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witch, particularly an automatic release switch system comprises a fixed clamping arm, which also includes a rotating clamping arm, a connecting arm and a rotating arm, rotating clamping arm is positioned above the fixed end of the clamping arm, and rotate the clamping arm and the relative fixed clamping arms are is used for clamping groove to the clamped object, rotating the clamping arm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IV and stationary clamp arm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above the clamp arm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arm, a rotating arm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3 and stationary clamp arm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automatic release switch of the system is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operation and fast in reaction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释放开关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释放开关系统。
技术介绍
在海洋监测中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划船到海域采集海水样本,再将海水样本带回地面实验室,对水样的多种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在海洋调查中,经常要采集一定深度的水样,目前的水质采样主要分为自动控制采样和人工采样。人工采样劳动强度大、采样时间长、采样成本高,给海洋调查工作带来了不便。自动控制采样过程中,采样瓶在指定的海水深度采样后,可以采用释放开关实现采水瓶瓶盖的自动关闭。但是现有结构的释放开关动作速度慢,有的是钩子是部分包围被联接件轴的形式,在无载荷作用下常常松脱,且结构复杂笨重。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反应速度快的释放开关。而且,自动控制系统一般采用电池为电源,而电池的容量有限,因此续航能力也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种自动释放开关系统,该系统的自动释放开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反应速度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包括固定夹持臂,其中,还包括转动夹持臂、连接臂和转动臂,转动夹持臂位于固定夹持臂一端的上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包括固定夹持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夹持臂(3)、连接臂(5)和转动臂(8),转动夹持臂(3)位于固定夹持臂(1)一端的上方,且转动夹持臂(3)和固定夹持臂(1)的相对面上均设置用于夹持被夹持物(2)的凹槽,转动夹持臂(3)通过转动轴Ⅳ(10)与固定夹持臂(1)转动连接,固定夹持臂(1)的另一端上方设有转动臂(8),转动臂(8)通过转动轴Ⅲ(9)与固定夹持臂(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夹持臂(3)和转动臂(8)之间通过连接臂(5)连接,连接臂(5)通过转动轴Ⅰ(4)与转动夹持臂(3)转动连接;连接臂(5)通过转动轴Ⅱ(6)与转动臂(8)连接,转动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包括固定夹持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夹持臂(3)、连接臂(5)和转动臂(8),转动夹持臂(3)位于固定夹持臂(1)一端的上方,且转动夹持臂(3)和固定夹持臂(1)的相对面上均设置用于夹持被夹持物(2)的凹槽,转动夹持臂(3)通过转动轴Ⅳ(10)与固定夹持臂(1)转动连接,固定夹持臂(1)的另一端上方设有转动臂(8),转动臂(8)通过转动轴Ⅲ(9)与固定夹持臂(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夹持臂(3)和转动臂(8)之间通过连接臂(5)连接,连接臂(5)通过转动轴Ⅰ(4)与转动夹持臂(3)转动连接;连接臂(5)通过转动轴Ⅱ(6)与转动臂(8)连接,转动轴Ⅱ(6)位于转动轴Ⅲ(9)的上方,转动轴Ⅱ(6)和转动轴Ⅲ(9)的同一端的端部均固定有圆形凸起,转动轴Ⅱ(6)端部的圆形凸起位于转动轴Ⅲ(9)端部的圆形凸起的上方,且转动轴Ⅱ(6)端部的圆形凸起始终与转动轴Ⅲ(9)端部的圆形凸起接触,转动轴Ⅳ(10)和转动轴Ⅲ(9)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转动轴Ⅱ(6)、转动轴Ⅲ(9)和转动轴Ⅳ(10)组成三角形;所述自动释放开关系统还包括电磁推拉杆和电磁推拉杆的控制系统,所述电磁推拉杆通过拉绳与转动臂(8)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组、MOS开关、单片机、电容充电管理模块、检测电路、超级电容和光电隔离开关,所述电池组和MOS开关电连接,所述MOS开关分别与电容充电管理模块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电容充电管理模块分别与单片机、检测电路和超级电容电连接,所述超级电容分别与检测电路和光电隔离开关电连接,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检测电路和光电隔离开关电连接,所述光电隔离开关与电磁推拉杆的线圈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Ⅱ(6)、转动轴Ⅲ(9)和转动轴Ⅳ(10)组成锐角三角形时,转动轴Ⅱ(6)端部的圆形凸起紧压在转动轴Ⅲ(9)端部的圆形凸起的上方,被夹持物(2)被夹持在固定夹持臂(1)和转动夹持臂(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底座(11),固定夹持臂(1)固定在底座(1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转动臂,转动臂分别位于转动夹持臂(3)和转动臂(8)的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8)上设有拉孔(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推拉杆的线圈采用漆包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充电管理模块的型号为LT379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释放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具体电路结构为:所述电池组连接到MOS开关的1脚,MOS开关的2脚接地,MOS开关的3脚连接到单片机的33脚,MOS开关的4脚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阻R82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连接到电阻R8的一端、电阻R97的一端、电阻R99的一端、电阻R101的一端、电容C28的一端和电容充电管理芯片的10脚,电阻R10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10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45的阳极、光电隔离开关M1的D1端和电容Cin1的一端,电容Cin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容C28的另一端和电容充电管理芯片的11脚,稳压二极管D45的阴极分别连接到稳压二极管D46的阴极、电容C30的一端和电容充电管理芯片的12脚,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47的一端和电阻R48的一端,电阻R47的另一端连接到SGND,电阻R4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容充电管理芯片的1脚和电阻R49的一端;电阻R9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98的一端和电容充电管理芯片的9脚,电阻R98的另一端连接到SGND,电阻R9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100的一端和电容充电管理芯片的38脚,电阻R100的另一端连接到SGND;3.3V电源分别连接到电阻R105的一端和电阻R104的一端,电阻R10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容充电管理芯片的5脚、单片机的38脚、二极管D40的阳极和二极管D45的阴极,二极管D40的阴极连接到3.3V电源,二极管D45的阳极接地;电阻R10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容充电管理芯片的4脚、单片机的37脚、二极管D41的阳极和二极管D46的阴极,二极管D41的阴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琦,张琦,余鹏,徐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