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2892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包括外壳体和支撑底座,所述外壳体的前侧设置有磁块槽,且外壳体的前侧通过转轴与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的后侧面设置有磁块,且盖板的前侧面设置有手部进口,所述外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顶板,且透明顶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喇叭,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该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能便于取出气垫,从而便于对气垫进行清洗或者充气,有利于患者把手腕复健动作做的规范,能便于患者跟随节拍做复健动作,能调节患者手腕处的温度,有利于患者手腕在适宜的温度中进行复健,能将振动能转化成转辊转动的动能,并通过帄面涡旋簧的储能和释能消耗掉,从而能增加该医疗复健装置的使用寿命。

A medical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wrist surger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rist surgery medical rehabilit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nd a supporting base, the front side of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gnetic block groove,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shell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plate, rear side of the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agnetic block, the front side and cover set the hand of imports, an upper end of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parent roof, and transparent roof are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horn,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body is equipped with temperature adjusting device. The wrist surgery and medical rehabilitation devices can be easily taken out of air, so as to facilitate cleaning or filling air, help the patients to wrist rehabilitation action norms, can facilitate the patients to the beat rehabilitation action, can adjust the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with wrist, is conducive to the patient wrist at proper temperature rehabilitation, the vibration energy is transformed into kinetic energy roller rotation, and through the flat surface vortex spring energy storage and release of energy consumed, thus can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相关
,具体为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手腕骨折后,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并打石膏固定一段时间,在取下石膏后,常常需要进行一定的复健才能恢复到未骨折前的灵活,通常手腕的术后的复健动作是在枕头等柔软的物体上进行,虽然枕头等柔软的物体不会使患者手腕再次被伤害,但是由于在枕头等柔软的物体上进行复健,手腕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将不能改变手腕处的温度,从而不利于手腕的快速复健,若在寒冷的动能,则可能使手腕患上其他的疾病,所以需要设计研究一种手腕术后用医疗复健装置,以便于患者手腕的术后复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需要设计研究一种手腕术后用医疗复健装置,以便于患者手腕的术后复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包括外壳体和支撑底座,所述外壳体的前侧设置有磁块槽,且外壳体的前侧通过转轴与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的后侧面设置有磁块,且盖板的前侧面设置有手部进口,所述外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顶板,且透明顶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喇叭,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且外壳体内部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之间通过滑板相连接,且滑板上安放有气垫,所述外壳体的侧面安装有控制装置,且外壳体的下端连接有减振块,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内部设置有帄面涡旋簧,所述连接轴的外侧面连接有转辊,且转辊之间通过减振块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喇叭的个数为四个,且2个喇叭均匀的分布于外壳体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盖板为转动结构,且盖板上设置有个手部进口。优选的,所述手部进口的结构形状为圆台,且手部进口直径较小的一面为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滑板的结构形状为“凹”型,且滑板的后端采用磁吸的方式与外壳体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减振块采用啮合的方式与转辊相连接,且转辊的个数为减振块个数的两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1、采用磁块槽、磁块、转轴、滑槽、滑板、气垫、喇叭、透明顶板、温度调节装置、手部进口、连接轴、减振块、帄面涡旋簧和转辊的设计,磁块槽和磁块的设计,能使盖板与外壳体稳定连接;2、转轴的设计,能便于盖板转动,滑槽和滑板的设计,能便于取出气垫,从而便于对气垫进行清洗或者充气;3、气垫的设计,能在患者做手腕复健动作时,避免手腕再次受到伤害,透明顶板的设计,能便于患者观察自己手部做的动作,有利于患者把手腕复健动作做的规范;4、喇叭的设计,能便于患者跟随节拍做复健动作,温度调节装置的设计,能调节患者手腕处的温度,有利于患者手腕在适宜的温度中进行复健;5、手部进口的设计,能便于不同大小的手伸进外壳体内,连接轴、减振块、帄面涡旋簧和转辊的设计,能将振动能转化成转辊转动的动能,并通过帄面涡旋簧的储能和释能消耗掉,从而能增加该医疗复健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表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盖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节旋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滚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表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磁块槽,3、透明顶板,4、喇叭,5、温度调节装置,6、气垫,7、转轴,8、盖板,9、手部进口,10、磁块,11、控制装置,12、支撑底座,13、滑槽,14滑板,15、连接轴,16、减振块,17、帄面涡旋簧,18、转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支撑底座12,外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磁块槽2,且外壳体1的前侧通过转轴7与盖板8相连接,盖板8的后侧面设置有磁块10,且盖板8的前侧面设置有手部进口9,盖板8为转动结构,且盖板8上设置有2个手部进口9,能便于打开外壳体1,且便于患者双手伸进外壳体1的内部,手部进口9的结构形状为圆台,且手部进口9直径较小的一面为弹性结构,能便于不同大小的手伸进外壳体1,外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顶板3,且透明顶板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喇叭4,喇叭4的个数为四个,且4个喇叭4均匀的分布于外壳体1的上表面,能使该医疗复健装置的具备立体环绕音,有利于患者跟着节奏做手腕复健动作,外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5,且外壳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滑槽13,滑槽13之间通过滑板14相连接,且滑板14上安放有气垫6,滑板14的结构形状为“凹”型,且滑板14的后端采用磁吸的方式与外壳体1相连接,能便于安放气垫6,且能便于滑板14的稳定,外壳体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装置11,且外壳体1的下端连接有减振块16,支撑底座12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轴15,且连接轴15的内部设置有帄面涡旋簧17,连接轴15的外侧面连接有转辊18,且转辊18之间通过减振块16相连接,减振块16采用啮合的方式与转辊18相连接,且转辊18的个数为减振块16个数的两倍,能便于减振块16的上下移动带动转辊18转动,且能便于减振块16稳定的上下移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时,首先把该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接通该医疗复健装置的电源,再通过手部进口9把双手伸进外壳体1内部,并使双手搭在气垫6上,若只有单手的手腕需要进行复健,则可通过另一只手辅助需要进行术后复健的手腕进行复健动作,若双手的手腕都需要进行复健,则双手的手腕均可搭在气垫6做复健动作,在做复健动作时,可通过控制装置11打开温度调节装置5和喇叭4开关,不仅可以避免双手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做复健多做,且能便于跟随喇叭4播报的节拍做动作,有利于手腕快速复健,若气垫6使用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其充气或者清洗,可通过转轴7打开盖板8,并抽出滑板14,再取出滑板14上的气垫6充气或者清洗,在使用该医疗复健装置时,有可能会产生振动,气垫6能避免振动伤害患者的手腕,当振动传递到外壳体1的下端时,将使减振块16向下移动,在减振块16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将使转辊18转动,同时帄面涡旋簧17将会存储振动能,当减振块16向下移动到一定程度后,转辊18将在帄面涡旋簧17释放振动能的作用下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减振块16向上移动,从而消耗掉振动能,以便于增加该医疗复健装置的使用寿命,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支撑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磁块槽(2),且外壳体(1)的前侧通过转轴(7)与盖板(8)相连接,所述盖板(8)的后侧面设置有磁块(10),且盖板(8)的前侧面设置有手部进口(9),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顶板(3),且透明顶板(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喇叭(4),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5),且外壳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之间通过滑板(14)相连接,且滑板(14)上安放有气垫(6),所述外壳体(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装置(11),且外壳体(1)的下端连接有减振块(16),所述支撑底座(12)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轴(15),且连接轴(15)的内部设置有帄面涡旋簧(17),所述连接轴(15)的外侧面连接有转辊(18),且转辊(18)之间通过减振块(1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腕术后用的医疗复健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支撑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磁块槽(2),且外壳体(1)的前侧通过转轴(7)与盖板(8)相连接,所述盖板(8)的后侧面设置有磁块(10),且盖板(8)的前侧面设置有手部进口(9),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顶板(3),且透明顶板(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喇叭(4),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5),且外壳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之间通过滑板(14)相连接,且滑板(14)上安放有气垫(6),所述外壳体(1)的侧面安装有控制装置(11),且外壳体(1)的下端连接有减振块(16),所述支撑底座(12)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轴(15),且连接轴(15)的内部设置有帄面涡旋簧(17),所述连接轴(15)的外侧面连接有转辊(18),且转辊(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亚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乐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