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51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包括超低温供热模块和城市传输模块,超低温供热模块和城市传输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供热系统,超低温供热模块包括空冷器模块、凝汽模块和空气热源模块,空冷器模块的余温通过凝汽模块传递到空气热源模块的内部;通过空冷器的设置,可以使电厂无需建造水塔,并且空冷器的体积较小,减少了电厂内部供热首站的建设费用和占地面积,并且设置了凝汽器,通过凝汽器吸收空冷器内部的余热,降低了抽器的供热量,从而降低了发电厂的电耗和煤耗,使电厂发电煤耗同热电联产相比降低5‑10%,使供热公司的供热运营成本可降低75‑80%,且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适合于推广。

A kind of super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using thermoelectric co - Heat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ltra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thermoelectric heating technology Co, including ultra low temperature heating module and city transmission module, ultra low temperature heating module and transmission module city form a complete city heating system, ultra low temperature heating module includes air cooler module, condensing module and air source module, warm air cooling the module is transferred to the internal air source module through the condenser module; through air cooler settings, can make the power plant with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owers, and the small volume of air cooler, reduce the power plant internal heating station construction cost and floor area, and set up a condenser, heat absorption air cooling the device inside the condenser, reducing the heat pump, thereby reduc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al consumption of power plant, the power plant coal consumption decreased by 5 compared with 10% cogeneration, make for Thermal heating company operating costs can be reduced by 75 80%, and the whole process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suitable for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厂供热
,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
技术介绍
在城市集中供热领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发展很快,也是国内热电厂向城市供热所采用的常用技术,从2000年至今,全国各地在环保要求下逐年取缔燃煤锅炉,各地也逐渐进行集中供热建设,由于热电联产技术的燃煤效能远大于燃煤锅炉,电厂效益远大于单纯发电形式,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模式逐步成为集中供热的主流技术。目前市场上的供热传输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力的使用过于庞大,导致投资金额巨大,并且在供热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利润,导致企业的收益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供热传输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力的使用过于庞大,导致投资金额巨大,并且在供热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利润,导致企业的收益甚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包括超低温供热模块和城市传输模块,所述超低温供热模块和所述城市传输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供热系统,所述超低温供热模块包括空冷器模块、凝汽模块和空气热源模块,所述空冷器模块的余温通过所述凝汽模块传递到空气热源模块的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余热转换,所述空气器模块的蒸汽通过所述空气热源模块的转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供水循环,所述城市供热模块包括一次管网、用户系统和二次管网,所述一次管网将所述空气热源模块内的供热水传输到所述用户系统中,形成一次管网回水,所述系统用户的回城水通过所述二次管网传输到所述空冷模块的内部,形成二次管网回水。优选的,所述空冷器模块包括空冷器,所述空冷器的为密封式。优选的,所述凝汽模块包括凝汽器,所述凝汽器主要包括壳体、管束和储水腔,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凝汽器,并位于所述凝汽器的外表面,所述管束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管束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水腔。优选的,所述空气热源模块包括空气热源泵,所述空气热源泵主要包括传输管道、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加热池和膨胀阀,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传输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加热池、所述加热池和所述膨胀阀之间均通过传输管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凝汽模块内部的所述凝汽器通过所述传输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空气热源模块内部的加热池。优选的,所述二次管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冷模块内部的所述空冷器,所述一次管网固定连接所述空气热源模块内部的所述加热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空冷模块的内设置有空冷器,通过空冷器的设置,可以使电厂无需建造水塔,并且空冷器的体积较小,减少了电厂内部供热首站的建设费用和占地面积,并且设置了凝汽器,通过凝汽器吸收空冷器内部的余热,降低了抽器的供热量,从而降低了发电厂的电耗和煤耗,使电厂发电煤耗同热电联产相比降低5-10%,使供热公司的供热运营成本可降低75-80%,且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适合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包括超低温供热模块和城市传输模块,超低温供热模块和城市传输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供热系统,超低温供热模块包括空冷器模块、凝汽模块和空气热源模块,空冷器模块的余温通过凝汽模块传递到空气热源模块的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余热转换,空气器模块的蒸汽通过空气热源模块的转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供水循环,城市供热模块包括一次管网、用户系统和二次管网,一次管网将空气热源模块内的供热水传输到用户系统中,形成一次管网回水,系统用户的回城水通过二次管网传输到空冷模块的内部,形成二次管网回水。在空冷模块的内设置有空冷器,通过空冷器的设置,可以使电厂无需建造水塔,并且空冷器的体积较小,减少了电厂内部供热首站的建设费用和占地面积,并且设置了凝汽器,通过凝汽器吸收空冷器内部的余热,降低了抽器的供热量,从而降低了发电厂的电耗和煤耗,使电厂发电煤耗同热电联产相比降低5-10%,使供热公司的供热运营成本可降低75-80%,且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适合于推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空冷器模块包括空冷器,空冷器的为密封式。进一步的,通过空冷器可以将二次管网内部的回城水进行转接,当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空冷器固定连接二次管网,水压可通过调节阀调整,由分水包上压力表显示,使用前将进高频设备的所有截门关闭,通过自身循环后,由分水包下排污阀将水排尽,确保设备使用中无杂物,从而不会造成堵塞,并且空冷器的体积较小,减少了电厂内部供热首站的建设费用和占地面积。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凝汽模块包括凝汽器,凝汽器主要包括壳体、管束和储水腔,壳体固定连接凝汽器,并位于凝汽器的外表面,管束的一端固定连接壳体,管束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储水腔。进一步的,通过凝汽器可以对空冷器内部的余热吸收并转接使用,通过壳体可以对凝汽器进行保护,通过管束可以传递热量和水,通过储水腔可以对水进行储存,当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汽轮机的排汽通过喉部进入壳体,在冷却管束上冷凝成水并汇集于热井,由凝结水泵抽出,冷却水从进口水室进入冷却管束并从出口水室排出。为保证蒸汽凝结时在凝汽器内维持高度真空和良好的传热效果,还配有抽气设备,它不断将漏入凝汽器中的空气和其它不凝结气体抽出,通过凝汽器的设置,减少的电厂的电耗和煤耗。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空气热源模块包括空气热源泵,空气热源泵主要包括传输管道、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加热池和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通过传输管道固定连接,压缩机和冷凝器、冷凝器和加热池、加热池和膨胀阀之间均通过传输管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通过使空气热源泵可以对水进行加热,通国传输管道可以对水进行传输,通过蒸发器可以将水从液体转化为气体,通过压缩机可以将气体进行压缩加温,通过泠凝器可以对水进行冷凝,通过加热池可以对水进行储存,通过膨胀阀进行水进行降压,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液态工质首先在蒸发器内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蒸发形成蒸汽,汽化潜热即为所回收热量,而后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内冷凝成液态把吸收的热量发给需要的加热的池水中,液态工质经膨胀阀降压膨胀后重新回到膨胀阀内,吸收热量蒸发而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不断吸收低温源的热而输出所加热的泳池水中,直接达到预定温度,使水可以顺利的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凝汽模块内部的凝汽器通过传输管道固定连接空气热源模块内部的加热池优选的。进一步的,通过传输管道可以将凝汽器吸收的热量进行转接使用,当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传输管道将凝汽器内部吸收的余热传输到加热池中,对加热池内盛设的是进行加热,使空冷器产生的余热能够顺利的进行利用,并且降低了发电厂的电耗和煤耗。本实施例中,二次管网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冷模块内部的空冷器,一次管网固定连接空气热源模块内部的加热池。进一步的,通过二次管网可以将回城水顺利的从用户系统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低温供热模块和城市传输模块,所述超低温供热模块和所述城市传输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供热系统,所述超低温供热模块包括空冷器模块、凝汽模块和空气热源模块,所述空冷器模块的余温通过所述凝汽模块传递到空气热源模块的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余热转换,所述空气器模块的蒸汽通过所述空气热源模块的转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供水循环,所述城市供热模块包括一次管网、用户系统和二次管网,所述一次管网将所述空气热源模块内的供热水传输到所述用户系统中,形成一次管网回水,所述系统用户的回城水通过所述二次管网传输到所述空冷模块的内部,形成二次管网回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低温供热模块和城市传输模块,所述超低温供热模块和所述城市传输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供热系统,所述超低温供热模块包括空冷器模块、凝汽模块和空气热源模块,所述空冷器模块的余温通过所述凝汽模块传递到空气热源模块的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余热转换,所述空气器模块的蒸汽通过所述空气热源模块的转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供水循环,所述城市供热模块包括一次管网、用户系统和二次管网,所述一次管网将所述空气热源模块内的供热水传输到所述用户系统中,形成一次管网回水,所述系统用户的回城水通过所述二次管网传输到所述空冷模块的内部,形成二次管网回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器模块包括空冷器,所述空冷器的为密封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余热利用热电协同供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模块包括凝汽器,所述凝汽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