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71331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该生产方法以聚乳酸纤维、精梳细绒棉为原料,经过清花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得到支数为40支的紧密纺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方法中对各工序的参数均明确限定以使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两种纤维能够顺利混纺出支数为40的紧密纺纱;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面料光泽度及亲肤性好,手感爽滑、细嫩,有极好的悬垂性、柔软性,天然抑菌,吸湿排汗性能优越,弹性恢复性良好,可用于制作贴身内衣、运动服装。

Compact spinning of polylactic acid fiber and combed fine wool cotton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s and 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地球保护意识、能源枯竭意识的增强,环保循环的生态性纤维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聚乳酸纤维就是一种极具发展潜质的生态性纤维。聚乳酸纤维是以人体内含有的乳酸为原料合成的乳酸聚合物,亲肤性及回弹性好,松软舒适,使用聚乳酸纤维的产品不会引起皮肤过敏,还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聚乳酸纤维兼具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优点,同时又具有完全自然循环型和能生物分解的特点。与常规的纤维材料相比,聚乳酸纤维可自然降解,分解成分可用来再生更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采用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面料光泽度及亲肤性好,手感爽滑、细嫩,有极好的悬垂性、柔软性,天然抑菌,吸湿排汗性能优越,弹性恢复性良好,可用于制作贴身内衣、运动服装。但上述纤维存在以下不足:聚乳酸纤维断裂伸长率大,回弹性强,生产过程中摩擦阻力大,易产生皱条。因为存在上述不足,故现有技术中将两种纤维进行纺纱时不能得到纱较细且品质优良的中支纱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清花工序: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2~4mm,转速950~970r/min,回转小车速度2.5~3.0r/min,刀片伸出肋条2~4mm,打手速度790~810r/min,风扇速度940~96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1~13mm,棉卷罗拉速度11~13r/min;聚乳酸纤维:棉卷干重定量为373~375g/m,棉卷长度为30.4~30.8m;细绒棉:棉卷干重定量为375.0~376.0g/m,棉卷长度为36.0~37.0m;2)梳棉工序:锡林与刺辊隔距7英丝,给棉板与刺辊隔距20英丝,锡林与道夫隔距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清花工序: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2~4mm,转速950~970r/min,回转小车速度2.5~3.0r/min,刀片伸出肋条2~4mm,打手速度790~810r/min,风扇速度940~96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1~13mm,棉卷罗拉速度11~13r/min;聚乳酸纤维:棉卷干重定量为373~375g/m,棉卷长度为30.4~30.8m;细绒棉:棉卷干重定量为375.0~376.0g/m,棉卷长度为36.0~37.0m;2)梳棉工序:锡林与刺辊隔距7英丝,给棉板与刺辊隔距20英丝,锡林与道夫隔距4英丝,锡林与盖板5点隔距为8英丝×7英丝×7英丝×7英丝×8英丝,除尘刀高度与机框平,刀背与机框水平面夹角90°;聚乳酸纤维:锡林速度270~290r/min、刺辊速度660~680r/min、道夫速度15~17r/min、盖板速度130~150mm/min,梳棉干重定量为18.0~18.4g/m;细绒棉:锡林速度350~370r/min、刺辊速度870~890r/min、道夫速度20~22r/min、盖板速度250~252mm/min,梳棉干重定量为19.0~19.4g/m;3)精梳工序:细绒棉生条精梳准备工序:条卷并合根数为20根,干重46~50g/m,其罗拉隔距为12×16mm,小卷长度230~240m,重11.0~12.0KG,棉卷罗拉线速61.5~61.9m/min;并卷并合根数为6根,干重44~46g/m,其罗拉隔距为10×12mm,小卷长度180~184m,重8.0~8.4KG,棉卷罗拉线速62.0~62.4m/min;精梳实施工序:干重18.8~19.0g/5m,隔距为7mm,喂给长度5.0~5.4mm,落棉率为15~17%;后区牵伸倍数1.36,顶梳高低-0.5刻度,弓形板定位2分度,毛刷转速950~10501000r/min,锡林转速220~230钳次/min;4)并条工序:进行一道预并三道并和,聚乳酸纤维预并6根并合,干重定量16.6~17.0g/5米,罗拉隔距12mm×20mm,机械牵伸6.0~7.0倍,后区牵伸1.5~1.7倍;一并7根并合,并合分配为4根精梳细绒棉条和3根聚乳酸纤维条,干重定量17.0~18.0g/5米,罗拉隔距10mm×18mm,机械牵伸7.02~7.10倍,后区牵伸1.5~1.7倍;二并7根并合,干重定量17.0~17.6g/5米,罗拉隔距10mm×18mm,机械牵伸6.90~6.98倍,后区牵伸1.3~1.5倍;三并7根并合,干重定量17.0~17.6g/5米,罗拉隔距10mm×18mm,机械牵伸6.84~6.88倍,后区牵伸1.2~1.4倍;5)粗纱工序:粗纱捻度4捻/10cm,罗拉隔距采用22.5mm×37mm,后区牵伸1.1~1.3倍,钳口隔距7mm,粗纱干重定量为5g/10米,机械牵伸7.04~7.08倍,前罗拉转速160~180r/min,湿重5.25g/10m,特数525tex,捻系数92,前罗拉直径28mm,压掌绕数2圈;6)细纱工序:机械牵伸倍数37.8~38.0倍,罗拉隔距为17mm×38mm,后区牵伸倍数为1.16~1.20倍,钳口隔距2.5mm,前罗拉直径27mm,前罗拉转速170~180r/min,捻度102捻/10cm、捻系数391,钢领用型号PG1-4254,钢丝圈用型号W32130#;7)络筒工序:电清参数:棉结N:300%×0.5cm、短粗S:150%×1.5cm、长粗L:45%×20cm、细节T:-45%×30cm,得到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与精梳细绒棉混纺生产紧密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清花工序: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3mm,转速960r/min,回转小车速度2.8r/min,刀片伸出肋条3mm,打手速度800r/min,风扇速度95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2mm,棉卷罗拉速度12r/min;聚乳酸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丽苗馨匀李明烈李孝民杨雪琴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