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017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千叶豆腐制作工艺,(1)配料;(2)将配好的料放入斩拌机中完成打浆、斩拌;(3)将斩拌后的浆料送入乳化消泡装置中进行消泡、乳化;(4)消泡乳化后的浆料抽送至成型模架内进行成型凝结;(5)将成型模架内经过5小时以上凝胶过程形成的生千叶豆腐通过切割刀具切割成板状;(6)将板状生千叶豆腐送入切片或切块装置中进行切割以形成片状千叶豆腐或块状千叶豆腐。该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可以有效减少成型后的千叶豆腐内形成气泡,提高千叶豆腐的质量。

Making process of Chiba bean cur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Chiba tofu (1) ingredients; (2) with good material into the chopping machine to complete the beating, chopping; (3) will be cut into the mix slurry after emulsification defoaming device for defoaming and emulsification; (4) setting fire to pulp molding global mold after emulsification in molding; (5) will die within 5 hours after the molding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Chiba tofu gel by cutting tool cutting plate; (6) the board of Chiba tofu, sliced or diced into the device for cutting to form flake or block of tofu tofu Chiba Chiba. The Chiba tofu making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ormation of bubbles in the Chiba tofu after form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ofu in Chib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千叶豆腐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千叶豆腐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千叶豆腐成型过程都是将千叶豆腐的浆料直接倒入成型托盘中,经过若干小时的凝结后形成生千叶豆腐,而该种采用托盘成型的千叶豆腐制作工艺,不仅不利于千叶豆腐成型过程中的沥水,而且制作效率低,产量低,同时成型的生千叶豆腐内容易容易大量产生气泡,严重影响千叶豆腐的质量,同时千叶豆腐的底部容易与托盘的底板相粘结,不便于生千叶豆腐与托盘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可以有效减少成型后的千叶豆腐内形成气泡,提高千叶豆腐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2)将配好的料放入斩拌机中完成打浆、斩拌;(3)将斩拌后的浆料送入乳化消泡装置中进行消泡、乳化;(4)消泡乳化后的浆料抽送至成型模架内进行成型凝结;(5)将成型模架内经过5小时以上凝胶过程形成的生千叶豆腐通过切割刀具切割成板状;(6)将板状生千叶豆腐送入切片或切块装置中进行切割以形成片状千叶豆腐或块状千叶豆腐。进一步地,所述配料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蛋白粉9.8~10.2kg,淀粉6.4~6.8kg,食用油6.1~6.3kg,冰水62~64kg,盐95~105g,糖75~85g,味精95~105g,TG霉95~105g。进一步地,所述乳化消泡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上部一侧设置有千叶豆腐浆料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隔网,所述机柜内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并经管路与进料斗的出料口相连接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出端经管路与乳化泵相连接,所述乳化泵的输出端设置有穿出机柜并用于将消泡乳化后的浆料送至成型模架的出料管。进一步地,所述机柜的下部设置有活动脚轮,机柜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电控箱,机柜的一侧壁还设置有检修盖,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隔网由沿横向间隔设置于进料斗的出料口上的纵向格条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模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置放有若干个自下而上依次置叠加并可分离的矩形框板,所述矩形框板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矩形加强持握凸部,矩形框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套在相邻矩形框板上端口上的喇叭口。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食品级塑料板并置放于具有脚轮的推车的座板上,所述矩形加强持握凸部与矩形框板的外侧壁相焊接,所述喇叭口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缺口。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切割生千叶豆腐时,通过矩形加强持握凸部将成型模架上位于最上层的矩形框板取下,使生千叶豆腐的上部露出成型模架,将切割刀具与此时成型模架上位于最上层的矩形框板的上端口相接触并横向推动切割刀具,使露出成型模架上端的生千叶豆腐与成型模架内的生千叶豆腐分离以形成板状生千叶豆腐,自上而下依次将位于最上层的矩形框板取下并完成露出成型模架的生千叶豆腐的切割,直至最下层的矩形框板。进一步地,切割后形成的板状生千叶豆腐放入托盘中,并在托盘上覆盖上一层保鲜膜,使板状生千叶豆腐继续凝结。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具包括一倒U型骨架,所述骨架的两支杆下端分别横向螺接有手紧螺栓,位于两手紧螺栓之间连接有一切割铁丝。进一步地,所述切片或切块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板状生千叶豆腐切割成块或片的切割刀盘,位于切割刀盘的上方设置有由安装于机架上端的立式气缸驱动升降的压板,位于切割刀盘的下方斜置有出料板,所述机架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用于置放板状生千叶豆腐的置放台,所述置放台上斜置有板状生千叶豆腐滑入切割刀盘的输入导板,所述置放台及输入导板的两旁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挡边。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工艺简单,可以有效减少成型后的千叶豆腐内形成气泡,提高千叶豆腐的质量;并且有效提高千叶豆腐的生产效率,提高千叶豆腐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乳化消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真空泵与乳化泵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架的矩形框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的A区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架的刀具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切片装置或切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切片刀架结构示意图;图中:41-倒U型骨架42-手紧螺栓43-切割铁丝110-机柜111-进料斗112-出料口113-隔网114-管路115-真空泵116-管路117-乳化泵118-出料管119-活动脚轮120-电控箱121-电机122-纵向格条210-底板220-矩形框板221-矩形加强持握凸部222-喇叭口223-缺口230-推车310-机架320-切割刀盘321-矩形框322-纵向刀片323-横向刀片331-立式气缸332-压板340-出料板350-置放台351-输入导板352-限位挡边。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1至图8一种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2)将配好的料放入斩拌机中完成打浆、斩拌;(3)将斩拌后的浆料送入乳化消泡装置中进行消泡、乳化;(4)消泡乳化后的浆料抽送至成型模架内进行成型凝结;(5)将成型模架内经过5小时以上凝胶过程形成的生千叶豆腐通过切割刀具切割成板状;(6)将板状生千叶豆腐送入切片或切块装置中进行切割以形成片状千叶豆腐或块状千叶豆腐。本实施例中,所述配料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蛋白粉9.8kg,淀粉6.4kg,食用油6.1kg,冰水62kg,盐95g,糖75g,味精95g,TG霉95g;或所述配料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蛋白粉10kg,淀粉6.6kg,食用油6.2kg,冰水63kg,盐100g,糖80g,味精100g,TG霉100g;或所述配料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蛋白粉10.2kg,淀粉6.8kg,食用油6.3kg,冰水64kg,盐105g,糖85g,味精105g,TG霉105g。本实施例中,所述乳化消泡装置包括机柜110,所述机柜上部一侧设置有千叶豆腐浆料的进料斗111,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112上设置有隔网113,所述机柜内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并经管路114与进料斗的出料口相连接的真空泵115,通过真空泵有效减少浆料内的空气含量,所述真空泵的输出端经管路116与乳化泵117相连接,以便消泡后的浆料送入乳化泵中进行乳化,所述乳化泵的输出端设置有穿出机柜并用于将消泡乳化后的浆料送至成型模架的出料管118,从而直接将浆料送入成型模架内并填满模架,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整个装置移动,所述机柜的下部设置有活动脚轮119,机柜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电控箱120,以便控制真空泵和乳化泵工作。机柜的一侧壁还设置有检修盖,以便通过该检修盖完成真空泵及乳化泵的检修。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121,所述隔网由沿横向间隔设置于进料斗的出料口上的纵向格条122组成,以便过滤。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模架包括底板210,所述底板上置放有若干个自下而上依次置叠加并可分离的矩形框板220,所述矩形框板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矩形加强持握凸部221,以便通过矩形加强持握凸部将位于上侧的矩形框板与位于下侧的矩形框板分离。矩形框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套在相邻矩形框板上端口上的喇叭口222,所述喇叭口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缺口,以便浆料倒进由若干个矩形框板及底板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千叶豆腐制作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2)将配好的料放入斩拌机中完成打浆、斩拌;(3)将斩拌后的浆料送入乳化消泡装置中进行消泡、乳化;(4)消泡乳化后的浆料抽送至成型模架内进行成型凝结;(5)将成型模架内经过5小时以上凝胶过程形成的生千叶豆腐通过切割刀具切割成板状;(6)将板状生千叶豆腐送入切片或切块装置中进行切割以形成片状千叶豆腐或块状千叶豆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2)将配好的料放入斩拌机中完成打浆、斩拌;(3)将斩拌后的浆料送入乳化消泡装置中进行消泡、乳化;(4)消泡乳化后的浆料抽送至成型模架内进行成型凝结;(5)将成型模架内经过5小时以上凝胶过程形成的生千叶豆腐通过切割刀具切割成板状;(6)将板状生千叶豆腐送入切片或切块装置中进行切割以形成片状千叶豆腐或块状千叶豆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蛋白粉9.8~10.2kg,淀粉6.4~6.8kg,食用油6.1~6.3kg,冰水62~64kg,盐95~105g,糖75~85g,味精95~105g,TG霉95~105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消泡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上部一侧设置有千叶豆腐浆料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上设置有隔网,所述机柜内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并经管路与进料斗的出料口相连接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出端经管路与乳化泵相连接,所述乳化泵的输出端设置有穿出机柜并用于将消泡乳化后的浆料送至成型模架的出料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的下部设置有活动脚轮,机柜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电控箱,机柜的一侧壁还设置有检修盖,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隔网由沿横向间隔设置于进料斗的出料口上的纵向格条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千叶豆腐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置放有若干个自下而上依次置叠加并可分离的矩形框板,所述矩形框板的外侧壁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矩形加强持握凸部,矩形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挺挺祝展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金翔食品机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