;经过压轮与左辅助压板、右辅助压板的配合,使前序工序中加工不精准的型材得到二次加工,避免了型材的浪费;利用齿条配合齿轮,使电机相对于齿条上下活动,从而使切刀座上下活动带动切刀上下活动,达到切割型材且减缓反弹的目的。

The elevator door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套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电梯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门套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梯门套均为金属材质,其结构为截面U型,U型的凹陷处供电梯门置于其内以起到保护电梯门的作用。传统的电梯门套生产线的工序为首先将型材压平然后弯折出角度,最后将弯折好的型材切割为合乎规格的尺寸,然后送往现场进行安装。传统的生产线具有以下缺点:传统的加工设备,要么使用人工弯折,加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要么使用压边设备先将型材一边压成截面L型,要想得到截面U型的门套,必须将型材反过来重新进行一次加工,但是这样二次加工,对型材同样部位(U型的凹陷处)压制了两次,造成型材疲劳度的增加,导致加工过程中材料损毁或成品门套使用寿命的降低;并且传统的加工设备,在对型材加工使其截面呈U型后就直接切割得到成品门套,然而这种加工方式,在前序加工的型材里会出现加工不彻底、不精准的情况,即加工后的型材截面不呈U型,产生如此现象后,不精准的型材只能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传统的切割装置,利用气缸活塞推动切刀切割金属型材,但气缸无法达到稳速的效果、行程可调精度低、推动时不稳定易反弹,造成切割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梯门套生产线,解决了传统电梯门套生产线中加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型材疲劳度增加、前序加工不彻底、不精准、采用气缸活塞推动切刀切割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电梯门套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卷机、整平机、辊压轮组、辅助成型压组、切断机、卸料设备。开卷机打开板材卷并引出板材端头,使其进入下一工序,整平机对板材进行一次整平处理,辊压轮组对板材进行二次整平以及折弯处理,辅助成型压组对经过折弯处理的型材进行辅助加工,切断机切割型材,卸料设备对切割好的型材进行卸料。所述辊压轮组包括两块相对设立的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运输物料的通路,于通路的进口处设用于压平物料的压平轮组,所述通路内依次可转动地设压弯轮组、折弯轮组、过渡轮组、反向折弯轮组、定型轮组。压平轮组将物料压平后送入通路供后续工序加工,压弯轮组将压平的物料的两边均向上弯出一定的弧度,折弯轮组将有弧度的物料加工出直角,过渡轮组为已经加工出直角的物料保持其形成直角的趋势,反向折弯轮组开始对前序加工中长度较短侧的物料进行向上弯折,使物料两侧向上弯折的物料长度平衡,定型轮组最终对物料定型,使物料于定型轮组内呈现出截面U型的结构。本技术通过压平轮组、压弯轮组、折弯轮组、过渡轮组、反向折弯轮组、定型轮组的互相配合,不仅解决了传统加工手段中人工弯折加工效率低、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的缺点,不易发生安全事故,且由于过渡轮组保持物料的两侧弯出直角的趋势、反向折弯轮组使物料两侧向上弯折的物料长度平衡,不需经过二次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型材不会因为疲劳度增加而损耗,保证了成品门套的使用寿命,如此设置一次成型,加工方便,加工时间短,材料利用率高,加工效率高。所述辅助成型压组包括相对设立的左安装板、右安装板,所述左安装板、右安装板之间设转轴,所述转轴外套设压轮,所述压轮下方设右辅助压板,所述右辅助压板用于配合压轮将近右安装板侧的物料压出直角,所述右辅助压板的纵切面呈L型,所述右辅助压板的垂直段通过可沿转轴轴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运动装置连接右安装板,所述右辅助压板的水平段向左安装板延伸,所述右辅助压板下方设左辅助压板,所述左辅助压板用于配合压轮将近左安装板侧的物料压出直角,所述左辅助压板的纵切面呈L型,所述左辅助压板的垂直段通过连杆连接设于左安装板上且可关于左安装板上下运动的第二运动装置,所述左辅助压板的水平段向右安装板延伸。右辅助压板用于配合压轮将近右安装板侧的物料压出直角,左辅助压板用于配合压轮将近左安装板侧的物料压出直角,经过压轮与左辅助压板、右辅助压板的配合,使前序工序中加工不精准的型材得到二次加工,最终得到截面为U型的型材,避免了型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右辅助压板可沿转轴轴向来回运动,左辅助压板可关于左安装板上下运动,二者可配合同时加工,也可单独加工,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灵活、简便,结构简单。所述切断机包括底座、顶台,所述底座上设有切模,所述底座与顶台之间设有一个以上且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朝向切模侧设齿条,所述切模上方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刀座,所述切刀座底部设有切刀,所述切刀座侧壁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齿轮,所述齿轮啮合齿条,所述齿轮于齿条上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电机上下运动,所述切刀包括接于切刀座底部的刀体、接于刀体底部且呈三棱柱状的刃部,所述切模顶部设有配合切刀的凹槽。利用齿条配合齿轮,使电机相对于齿条上下活动,从而使切刀座上下活动带动切刀上下活动,再通过切刀与凹槽的配合,达到切割型材且减缓反弹的目的,因电机转速一定,故带动切刀活动的速度稳定,又因采用齿条啮合齿轮的结构,对切刀活动的控制可靠,切刀行程可调精度高,齿轮啮合齿条运动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压弯轮组包括配合使用的上压弯轮、下压弯轮,所述上压弯轮包括上压弯轮本体、上辅助压弯部、第一上压弯部、第二上压弯部,所述下压弯轮包括下压弯轮本体、下辅助压弯部、第一下压弯部、第二下压弯部,所述上压弯轮本体、上辅助压弯部、下压弯轮本体、下辅助压弯部均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上压弯部、第二上压弯部、第一下压弯部、第二下压弯部均呈圆台状,所述第一上压弯部的高大于第二上压弯部的高,所述上压弯轮本体一端面与第一上压弯部的下底面相连,所述上压弯轮本体另一端面与第二上压弯部的下底面相连,所述第二上压弯部的上底面连接上辅助压弯部的端面,所述下压弯轮本体一端面与第一下压弯部的上底面相连,所述下压弯轮本体另一端面与第二下压弯部的上底面相连,所述第二下压弯部的下底面连接下辅助压弯部的端面。压弯轮组将压平的物料的两边均向上弯出一定的弧度,由于第一上压弯部的高大于第二上压弯部的高,则与之配合的第一下压弯部的高大于第二下压弯部的高,故物料被压弯轮组加工后,经过第一上压弯部和第一下压弯部的弯折后的物料长度比经过第二上压弯部的弯折后的物料长。所述折弯轮组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折弯轮、下折弯轮,所述上折弯轮包括上折弯轮本体、上辅助折弯部、上弯折部、第一上折弯部、第二上折弯部,所述下折弯轮包括下折弯轮本体、下辅助折弯部、第一下折弯部、第二下折弯部以及配合上弯折部将物料弯折出直角的下弯折部,所述上折弯轮本体、上辅助折弯部、上弯折部、下折弯轮本体、下辅助折弯部、下弯折部均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上折弯部、第二上折弯部、第一下折弯部、第二下折弯部均呈圆台状,所述第一上折弯部的高大于第二上折弯部的高,所述上折弯轮本体一端面与第一上折弯部的下底面相连,所述上折弯轮本体另一端面与第二上折弯部的下底面相连,所述第一上折弯部的上底面连接上弯折部的端面,所述第二上折弯部的上底面连接上辅助折弯部的端面,所述下折弯轮本体一端面与第一下折弯部的上底面相连,所述下折弯轮本体另一端面与第二下折弯部的上底面相连,所述第一下折弯部的下底面连接下弯折部的端面,所述第二下折弯部的下底面连接下辅助折弯部的端面,所述上弯折部的底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上折弯部的上底面面积,所述下弯折部的底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下弯折部的下底面面积。折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门套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电梯门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卷机(1)、整平机(2)、辊压轮组(3)、辅助成型压组(4)、切断机(5)、卸料设备(6);所述辊压轮组(3)包括两块相对设立的固定板(31),两块固定板(31)之间形成用于运输物料的通路,于通路的进口处设用于压平物料的压平轮组(32),所述通路内依次可转动地设压弯轮组(33)、折弯轮组(34)、过渡轮组(35)、反向折弯轮组(36)、定型轮组(37);所述辅助成型压组(4)包括相对设立的左安装板(41)、右安装板(42),所述左安装板(41)、右安装板(42)之间设转轴(43),所述转轴(43)外套设压轮(44),所述压轮(44)下方设右辅助压板(45),所述右辅助压板(45)用于配合压轮(44)将近右安装板(42)侧的物料压出直角,所述右辅助压板(45)的纵切面呈L型,所述右辅助压板(45)的垂直段通过可沿转轴(43)轴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运动装置(46)连接右安装板(42),所述右辅助压板(45)的水平段向左安装板(41)延伸,所述右辅助压板(45)下方设左辅助压板(47),所述左辅助压板(47)用于配合压轮(44)将近左安装板(41)侧的物料压出直角,所述左辅助压板(47)的纵切面呈L型,所述左辅助压板(47)的垂直段通过连杆(48)连接设于左安装板(41)上且可关于左安装板(41)上下运动的第二运动装置,所述左辅助压板(47)的水平段向右安装板(42)延伸;所述切断机(5)包括底座(51)、顶台(52),所述底座(51)上设有切模(53),所述底座(51)与顶台(52)之间设有一个以上且相对设置的支撑柱(54),所述支撑柱(54)朝向切模(53)侧设齿条(55),所述切模(53)上方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刀座(56),所述切刀座(56)底部设有切刀,所述切刀座(56)侧壁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上套设齿轮(57),所述齿轮(57)啮合齿条(55),所述齿轮(57)于齿条(55)上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电机(7)上下运动,所述切刀包括接于切刀座(56)底部的刀体(58)、接于刀体(58)底部且呈三棱柱状的刃部(59),所述切模(53)顶部设有配合切刀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门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卷机(1)、整平机(2)、辊压轮组(3)、辅助成型压组(4)、切断机(5)、卸料设备(6);所述辊压轮组(3)包括两块相对设立的固定板(31),两块固定板(31)之间形成用于运输物料的通路,于通路的进口处设用于压平物料的压平轮组(32),所述通路内依次可转动地设压弯轮组(33)、折弯轮组(34)、过渡轮组(35)、反向折弯轮组(36)、定型轮组(37);所述辅助成型压组(4)包括相对设立的左安装板(41)、右安装板(42),所述左安装板(41)、右安装板(42)之间设转轴(43),所述转轴(43)外套设压轮(44),所述压轮(44)下方设右辅助压板(45),所述右辅助压板(45)用于配合压轮(44)将近右安装板(42)侧的物料压出直角,所述右辅助压板(45)的纵切面呈L型,所述右辅助压板(45)的垂直段通过可沿转轴(43)轴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运动装置(46)连接右安装板(42),所述右辅助压板(45)的水平段向左安装板(41)延伸,所述右辅助压板(45)下方设左辅助压板(47),所述左辅助压板(47)用于配合压轮(44)将近左安装板(41)侧的物料压出直角,所述左辅助压板(47)的纵切面呈L型,所述左辅助压板(47)的垂直段通过连杆(48)连接设于左安装板(41)上且可关于左安装板(41)上下运动的第二运动装置,所述左辅助压板(47)的水平段向右安装板(42)延伸;所述切断机(5)包括底座(51)、顶台(52),所述底座(51)上设有切模(53),所述底座(51)与顶台(52)之间设有一个以上且相对设置的支撑柱(54),所述支撑柱(54)朝向切模(53)侧设齿条(55),所述切模(53)上方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刀座(56),所述切刀座(56)底部设有切刀,所述切刀座(56)侧壁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上套设齿轮(57),所述齿轮(57)啮合齿条(55),所述齿轮(57)于齿条(55)上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电机(7)上下运动,所述切刀包括接于切刀座(56)底部的刀体(58)、接于刀体(58)底部且呈三棱柱状的刃部(59),所述切模(53)顶部设有配合切刀的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弯轮组(33)包括配合使用的上压弯轮、下压弯轮,所述上压弯轮包括上压弯轮本体(331)、上辅助压弯部(332)、第一上压弯部(333)、第二上压弯部(334),所述下压弯轮包括下压弯轮本体(335)、下辅助压弯部(336)、第一下压弯部(337)、第二下压弯部(338),所述上压弯轮本体(331)、上辅助压弯部(332)、下压弯轮本体(335)、下辅助压弯部(336)均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上压弯部(333)、第二上压弯部(334)、第一下压弯部(337)、第二下压弯部(338)均呈圆台状,所述第一上压弯部(333)的高大于第二上压弯部(334)的高,所述上压弯轮本体(331)一端面与第一上压弯部(333)的下底面相连,所述上压弯轮本体(331)另一端面与第二上压弯部(334)的下底面相连,所述第二上压弯部(334)的上底面连接上辅助压弯部(332)的端面,所述下压弯轮本体(335)一端面与第一下压弯部(337)的上底面相连,所述下压弯轮本体(335)另一端面与第二下压弯部(338)的上底面相连,所述第二下压弯部(338)的下底面连接下辅助压弯部(336)的端面;所述折弯轮组(34)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折弯轮、下折弯轮,所述上折弯轮包括上折弯轮本体(341)、上辅助折弯部(342)、上弯折部(343)、第一上折弯部(344)、第二上折弯部(345),所述下折弯轮包括下折弯轮本体(346)、下辅助折弯部(347)、第一下折弯部(348)、第二下折弯部(349)以及配合上弯折部(343)将物料弯折出直角的下弯折部(340),所述上折弯轮本体(341)、上辅助折弯部(342)、上弯折部(343)、下折弯轮本体(346)、下辅助折弯部(347)、下弯折部(340)均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上折弯部(344)、第二上折弯部(345)、第一下折弯部(348)、第二下折弯部(349)均呈圆台状,所述第一上折弯部(344)的高大于第二上折弯部(345)的高,所述上折弯轮本体(341)一端面与第一上折弯部(344)的下底面相连,所述上折弯轮本体(341)另一端面与第二上折弯部(345)的下底面相连,所述第一上折弯部(344)的上底面连接上弯折部(343)的端面,所述第二上折弯部(345)的上底面连接上辅助折弯部(342)的端面,所述下折弯轮本体(346)一端面与第一下折弯部(348)的上底面相连,所述下折弯轮本体(346)另一端面与第二下折弯部(349)的上底面相连,所述第一下折弯部(348)的下底面连接下弯折部(340)的端面,所述第二下折弯部(349)的下底面连接下辅助折弯部(347)的端面,所述上弯折部(343)的底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上折弯部(344)的上底面面积,所述下弯折部(340)的底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下弯折部(340)的下底面面积;所述过渡轮组(35)包括配合使用的上过渡轮、下过渡轮,所述上过渡轮包括上过渡轮本体(351)、第一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惠
申请(专利权)人:西莱特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