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56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管体和底座紧固连接;气水分离器固定在底座底部并位于管体内部;气水分离器包括气水分离器主体、导气管和排气管;气水分离器主体固定在管体内部;导气管设置在气水分离器主体的底部并位于管体内部;排气管设置于气水分离器主体顶部并位于底座的内底部;气水分离器主体内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底部与导气管连通;气水分离室顶部与排气管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底座上;进气管与管体内部连通;出气管与排气管连通;排水管固定在管体的底部并与管体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净化压缩空气效率高,节能环保,安装、拆卸和搬运都十分方便。

A compressed ai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压缩空气是仅次于电力的第二大动力能源,又是具有多种用途的工艺气源,其应用范围遍及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轻工、纺织、汽车制造、电子、食品、医药、生化、国防、科研等行业和部门。但在使用方面,当压缩机在压缩空气时,会混入水分、油与灰尘,对于生产、制造业而言,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气,使机器设备品质耐久,是当前最重要的课题。目前市面上的用于压缩空气的净化设备净化效率较低,需要多次过滤除湿,因此其通常体型臃肿,结构复杂,往往需要在电力的支持下进行工作,不够环保,具有效率低、耗能高、占地空间大等较为明显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管体、气水分离器、进气管、出气管和排水管;所述管体和底座紧固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固定在所述底座底部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气水分离器包括气水分离器主体、导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固定在所述管体内部;所述导气管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顶部并位于所述底座的内底部;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内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所述气水分离室底部与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室顶部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水管固定在所述管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导气管的数量为五个,分别按正五边形的顶点方位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底部;所述导气管包括导气槽、隔片和气体中转腔;所述导气槽设置在所述导气管的底部;所述气体中转腔设置在所述导气管的顶部;所述隔片固定在所述导气槽与所述气体中转腔之间;所述隔片上设置有第一导气管道;所述气体中转腔和气水分离室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气管道;所述导气槽、第一导气管道、气体中转腔、第二导气管道和气水分离室从下往上依次连通且所述导气槽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气水分离室底部设置有五个圆形浅槽;所述气水分离室室壁设置有一气体挡块且所述气体挡块与所述气水分离室顶部略微留有空隙。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内端和设置在所述底座外部的外端且各自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管内端端口抵在所述出气管内端外壁上使所述进气管内端端口中部被所述出气管内端外壁堵住并在两侧形成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配置有气水分离器,压缩空气在经过其各个部位的分流、折流、碰撞和汇合后在气水分离室中形成高速涡流,将水分以及其他的一些杂质从压缩空气中离心分离开来,高效率地净化压缩空;利用气水分离器的形状结构来实现水分以及其他杂质与压缩空气分离,无需借助其他电力设备或介质的帮助,节能环保;本技术体型小,可一只手搬运,拆卸安装搬运十分方便。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公开的压缩空气净化器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公开的压缩空气净化器主视图。图2:本技术公开的底座俯示图。图3:本技术公开的金属卡扣展示图。图4:本技术公开的气水分离器主视图。图5:本技术公开的气水分离器仰视图。图6:本技术公开的气水分离器主视剖面图。图7:本技术公开的气水分离室俯视图。标识说明:1-底座,2-管体,3-气水分离器,31-气水分离器主体,32-导气管,321-导气槽,322-隔片,323-气体中转腔,324-第一进气管道,325-第二进气管道,33-排气管,34-气水分离室,341-圆形浅槽,342-气体挡块,4-进气管,5-出气管,6-排水管,7-金属卡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7,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1、管体2、气水分离器3、进气管4、出气管5和排水管6;管体2和底座1紧固连接;气水分离器3固定在底座1底部并位于管体2内部;气水分离器3包括气水分离器主体31、导气管32和排气管33;气水分离器主体31固定在管体2内部;导气管32设置在气水分离器主体31的底部并位于管体2内部;排气管33设置于气水分离器主体31的顶部并位于底座1的内底部;气水分离器主体31内设置有气水分离室34;气水分离室34底部与导气管4连通;气水分离室34顶部与排气管33连通;进气管4和出气管5设置在底座1上;进气管4与管体2内部连通;出气管5与排气管33连通;排水管6固定在管体2的底部并与管体2内部连通。具体地,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导气管32的数量为五个,分别按正五边形的顶点方位设置在气水分离器3的底部;导气管32包括导气槽321、隔片322和气体中转腔323;导气槽321设置在导气管32的底部;气体中转腔323设置在导气管32的顶部;隔片322固定在导气槽321与气体中转腔323之间;隔片322上设置有第一导气管道324;气体中转腔323和气水分离室34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气管道325;导气槽321、第一导气管道324、气体中转腔323、第二导气管道325和气水分离室34从下往上依次连通且导气槽321与管体2内部连通。具体地,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气水分离室34底部设置有五个圆形浅槽341;气水分离室34室壁设置有一气体挡块342且气体挡块342与气水分离室34顶部略微留有空隙。具体地,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进气管4和出气管5均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部的内端和设置在底座1外部的外端且各自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连通;进气管4内端端口抵在出气管5内端外壁上使进气管1内端端口中部被出气管5内端外壁堵住并在两侧形成进气孔;进气孔与管体2内部连通。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管体2内底部还固定有一金属卡扣7使其与管体2内底部的管壁之间形成让水排出去的隙缝。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4被进气孔分成两股气体排出环绕出气管5内端外壁碰撞汇合于底座1内部;底座1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管体2内部然后分别进入五个导气管32,在经过导气槽331、隔片322、第一进气管道324、气体中转腔323和第二进气管道325折流后进入气水分离室34;五股折流后的压缩空气在气水分离室34中碰撞汇合形成涡流,将水分和杂质从压缩空气中离心分离开来;净化后的压缩空气经排气管33、出气管5排出,水分和杂质沿导气管32、管体2然后从排水管6排出。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气水分离室34底部设置有圆形浅槽341,高速涡流在旋转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微弱的局部涡流,可以更有效地分离水分与杂质;设置有气体挡块342且气体挡块342与气水分离室34顶部略微留有空隙,空气涡流在旋转过程中与气体挡块342接触碰撞后涡流经过空隙的部分转速增大,不仅利于分离水分与杂质,更主要的是可以更有效地令水分和杂质沿导气管32排到管体2内然后从排水管6排出。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配置有气水分离器,压缩空气在经过其各个部位的分流、折流、碰撞和汇合后在气水分离室中形成高速涡流,将水分以及其他的一些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管体、气水分离器、进气管、出气管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底座紧固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固定在所述底座底部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气水分离器包括气水分离器主体、导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固定在所述管体内部;所述导气管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顶部并位于所述底座的内底部;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内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所述气水分离室底部与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室顶部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水管固定在所述管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管体、气水分离器、进气管、出气管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底座紧固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固定在所述底座底部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气水分离器包括气水分离器主体、导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固定在所述管体内部;所述导气管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顶部并位于所述底座的内底部;所述气水分离器主体内设置有气水分离室;所述气水分离室底部与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室顶部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水管固定在所述管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净化器,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数量为五个,分别按正五边形的顶点方位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底部;所述导气管包括导气槽、隔片和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大川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