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307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该充电装置包括安装箱、升降机构和充电机构,安装箱为中空结构,升降机构和充电机构均设置于安装箱内,安装箱埋设于地下,安装箱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可开启的顶盖,升降机构用于将充电机构从开口处推出或者推入安装箱。本装置的安装箱设置在地面以下,并将充电机构设置在安装箱内,使充电机构不会占用地面资源;而且可以将充电机构很方便的伸到地面,方便进行汽车的充电。可以将本装置设置在原有的停车位附近,而不需要每一个充电装置再配备相应的车位,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本装置建设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Buried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mbedded type charging devic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charging device comprises a mounting box,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charging mechanism, the installation box is a hollow structure,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charger structure are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box, the installation box buried in the ground,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cover can be opened, the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the lifting mechanism for charging mechanism from the opening into the installation box or launch. The installation box of the device is set below the ground, and the charg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box, so that the charging mechanism will not occupy the ground resources, and the charging mechanism can be conveniently extended to the groun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charging of the vehicle. The device can be set near the original parking lot without needing every charging device to be equipp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arking lots, thus realizing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he device has low construction cost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 and has high economic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新能源汽车通常都是采用电力驱动,属于零排放的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新能源汽车大多都是电动汽车,在政策的驱动下电动汽车加快发展趋势,电动汽车将快速大量的投放到市场,充电桩需求和充电桩的建设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都对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造成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我国城市交通运输领域减排的进程。通常情况下,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充电站和换电站的形式,另一个中充电桩的形式,但是充电站和换电站的建设费用都比较昂贵,往往在进行运营的时候入不敷出。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选择充电桩,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需要安装到特定的地方,并且设置在地面上,通常需要配备专用的停车位进行停车充电,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并且,在地面上的充电桩很容易被认为的损坏。例如,中国专利: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柜体(CN205706224U),该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柜体,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充电枪头。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柜体,该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柜体的充电枪头能够放置在充电桩本体上,同时,充电桩本体的左侧面上设有充电枪头放置座,充电枪头放置座同时也能够放置充电枪头,充电桩本体顶面的凸弧面,能够有效的将雨水引流出去。此外,该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柜体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虽然该装置能够节约一定的占地面积,但是其设置在地面上,仍然存在占用地面空间,并且容易被人为破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安装箱、升降机构和充电机构,所述安装箱为中空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充电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所述安装箱埋设于地下,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开启的顶盖,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充电机构从所述开口处推出或者推入所述安装箱。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箱设置有横向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箱分隔为容纳室和排水室,所述排水室位于所述容纳室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充电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容纳室,所述隔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室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管。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箱的相对的两侧壁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顶盖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锁扣相对应的电子锁具,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子锁具开启的解锁码。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侧壁转动连接的部位还设置有回转弹簧,所述回转弹簧使所述顶盖具有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趋势,所述顶盖的边沿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箱内部延伸的凸沿,所述凸沿的内表面用于与所述安装箱的外表面贴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杆、推动件和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起升架,所述起升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远离所述第二横杆的一侧与所述安装箱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远离所述第一横杆的一侧与所述充电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的所述滑动槽内,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相互交叉且转动连接,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另一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横杆滑动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两根所述第一横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滑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穿过所述滑孔并与两根所述支撑杆的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推动件与所述连接杆的中间位置连接,且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为活塞缸或者电动推杆。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充电机构包括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充电枪、绕线盘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充电枪的固定件,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线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充电线绕设于所述绕线盘,所述绕线盘设置有回转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操作台,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充电数据,所述操作台用于进行充电操作,所述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动作的控制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设置了安装箱、升降机构和充电机构,安装箱设置在地面以下,并将充电机构设置在安装箱内,使得安装箱的顶部与地面齐平,使充电机构不会一直占用地面资源;而且这里设置了升降机构,可以将充电机构很方便的伸到地面,方便进行汽车的充电;并且,由于本装置设置于地面以下,所以可以将其设置在原有的停车位附近,而不需要每一个充电装置再配备相应的车位,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本装置建设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充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安装箱;11-开口;12-隔板;120-排水孔;13-顶盖;130-解锁码;131-回转弹簧;132-凸沿;133-锁扣;134-电子锁具;14-容纳室;15-排水室;16-排水管;17-第一侧壁;18-第二侧壁;20-升降机构;21-连接杆;22-推动件;23-起升架;230-第一横杆;2300-滑孔;231-第二横杆;232-支撑杆;2320-连接端;233-滑动槽;30-充电机构;31-本体;32-充电枪;33-绕线盘;34-显示屏;35-操作台;36-固定件;37-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安装箱10、升降机构20和充电机构30,安装箱10用于安装升降机构20和充电机构30,升降机构20用于将充电机构30推出安装箱10,并在使用完之后再将充电机构30推入安装箱10;充电机构30用于为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安装箱(10)、升降机构(20)和充电机构(30),所述安装箱(10)为中空结构,所述升降机构(20)和所述充电机构(30)均设置于所述安装箱(10)内,所述安装箱(10)埋设于地下,所述安装箱(10)的顶部设置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处设有可开启的顶盖(13),所述升降机构(20)用于将所述充电机构(30)从所述开口(11)处推出或者推入所述安装箱(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安装箱(10)、升降机构(20)和充电机构(30),所述安装箱(10)为中空结构,所述升降机构(20)和所述充电机构(30)均设置于所述安装箱(10)内,所述安装箱(10)埋设于地下,所述安装箱(10)的顶部设置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处设有可开启的顶盖(13),所述升降机构(20)用于将所述充电机构(30)从所述开口(11)处推出或者推入所述安装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0)设置有横向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所述安装箱(10)分隔为容纳室(14)和排水室(15),所述排水室(15)位于所述容纳室(14)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20)和所述充电机构(30)均设置于所述容纳室(14),所述隔板(12)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水孔(120),所述排水室(15)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管(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0)的相对的两侧壁为第一侧壁(17)和第二侧壁(18),所述顶盖(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7)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顶盖(13)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133),所述第二侧壁(18)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锁扣(133)相对应的电子锁具(134),所述顶盖(1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子锁具(134)开启的解锁码(1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与所述第一侧壁(17)转动连接的部位还设置有回转弹簧(131),所述回转弹簧(131)使所述顶盖(13)具有远离所述第二侧壁(18)的趋势,所述顶盖(13)的边沿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箱(10)内部延伸的凸沿(132),所述凸沿(132)的内表面用于与所述安装箱(10)的外表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埋置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0)包括连接杆(21)、推动件(22)和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起升架(23),所述起升架(23)包括第一横杆(230)、第二横杆(231)和至少两根支撑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