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防噪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49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震防噪耳塞,包括耳塞的基座,基座上设有海绵降噪环套形成降噪部,基座的前端设置一由薄膜制成的球囊,该球囊内部填充有超轻粘土形成防震部,基座上设有一贯穿基座与球囊连通的注水通道,注水通道外端安装一注水通道密封塞,由此形成防震防噪耳塞。它能够解决现有耳塞不能反复使用,不易清洗,不能适应各种形状的耳道,容易使耳道胀痛等问题。

Shockproof and noise prevention ear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震防噪耳塞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音减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震防噪耳塞。
技术介绍
噪声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刺激肾上素的分泌,从而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也有研究指出,噪声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某些吵闹的工业企业溃疡症的发病率比安静环境的高倍。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产生影响,因此,有效的阻断噪声有助于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率。市场上现有形形色色的耳塞,包括硅胶耳塞、海绵类耳塞、蜡制耳塞。硅胶耳塞使用前用温水浸泡软化放入耳道,但反复使用后硬度会变高,造成耳道疼痛,一般只可使用次,不能长期反复使用,使用成本高;并且硅胶耳塞虽然不透气无孔状,但因其硅胶回弹性强,回弹后会造成耳道胀痛,压迫感强烈,还会造成耳道红肿,不适宜长期塞入使用,而且硅胶耳塞隔噪音效果也较差。海绵类耳塞采用低压泡模材质、高弹性聚酯材料制成,一旦将海绵类耳塞压缩变形后塞入耳道,其回弹的膨胀也会导致耳道胀痛,尤其是海绵类耳塞清洗后会受到损坏,导致隔音效果减弱,无法反复使用,通常海绵耳塞都是用后即弃的一次性耳塞,使用成本高。蜡制耳塞是用手把其捏软,并做成适合耳道的形状,但缺点是不够卫生,蜡也有可能残留在耳道内,不易清洗,而且蜡制耳塞固化后较硬,戴久了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不适宜长时间塞入耳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震防噪耳塞,它能够解决现有耳塞不能反复使用,不易清洗,不能适应各种形状的耳道,容易使耳道胀痛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震防噪耳塞,包括耳塞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海绵降噪环套形成降噪部,基座的前端设置一由薄膜制成的球囊,该球囊内部填充有超轻粘土形成防震部,所述基座上设有一贯穿基座与球囊连通的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外端安装一注水通道密封塞,由此形成防震防噪耳塞。所述基座为圆柱状基座。所述密封塞通过第一连接绳与基座相连。所述密封塞的外端设有一限位凸缘,该限位凸缘通过第一连接绳与基座相连。所述防震防噪耳塞的一对基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绳相连。所述圆柱状基座前端设置为凹腔,所述凹腔中设有一空心柱作为注水通道。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海绵降噪环套形成降噪部,基座的前端设置一由薄膜制成的球囊,该球囊内部填充有超轻粘土形成防震部,所述基座上设有一贯穿基座与球囊连通的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外端安装一注水通道密封塞,由此形成防震防噪耳塞。由于超轻粘土是一种超轻、超柔、超干净、不粘手、不留残渣,该材料可塑性强、可自由揉捏,在干燥后通过注水通道给超轻粘土加一些水保湿,超轻粘土变柔软了,可自由塑形,能适应各种形状的耳道,使防震部能更佳地与外耳道耳道和耳廓接触,对外耳道和耳廓空间填充充分,让中耳道与外界隔绝,实现了隔音防震的作用,反复使用后硬度、材质内部结构无变化,方便多次使用,不会使耳道胀痛。所述基座上设有海绵降噪环套形成降噪部,能够将防震防噪耳塞固定在人耳廓耳朵中,使防震防噪耳塞塞住不脱落,海绵降噪环整个罩在外耳道外面,还能实现降噪的作用。基座的前端设置一由薄膜制成的球囊,由薄膜制成的球囊包裹超轻黏土便于每次使用后对薄膜外表面的污物进行清洗,该球囊内部填充有超轻粘土形成防震部,注水通道便于保湿水灌注,注水通道外端安装有一通道密封塞,能够将注水通道密封,保证,超轻粘土不会溢出。所述密封塞的外端设有一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能够对密封塞进行轴向限位,由于密封塞体积较小,该限位凸缘上设置第一连接绳与基座相连,能够方便快捷找到对应的密封塞,防止密封塞脱落。所述防震防噪耳塞的一对基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绳相连,方便两防震防噪耳塞配对使用。所述圆柱状基座前端设有一凹腔,所述球囊一部分薄膜伸入凹腔内部并固定在凹腔内壁上,所述空心柱中的通心孔用于灌注保湿水,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减小基座重量,并且球囊与基座的固定面积大,固定更加牢固。采用上述技术,可以避免现有耳塞不能反复使用,不易清洗,不能适应各种形状的耳道,容易使耳道胀痛等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基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附图中,1为基座,1a为凹腔,2为海绵降噪环套,3为球囊,4为超轻粘土,4a为空心柱,5为注水通道,6为密封塞,6a为限位凸缘,7为第一连接绳,8为第二连接绳,9为耳廓,10为外耳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参见图1至图3,防震防噪耳塞的一种实施例,防震防噪耳塞,包括耳塞的基座1,所述基座1可为一长方体基座,所述基座1也可为一圆柱状基座,采用圆柱状基座,抓握感更好。所述基座1上设有海绵降噪环套2形成降噪部,基座1的前端设置一由薄膜制成的球囊3,该球囊3内部填充有超轻粘土4形成防震部,所述基座1上设有一贯穿基座1与球囊3连通的注水通道5,所述注水通道5外端安装有一密封通道的密封塞6,所述密封塞6的外端设置第一连接绳7与基座1相连。由于密封塞6体积较小,该密封塞6上设置第一连接绳7将密封塞6与基座1相连,防止密封塞6掉落。由此形成防震防噪耳塞。所述防震防噪耳塞的一对基座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绳8相连。由于防震防噪耳塞体积较小,所述防震防噪耳塞的一对基座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绳8相连,方便两防震防噪耳塞配对使用。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密封塞6的外端也可设有一限位凸缘6a,所述限位凸缘6a能够对密封塞6进行轴向限位,方便密封塞6拔出,由于密封塞6体积较小,该限位凸缘6a上设置第一连接绳7与基座1相连,防止密封塞6脱落。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圆柱状基座1前端设有一凹腔1a,所述球囊3一部分薄膜伸入凹腔1a内部并固定在凹腔1a内壁上,所述凹腔1a底部设置一空心柱4a作为注水通道5,所述空心柱4a中的通心孔用于灌注保湿水,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减小基座1重量,并且球囊3与基座1的固定面积更大,固定更加牢固。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听力防护时,首先打开密封塞6,通过注水通道5注入少部分水,让球囊3内部的超轻粘土4润湿,然后握住基座1,让球囊3进入耳廓9和外耳道10,球囊3内部的超轻粘土4,根据耳廓9和外耳道10形状发生了变形,使整个球囊3根据耳朵和外耳道10形状进行填充密封,实现了隔音防震的作用,所述基座1上设有的海绵降噪环套2形成降噪部,能够将防震防噪耳塞固定在人耳廓9耳朵中,使防震防噪耳塞塞住不掉落,海绵降噪环整个罩在外耳道10外面,实现降噪的作用。使用完毕,取出防震防噪耳塞,可以对与耳廓9和外耳道10接触的球囊3表面进行清洗,保持球囊3表面的清洁。采用上述技术,可以避免现有耳塞不能反复使用,不易清洗,不能适应各种形状的耳道,容易使耳道胀痛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震防噪耳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震防噪耳塞,包括耳塞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海绵降噪环套(2)形成降噪部,基座(1)的前端设置一由薄膜制成的球囊(3),该球囊(3)内部填充有超轻粘土(4)形成防震部,所述基座(1)上设有一贯穿基座(1)与球囊(3)连通的注水通道(5),所述注水通道(5)外端安装一注水通道(5)密封塞(6),由此形成防震防噪耳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防噪耳塞,包括耳塞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海绵降噪环套(2)形成降噪部,基座(1)的前端设置一由薄膜制成的球囊(3),该球囊(3)内部填充有超轻粘土(4)形成防震部,所述基座(1)上设有一贯穿基座(1)与球囊(3)连通的注水通道(5),所述注水通道(5)外端安装一注水通道(5)密封塞(6),由此形成防震防噪耳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防噪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圆柱状基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防噪耳塞,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宇陈继川刘蓉蓉李小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