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海专利>正文

触压式通气排汗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7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适用于步行时穿用的一种鞋。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要加速鞋内空气流通、加快鞋内足部排汗的蒸发,使鞋内具增香,灭菌等保健功效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特征是:该鞋内部有一触压式排风装置,如图2-A,步行时,它能不断排出气流,使鞋内空气流量倍增,加快足部排汗的蒸发;鞋内装置的原料加入持效增香、灭菌、养脚物质,使之具保健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适于人步行时穿用的一种鞋。通常的鞋是由鞋底,鞋帮和鞋面构成,鞋内足部的通风、散热受足部与鞋内接触空间的限制,当空间狭小时,因鞋内空气流通不畅,影响鞋内足部的散热,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在鞋帮及鞋面等处开割通气孔,就是现在所谓的“凉鞋”,但在鞋帮、鞋面及鞋底等处开割通气孔会给鞋的保养带来不便,如鞋的擦试、打油等,且还影响鞋内足部的卫生,既要在鞋上少开或不开通气孔,又要有效的改善鞋在穿着时鞋内足部的通气,散热及卫生保健是一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的鞋,它能有效地改善鞋在穿着时其内部的通风,使鞋内足部散热通畅,既不影响鞋的保养,还能改善足部的卫生环境,具保健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鞋底内设一触压式排风装置(位于鞋底内后1/3处)该装置设一活塞室,活塞室的后方设一引风室,它有引风口连接于鞋后帮处通气夹层,夹层顶部设有引风孔,在活塞室与引风室之间上下各设一可向活塞室方向开启的引风门,在活塞室的上方设一可开启的踏板,它的四周有防尘透气纱网与鞋内帮相连,踏板前端连接一轴,踏板下面在后部设一轴轮式下触器,它通过活塞室上一孔与设在踏板下面的活塞室内的活塞连臂相接触,活塞连臂前端连接于设在活塞中部的活塞轴,活塞连臂后端连接设于活塞室后上方的一弹簧轴,在活塞室的前端上下各设一可向外开启的排风门与设在活塞室前方的排风室相通,在上、下排风门和上、下引风门的下方设一斜坡或弧形凹槽,(为使风门开启方便)活塞室排出的气流经排风室分别进入设在鞋底内部与排风室相接的各排管,排风管分别通向设在其上部的散气网垫的前、中、后部,在排风管的终端各开排风口,气流经排风管终端的开口均匀吹散于设在其上的散气网垫上,散气网垫其结构设置为圆柱体间格排列,上纵下横复合结构,其结构构成由散气孔联通的上下纵横散气间隙。气流经散气孔与散气间隙均匀吹拂于鞋内足底,最终经足部与鞋内部之间隙到达鞋外,排风网垫的原料制造过程中需加入芳香剂,挥发性的杀菌剂和养脚剂。本专利技术因在鞋内设触压式排风装置,当排风装置工作时,可有效加快鞋内空气的流通速度,增强散热能力,使足部排出的汗液随气流快速蒸发到鞋外;在鞋内的散气网垫,因在制造过程中加入芳香剂、杀菌剂和养脚剂,在穿着过程中能对足部起到保健作用。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列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触压式通气排汗鞋外观主体的侧视图。 分别表示分图中图2、图3、图4在整体中的位置和分图的编页号。图2是置于鞋底内部的排风装置及设于鞋后帮处的空心透气夹,层的剖视图,图2-A是该排风装置的踏板(16)开启时该装置的工作情况,图2-B是该排风装置的踏板(16)闭合时该装置的工作情况。图3是鞋底主体移去散气网垫(图4)的结构图。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触压式通气排汗鞋外观主体由鞋底(图1<1>)、侧帮(图1<2>)、后帮(图1<3>)、引风孔(图1<4>)、鞋舌(图1<5>)、鞋面(图1<6>)构成。触压式通气排汗鞋的排风装置(图2)包括一个排风装置主体(图2-A-B<1>),主体内有一活塞室(图2-A-B<2>),活塞室前端有上部排风门(图2-A-B<13>),下部排风门(图2-A-B<10>),与排风室(图2-A-B<11>)相联通,活塞室后端有上部引风门(图2-A-B<6>)和下部引风门(图2-A-B<4>)与引风室(图2-A-B<5>)相联通,在各风门下有一斜坡(图2-A-B<12>)或一弧形凹槽(图2-A-B<3>),可使风门启闭方便,引风室的上端有引风口(图2-A-B<7>)与鞋后帮内的空心透气夹层(图2-A-B<9>)相联通,活塞室的上面有一可开合的踏板(图2-A-B<16>)踏板前端由一轴(图2-A-B<14>)固定于排风室的上面,踏板开启时与排风室上面形成的夹角最好在1°-15°,踏板外缘有防尘纱网(图2-A-B<21>)与鞋帮内面相连,踏板下面在后方有一轴轮式下触器(图2-A-B<19>),通过活塞室上的下触器槽孔(图2-A-B<20>)与活塞室内的活塞连臂(图2-A-B<1 8>)相接触,活塞连臂前端连接活塞(图2-A-B<15>)中轴(图2-A-B<17>),活塞连臂后端连接活塞室后上方的弹簧轴(图2-A-B<8>)弹簧轴上的弹簧(图中未画出)弹力向上作用于活塞连臂。人穿鞋在抬脚举步的过程中,人脚后跟部的足底会与鞋底内表面形成3-10毫米的自然间隙,此时设于鞋底内部排风装置的踏板随抬脚时足根底部与鞋底内表面自然间隙的生成而处于开启状态(图2-A<16>)当足部下落时,人体的重力通过足部作用于踏板,使踏板向下运动,轴轮式下触器(图2-A<19>)向下触动活塞室(图2-A<2>)内的活塞连臂(图2-A<18>),活塞连臂带动活塞(图2-A<15>向下运动,使活塞室内的空气冲开下部排风门(图2-B<10>)入排风室(图2-B<11>),在此过程中,上部排风门(图2-B<13>)关闭,下部引风门(图2-B<4>)关闭,外界空气通过空心透气夹层(图2-B<9>)经引风口(图2-B<7>)由引风室(图2-B<5>)从上部引风门(图2-B<6>)进入活塞室(图2-B<2>)直至踏板(图2-B<16>)闭合,活塞(图2-B<15>)至于活塞室底部(图2-B),再次举步鞋同足部抬离地面时,随着足根底部与鞋底内表面自然间隙的生成,活塞室(图2-B<2>)内活塞连臂(图2-B<18>)在弹簧轴(图2-B<8>)上的弹簧(图中未画出)向上弹力的作用下向上推动轴轮式下触器(图2-B<19>)使踏板(图2-B<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触压式通气排汗鞋,该鞋外观(图1)由鞋底(图1〈1〉)、侧帮(图1〈2〉)、后帮(图1〈3〉)、引风孔(图1〈4〉)、鞋舌(图1〈5〉)、鞋面(图1〈6〉)构成、其特征是该鞋在后帮(图1〈3〉)及其下的鞋底部分(图1〈1〉)外观突出,鞋后帮顶端开有引风孔(图1〈4〉),鞋底内部有触压式排风装置(图2-A-B),它有一活塞室(图2-A-B〈2〉),活塞室上方有一可开合的踏板(图2-A-B〈16〉),踏板前端有踏板轴(图2-A-B〈14〉),踏板外有防尘沙网(图2-A-B〈21〉、图3〈6〉)与鞋体相连,踏板下面有轴轮式下触器(图2-A-B〈19〉),下触器通过一槽孔(图2-A-B〈20〉)与活塞室内的活塞连臂(图2-A-B〈18〉)相触,活塞连臂后端有弹簧轴(图2-A-B〈8〉),弹簧轴上弹簧的弹力向上作用于活塞连臂,活塞连臂前端有轴(图2-A-B〈17〉)连接活塞(图2-A-B〈15〉)中部,活塞室后端有可向内开启的上部引风门(图2-A-B〈6〉)和下部引风门(图2-A-B〈4〉)与引风室(图2-A-B〈5〉)相接,引风室上端有引风口(图2-A-B〈7〉)与鞋后帮(图1〈3〉)内通气夹层(图2-A-B〈9〉)相接,活塞室前端有可向外开启的上部排风门(图2-A-B〈13〉)和下部排风门(图2-A-B〈10〉)与排风室(图2-A-B〈11〉)相接,在各引风门,排风门的下方有一斜坡(图2-A-B〈12〉)或一弧形凹槽(图2-A-B〈3〉),排风室与排风管(图3〈2〉、〈9〉、〈8〉)相接,排风管上方有散气网垫(图4)散气网垫上有圆柱体纵向间格排列(图4〈3〉)与横向间格排列(图4〈2〉)复合结构(图4〈1〉)形成的散气孔(图4〈4〉)与散气间隙(图4〈5〉),散气网垫在制造过程中,其原料混加杀菌剂,增香剂和养脚剂。...

【技术特征摘要】
1.触压式通气排汗鞋,该鞋外观(图1)由鞋底(图1<1>)、侧帮(图1<2>)、后帮(图1<3>)、引风孔(图1<4>)、鞋舌(图1<5>)、鞋面(图1<6>)构成、其特征是该鞋在后帮(图1<3>)及其下的鞋底部分(图1<1>)外观突出,鞋后帮顶端开有引风孔(图1<4>),鞋底内部有触压式排风装置(图2-A-B),它有一活塞室(图2-A-B<2>),活塞室上方有一可开合的踏板(图2-A-B<16>),踏板前端有踏板轴(图2-A-B<14>),踏板外有防尘沙网(图2-A-B<21>、图3<6>)与鞋体相连,踏板下面有轴轮式下触器(图2-A-B<19>),下触器通过一槽孔(图2-A-B<20>)与活塞室内的活塞连臂(图2-A-B<18>)相触,活塞连臂后端有弹簧轴(图2-A-B<8>),弹簧轴上弹簧的弹力向上作用于活塞连臂,活塞连臂前端有轴(图2-A-B<17>)连接活塞(图2-A-B<15>)中部,活塞室后端有可向内开启的上部引风门(图2-A-B<6>)和下部引风门(图2-A-B<4>)与引风室(图2-A-B<5>)相接,引风室上端有引风口(图2-A-B<7>)与鞋后帮(图1<3>)内通气夹层(图2-A-B<9>)相接,活塞室前端有可向外开启的上部排风门(图2-A-B<13>)和下部排风门(图2-A-B<10>)与排风室(图2-A-B<11>)相接,在各引风门,排风门的下方有一斜坡(图2-A-B<12>)或一弧形凹槽(图2-A-B<3>),排风室与排风管(图3<2>、<9>、<8>)相接,排风管上方有散气网垫(图4)散气网垫上有圆柱体纵向间格排列(图4<3>)与横向间格排列(图4<2>)复合结构(图4<1>)形成的散气孔(图4<4>)与散气间隙(图4<5>),散气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黄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