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275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运输和检疫方法。步骤是:1)出产地检疫:采用亚甲基蓝和抗生素浸泡检疫,每天换水和换药;2)长途运输:运输用水添加抗生素和MS‑222;3)驯养检疫:前阶段检疫用药与产地检疫相同,投喂生物饵料驯食。后阶段在面团料中均匀混合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4)日常管理:每天观察鱼体,检测水质主要指标;5)疾病防治:针对体表伤口、细菌性疾病、水霉病、小瓜虫病、绦虫病,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效的提高了长途运输和检疫期间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同时为下一阶段的驯养成功打下了基础,使得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人工繁殖工作顺利的开展。

A wild Coreius and rhinogobioventralis a effective way to build the living r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wild Coreius and rhinogobioventralis trained live transport and quarantine rate. The steps are: 1) from quarantine: the methylene blue and antibiotics soaking and quarantine, change the water every day and dressing; 2)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water add antibiotics and MS 222; 3): Quarantine quarantine and quarantine before domestication stage and producing the same medication, feeding biological bait tame food. After the stage in the dough material mixture in artemisinin and naphthoquine phosphate; 4) daily management: daily observation of fish, the main indicators of water quality testing; 5) disease pre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wound surface, bacterial diseases, saprolegniasis, ichthyophthiriosis, cestodiasis, targeted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e method is easy, simple 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s high as 90% or more during the long-distance transport and quarantin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next stage of success laid the foundation, the c.guichenoti and albacore Rhinogobio to carry out artificial breeding work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包括从捕获地检疫到运输以及驯养地检疫的整个过程,尤其涉及检疫过程中对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伤口恢复,以及细菌、霉菌、小瓜虫和绦虫等疾病的防控技术,适用于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人工繁殖。
技术介绍
圆口铜鱼(Coreiusguichenoti)和长鳍吻鮈(Rhinogobioventralis)均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鮈亚科(Gotiongiae),是长江上游及其支流的特有鱼类。作为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其整个生活史均在河道中完成。由于大量已建或在建的水电工程阻断了其洄游路线,给种群繁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繁殖群体数量越来越少,个体规格也越来越小。为了恢复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野生资源,国内多家研究单位展开了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人工繁殖技术攻关。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驯养成活率极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被捕获的鱼体伤势较重、应激反应激烈、容易被细菌、霉菌、小瓜虫和绦虫等病原体感染,使得鱼体质迅速下降,造成检疫、运输和驯养过程中的大量死亡。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于2013年申请了《一种野生圆口铜鱼护理方法及所用护理注射液》的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3190364A)。该方法虽然能提高野生圆口铜鱼的成活率,但是,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圆口铜鱼检疫、运输和驯养过程中的下列问题:①应激反应激烈,不适应人工注射和刺激性化学药物的浸泡或涂抹等处理;②伤口霉菌感染;③小瓜虫寄生;④肠道绦虫寄生。另外,很少有专门从检疫方法上提高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效的提高了长途运输和检疫期间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同时为下一阶段的驯养成功打下了基础,使得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人工繁殖工作顺利的开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其步骤是:1、出产地检疫:采用2-3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2000万单位/m3水体,浸泡刚捕获的鱼体2-5d,每天换水和换药1-3次,确保水质清新。2、长途运输:运输水体中按步骤1的浓度溶解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另外,稀释添加20-30ppmMS-222。3、驯养检疫:检疫期4周,前半阶段继续按出产地的检疫方案实施,采用2-3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2000万单位/m3水体浸泡鱼体;后半阶段,在每公斤面团料中均匀混合1-2g青蒿素和20-40mg磷酸萘酚喹合剂。4、饵料投喂:从检疫期间的第3d起,按鱼体重的1%投喂冰冻血虫或水蚯蚓或面包虫等生物饵料(均从市场上购置)。开始摄食后,在面团饲料中按2-3倍正常用量补充鱼用多维(成都三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同时,在面团饲料中按4:3混合生物饵料,并逐渐减少生物饵料的投喂量,在2周内完全投喂饲料。5、水质管理:检疫期间需要增氧和机械过滤,每天必须更换1-3次经过紫外杀菌处理的新水,根据投喂量和鱼密度,每次更换30-100%自来水。另外,检测水质各项主要指标,如水温18-25℃,溶解氧≥7mg/L,pH值7.5-8.5,总氨氮≤0.2mg/L,亚硝酸氮≤0.01mg/L。6、日常管理:检疫期间每天观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1-2次,观察鱼体体表伤口恢复程度、体表是否有白点和霉菌感染、呼吸频率以及是否有离群独游现象。7、疾病防治:①体表伤口:处理期2周,主要采用抗生素之类的刺激性较小的药物,青霉素和链霉素双抗加亚甲基蓝处理;②细菌性疾病:视鱼的状况,使用上述双抗加亚甲基蓝处理1周左右,或采用下列合剂处理1-2d:氯化钠30-100ppm、强氯精0.2-0.3ppm、恩诺沙星2-3ppm、聚维酮碘1-5ppm。上述药品按顺序分别溶解,待前一种药品泼洒至水体混合均匀后,再泼洒下一种,浸泡22-26h后,彻底换水;③水霉病:2-3ppm亚甲基蓝加双抗处理2周左右,同时提高水温2-3℃,保证每天换水换药;④小瓜虫病:检疫前期采用亚甲基蓝抑制,后期采用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合剂;⑤绦虫病:口腔注入溶于生理盐水中的阿苯达唑,剂量为3-20mg/kg体重,每天1次,灌服3-5次。通过上述方法,运输前和正式驯养前均进行检疫,改善了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鱼体体质,并在驯养检疫期,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检疫和疾病防治,减少了鱼体应激性,维持鱼体免疫力,提高了驯养成活率(高达90%以上),而没有经过检疫的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体质弱,易感染病菌,成活率为75%左右,甚至60%以下。因此,该方法为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人工繁殖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收集到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后,由于目的鱼应激性强,在捕捞收集的过程中体质下降,极易感染疾病。运输至驯养地前,采用2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或2000万单位/m3水体,浸泡鱼体2-5d。经过短期的检疫,鱼体体表伤口以及体力得以恢复,提高运输成活率。2、本专利技术对运输至驯养地的目的鱼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检疫,前期用2-3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2000万单位/m3水体浸泡鱼体,对体表消毒杀菌,预防细菌性疾病、水霉病等的发生;后期在每公斤面团料中均匀混合1-2g青蒿素和20-40mg磷酸萘酚喹合剂,主要预防小瓜虫病的爆发,与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相比,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低毒、低残留,对鱼体伤害小,又能达到杀灭小瓜虫虫体的目的。基于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可以改善鱼体体质、减少应激反应、维持鱼体免疫力,提高了运输和驯养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为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人工繁殖的成功提供保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其步骤如下:1、出产地检疫: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应激性强烈,捕获后鱼体体质下降,极易感染疾病,因此,运输至驯养地之前要进行检疫。采用2或3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或2000万单位/m3水体,浸泡刚捕获的鱼体2或3或4或5d,每天换水换药1或2或3次,确保水质清新。2、长途运输:待检疫,鱼体稳定后,运输至驯养地。运输水体中按上述浓度溶解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另外,稀释添加20或30ppmMS-222。3、驯养检疫: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运输至驯养地后,要进行4周的检疫。前半阶段继续按出产地的检疫方案实施,采用2或3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或2000万单位/m3水体浸泡鱼体2或3或4或5d,每天换水换药;后半阶段,在每公斤面团料中均匀混合1或2g青蒿素和20或30或40mg磷酸萘酚喹合剂。4、饵料投喂:从检疫期间的第3d起,投喂经紫外线消毒的冰冻血虫或经漂洗消毒(臭氧水或1‰双氧水消毒1或2或3min)的水蚯蚓或面包虫等生物饵料。开始摄食后,在面团饲料(蛋白质含量40%-45%)中按2或3倍正常用量补充鱼用多维;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其步骤是:A、出产地检疫:采用2‑3 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2000万单位/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野生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驯养成活率的有效方法,其步骤是:A、出产地检疫:采用2-3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2000万单位/m3水体,浸泡刚捕获的鱼体2-5d,每天换水和换药1-3次,确保水质清新;B、长途运输:运输水体中按步骤(A)的浓度溶解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另外,稀释添加20-30ppmMS-222;C、驯养检疫:检疫期4周,前半阶段继续按出产地的检疫实施,采用2-3ppm亚甲基蓝、青霉素和链霉素原粉各1000-2000万单位/m3水体浸泡鱼体;后半阶段,在每公斤面团料中均匀混合1-2g青蒿素和20-40mg磷酸萘酚喹合剂;D、饵料投喂:从检疫期间的第3d起,投喂冰冻血虫或水蚯蚓或面包虫生物饵料,开始摄食后,在面团饲料中按2-3倍正常用量补充鱼用多维;在面团饲料中混合生物饵料,并在驯养过程中逐渐减少生物饵料的投喂量;E、水质管理:检疫期间增氧和机械过滤,每天更换1-3次经过紫外杀菌处理的新水,根据投喂量和鱼密度,每次更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纯陈小娟谢建军唐会元乔晔曹恒源王小明杨少荣史笃孔维厅倪静洁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