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3233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央供暖系统,包括换热器,其设有可相互热交换的采热循环通道和供暖循环通道,采热循环通道设有采热出水口和采热回水口,供暖循环通道设有供暖出水口和供暖回水口;与供暖出水口连接的供暖出水管路,其设有至少两级相互并联的出水装置;供暖回水管路,其与供暖回水口连接;补水管路,其出水端分别与供暖回水管路、采热循环通道连接,其进水端与水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供暖出水管路上并联多路出水装置,使多路出水装置能够间歇式运行,减小出水装置的连续运行时间,提高出水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出水装置的维护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供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央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中央供暖系统包括具有采热循环通道和供暖循环通道的换热器,采热循环通道用于与壁挂炉、模块炉、热泵机组等能够产生高温热源的设备连接,供暖循环通道用于与散热器、地暖器、热水器等供暖设备连接,满足对室内场所的集中供暖。在高纬度地区,需要中央供暖的时间达数月以上,中央供暖系统连续运行时间长,对用于供暖循环的水泵寿命影响非常大,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中央供暖系统,其结构简单合理,供暖出水管路上并联多路出水装置,多路出水装置能够间歇式运行,减小出水装置的连续运行时间,提高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央供暖系统,包括,换热器,其设有可相互热交换的采热循环通道和供暖循环通道,采热循环通道设有采热出水口和采热回水口,供暖循环通道设有供暖出水口和供暖回水口;与供暖出水口连接的供暖出水管路,其设有至少两级相互并联的出水装置;供暖回水管路,其与供暖回水口连接;补水管路,其出水端分别与供暖回水管路、采热循环通道连接,其进水端与水源连接。所述出水装置为出水泵,出水泵的进水口和/或出水口上设有阀门。所述供暖出水管路上对应每级出水装置设有止回阀。所述供暖出水管路或供暖回水管路上设有泄水阀。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设有过滤阀。所述补水管路出水端与供暖回水管路、采热循环通道之间分别设有球阀。所述补水管路沿其进水方向设有过滤水箱和补水水泵。所述过滤水箱包括相互密封盖接形成过滤腔的箱体和箱盖,箱体上设有与过滤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腔内底上插接有若干过滤棒,过滤棒内部设有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表面覆盖有过滤层。所述出水管从下穿出过滤腔的内底并与出水口连接,过滤腔内底从下而上延伸有码杆,码杆的顶部设有码盘,码盘上设有用于与过滤棒顶部装配的码盘孔;所述码杆通过螺纹旋接有码头,把码盘紧压在过滤棒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供暖出水管路上并联多路出水装置,使多路出水装置能够间歇式运行,减小出水装置的连续运行时间,提高出水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出水装置的维护频率。另外,由于在供暖出水管路上并联多路出水装置,在其中一路出水装置需要维护时,可以无缝切换至其他路的出水装置工作,维护过程中不会影响中央供暖系统的运行,保证供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图2为过滤水箱的剖视图。图3为过滤水箱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3,本中央供暖系统,包括:换热器1,其设有可相互热交换的采热循环通道和供暖循环通道,采热循环通道设有采热出水口101和采热回水口102,用于与壁挂炉、模块炉、热泵机组等能够产生高温热源的设备连接,供暖循环通道设有供暖出水口104和供暖回水口105,用于与散热器、地暖器、热水器等供暖设备连接;与供暖出水口104连接的供暖出水管路,其设有至少两级相互并联的出水装置;供暖回水管路,其与供暖回水口105连接;通过在供暖出水管路上并联多路出水装置,使多路出水装置能够间歇式运行,减小出水装置的连续运行时间,提高出水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出水装置的维护频率。另外,由于在供暖出水管路上并联多路出水装置,在其中一路出水装置需要维护时,可以无缝切换至其他路的出水装置工作,维护过程中不会影响中央供暖系统的运行,保证供暖效果。多路出水装置的切换控制可通过电控切换的方式或者通过人工切换的方式进行。补水管路,其出水端分别与供暖回水管路、采热循环通道连接,其进水端与水源连接。在采暖及供暖过程中,换热介质(通常是水)会发生损耗,为了保证管路的使用安全以及采暖、供暖效果,需要为采热循环通道和供暖循环通道进行补水。上述“补水”意思是补充换热介质。进一步地,出水装置为出水泵3,出水泵3的进水口和/或出水口上设有阀门2,本实施例中,每级出水泵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阀门2,出水泵3需要维护时,把其两端的阀门2同时关闭即可拆除出水泵3,无需在管路上设置额外的堵头、也无需关闭整个管路。进一步地,供暖出水管路上对应每级出水装置设有止回阀4,依靠换热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能够防止换热介质倒流。进一步地,供暖出水管路或供暖回水管路上设有泄水阀6,当冬季结束,要停止中央供暖系统的工作时,可通过泄水阀6把管路内的换热介质完全排出。进一步地,供暖回水管路上设有过滤阀5,能够对管路内的换热介质进行预过滤,避免管路堵塞。进一步地,补水管路出水端与供暖回水管路、采热循环通道之间分别设有球阀9,球阀9作为补水管路的开关阀,便于对补水管路的维护。进一步地,补水管路沿其进水方向设有过滤水箱和补水水泵8,过滤水箱可对水源或其他换热介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相应的管路内,而补水水泵8可自动控制补水量。更具体地,过滤水箱包括相互密封盖接形成过滤腔73的箱体71和箱盖72,箱体71上设有与过滤腔73连通的进水口711和出水口712,进水口711与水源接通,出水口712与补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过滤腔73内底上插接有若干过滤棒74,过滤棒74内部设有与出水口712连通的出水管741,出水管741表面覆盖有过滤层742,过滤层742的材质可根据换热介质的不同以及过滤要求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出水管741从下穿出过滤腔73的内底并与出水口712连接,过滤腔73内底从下而上延伸有码杆75,码杆75的顶部设有码盘76,码盘76上设有用于与过滤棒74顶部装配的码盘孔761;所述码杆75通过螺纹旋接有码头77,码头77把码盘76紧压在过滤棒74上,使过滤棒74固定在过滤腔73内。上述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央供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央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其设有可相互热交换的采热循环通道和供暖循环通道,采热循环通道设有采热出水口(101)和采热回水口(102),供暖循环通道设有供暖出水口(104)和供暖回水口(105);与供暖出水口(104)连接的供暖出水管路,其设有至少两级相互并联的出水装置;供暖回水管路,其与供暖回水口(105)连接;补水管路,其出水端分别与供暖回水管路、采热循环通道连接,其进水端与水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其设有可相互热交换的采热循环通道和供暖循环通道,采热循环通道设有采热出水口(101)和采热回水口(102),供暖循环通道设有供暖出水口(104)和供暖回水口(105);与供暖出水口(104)连接的供暖出水管路,其设有至少两级相互并联的出水装置;供暖回水管路,其与供暖回水口(105)连接;补水管路,其出水端分别与供暖回水管路、采热循环通道连接,其进水端与水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为出水泵(3),出水泵(3)的进水口和/或出水口上设有阀门(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出水管路上对应每级出水装置设有止回阀(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出水管路或供暖回水管路上设有泄水阀(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回水管路上设有过滤阀(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路出水端与供暖回水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伦斯家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