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滁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2713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包括有取果爪、安装盘和电机,取果爪通过其后端的连接轴沿径向空套在安装盘上面,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翻转锥齿轮;在安装盘的中间设置有中心锥齿轮,中心锥齿轮具有两啮合区和两非啮合区,翻转锥齿轮在安装盘带动下每经过一次啮合区,取果爪翻转180度;安装盘连接电机,切割刀盘位于取果爪旋转经过的路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安装盘及取果爪转动,实现水平旋转取果,取果爪通过翻转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的啮合区啮合,实现果秧分离过程中两次180度翻转,完成切割果秧和落果的动作。整个操作过程自动进行,工作效率高,对于大蒜分离效果好,良品率高,使大蒜无需再进行二次切秧操作。

A flipping type separation device for garlic fruit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蒜果秧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大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中收获是大蒜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成本占总成本的50%以上。目前,国内大蒜收获大部分地区仍以人工为主,人工收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收获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我国大蒜产业的发展。传统人工拔挖或机械挖掘收获挖掘出的大蒜大部分铺放于田间,而收获的新鲜蒜头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变质变色,需动用大量的人力尽快将蒜秧剪切后收集蒜头,人工收获大蒜,果秧分离占工作量的40%以上,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且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机械化联合收获是是当前集成度最高的大蒜机械化收获技术,也是我国大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而果秧分离是大蒜联合收获中最为核心、技术难度最大的作业工序,分离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收获后的蒜头是否需要人工二次切秧加工。虽然发达国家实现了大蒜全程机械化收获,但由于其种植面积很少,专门用于大蒜收获的机械较少,特别是配备有果秧分离机构,可完成果秧分离工序的设备很少。因此,攻克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技术,提高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成品率,是当前大蒜联合收获技术的研发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果秧分离效率高、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的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持翻转机构和切割机构,切割机构从侧面与夹持翻转机构对接;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包括有取果爪、安装盘和电机,取果爪的前端为便于抓取大蒜果秧的钩状结构,若干取果爪各通过其后端的连接轴沿径向空套在安装盘上面,连接轴伸入于安装盘中间,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翻转锥齿轮;在安装盘的中间设置有中心锥齿轮,每一翻转锥齿轮均与中心锥齿轮相接触形成取果爪的翻转驱动结构,取果爪在翻转锥齿轮随中心锥齿轮运动时实现翻转;安装盘连接电机形成可旋转结构,切割机构位于取果爪旋转经过的路径上。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锥齿轮分为四部分,即两啮合区和两非啮合区,啮合区设有轮齿,非啮合区为平面结构;啮合区和非啮合区相互交错设置,且两啮合区沿中心锥齿轮的中心形成对称结构,两非啮合区亦沿中心锥齿轮的中心形成对称结构;两个啮合区的长度均与所述翻转锥齿轮相配,中心锥齿轮为固定结构,翻转锥齿轮在安装盘带动下每经过一次啮合区,取果爪翻转180度,而在翻转锥齿轮经过非啮合区时,取果爪保持原位。进一步地,安装盘通过一套筒水平安装于位于其轴心处的一固定轴上,固定轴上通过套筒安装有一从动轮,从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一主动轮,主动轮与电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盘为圆环状结构,取果爪通过连接轴径向安装于安装盘的外圆周面之外,并朝外侧伸出。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夹持并输送带果秧大蒜的夹持链,夹持链位于取果爪旋转经过的路径上,通过夹持链将大蒜自动输送至取果爪位置。进一步地,切割机构为圆形的切割刀盘,其连接有马达形成高速旋转结构;切割刀盘与其中一处非啮合区相对齐。一种基于前述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电机通过主动轮及同步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安装盘顺时针旋转,由此带动其上固接的取果爪水平顺时针转动;田间收获的大蒜果秧由夹持链夹持向前运动,前进中被取果爪抓取住大蒜果上部的果秧,使大蒜果被取果爪带动水平转动;转动过程中,翻转锥齿轮逐渐进入中心锥齿轮的左侧啮合区,带动其上的取果爪翻转180度,将大蒜果秧翻转,使大蒜果底端朝上、果秧朝下停放在取果爪上面,同时果秧逐渐从夹持链中脱出;当经过切割刀盘时,切割刀盘沿取果爪下端平面将多余果秧切除;翻转锥齿轮继续转过中心锥齿轮的右侧啮合区,带动取果爪再次翻转180度,将大蒜果翻转至下面,大蒜果依靠自重下落,取果爪恢复初始状态进行下一轮抓果动作。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空套在固定轴上的安装盘带动取果爪转动,实现水平旋转取果,进而完成果秧分离的过程;取果爪在大蒜果秧抓取的过程中,对其夹持进行翻转,使大蒜果由初始位于取果爪下端转到位于取果爪上表面,在被安装盘带动旋转时,当果秧从夹持链脱落时,大蒜果依旧被夹持输送,避免由于大蒜果在取果爪带动过程中未到达切割位置时果秧从夹持链中脱落而造成的落果损失;取果爪后端通过连接轴连接翻转锥齿轮,翻转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配合;中心锥齿轮按加工要求设置两部分锥齿区和两部分非啮合区,取果爪通过翻转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的啮合区啮合,实现果秧分离过程中两次180度翻转,完成切割果秧和落果的动作。通过各部件的相互配合作用,可以全自动完成对大蒜的提起、翻转后切割果身、再次翻转后大蒜落果等动作,整个设备的操作自动进行,工作效率高,对于大蒜分离的统一性好,良品率高,使大蒜无需再进行二次切秧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夹持翻转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翻转机构与切割刀盘配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夹持链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夹持链,2为取果爪,3为安装盘,4为翻转锥齿轮,5为中心锥齿轮,6为固定轴,7为套筒,8为从动轮,9为主动轮,10为电机,11为切割刀盘,12为连接轴,13为啮合区,14为非啮合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包括有夹持翻转机构和切割机构,切割机构从侧面与夹持翻转机构对接;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包括有取果爪2、安装盘3和电机10,取果爪2的前端为便于抓取大蒜果秧的钩状结构,若干取果爪2各通过其后端的连接轴12沿径向空套在安装盘3上面,连接轴12伸入于安装盘3中间,连接轴12的后端连接有翻转锥齿轮4;在安装盘3的中间设置有中心锥齿轮5,每一翻转锥齿轮4均与中心锥齿轮5相接触形成取果爪2的翻转驱动结构,取果爪2在翻转锥齿轮4随中心锥齿轮5运动时实现翻转;安装盘3连接电机10形成可旋转结构,切割机构位于取果爪2旋转经过的路径上。所述中心锥齿轮5分为四部分,即两啮合区13和两非啮合区14,啮合区13设有轮齿,非啮合区14为平面结构;啮合区13和非啮合区14相互交错设置,且两啮合区13沿中心锥齿轮5的中心形成对称结构,两非啮合区14亦沿中心锥齿轮5的中心形成对称结构;两个啮合区13的长度均与所述翻转锥齿轮4相配,中心锥齿轮5为固定结构,翻转锥齿轮4在安装盘3带动下每经过一次啮合区13,取果爪2翻转180度,而在翻转锥齿轮4经过非啮合区14时,取果爪2保持原位。安装盘3通过一套筒7水平安装于位于其轴心处的一固定轴6上,固定轴6上通过套筒7安装有一从动轮8,从动轮8通过同步带连接一主动轮9,主动轮9与电机10连接。所述安装盘3为圆环状结构,取果爪2通过连接轴12径向安装于安装盘3的外圆周面之外,并朝外侧伸出。还包括有夹持并输送带果秧大蒜的夹持链1,夹持链1位于取果爪2旋转经过的路径上,通过夹持链1将大蒜自动输送至取果爪2位置。切割机构为圆形的切割刀盘11,其连接有马达形成高速旋转结构;切割刀盘11与其中一处非啮合区14相对齐。一种基于前述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电机10通过主动轮9及同步带带动从动轮8转动,从而带动安装盘3顺时针旋转(旋转方向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由此带动其上固接的取果爪2水平顺时针转动;田间收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持翻转机构和切割机构,切割机构从侧面与夹持翻转机构对接;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包括有取果爪、安装盘和电机,取果爪的前端为便于抓取大蒜果秧的钩状结构,若干取果爪各通过其后端的连接轴沿径向空套在安装盘上面,连接轴伸入于安装盘中间,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翻转锥齿轮;在安装盘的中间设置有中心锥齿轮,每一翻转锥齿轮均与中心锥齿轮相接触形成取果爪的翻转驱动结构;安装盘连接电机形成可旋转结构,切割机构位于取果爪旋转经过的路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持翻转机构和切割机构,切割机构从侧面与夹持翻转机构对接;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包括有取果爪、安装盘和电机,取果爪的前端为便于抓取大蒜果秧的钩状结构,若干取果爪各通过其后端的连接轴沿径向空套在安装盘上面,连接轴伸入于安装盘中间,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翻转锥齿轮;在安装盘的中间设置有中心锥齿轮,每一翻转锥齿轮均与中心锥齿轮相接触形成取果爪的翻转驱动结构;安装盘连接电机形成可旋转结构,切割机构位于取果爪旋转经过的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大蒜果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锥齿轮分为四部分,即两啮合区和两非啮合区,啮合区设有轮齿,非啮合区为平面结构;啮合区和非啮合区相互交错设置,且两啮合区沿中心锥齿轮的中心形成对称结构,两非啮合区亦沿中心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莲汪岳林吕小荣张孝琼葛元月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