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凤云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260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包括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所述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之间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炭化炉可实现机制炭的炭化,且炭化后的炭化烟气将依次通过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实现炭化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除尘及冷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炭化系统的结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对机制炭的炭化速度快、效率高,与此同时,炭化后的烟气经处理后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制炭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木材加工废弃物、农作物桔梗、杂草等生物质,因布局分散、不便于储存和使用等原因,导致人们多采用直接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造成了能源浪费,其次,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浓烟,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能源利用方面,不仅要求能源在数量上满足要求,更对能源的品质严格要求,洁净、高效、方便、经济、可再生等逐渐成为高品质能源的衡量标准。目前,利用剩余生物质制备机制炭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因此,研制一种结构原理简单、回收利用效率高、满足环保要求的机制炭炭化系统成为本技术的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所述炭化系统的结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对机制炭的炭化速度快、效率高,与此同时,炭化后的烟气经处理后排放,满足环保要求。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包括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所述炭化炉顶端设有出烟口,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设有进烟口、出烟口,所述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之间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实现炭化炉的出烟口与余热加热装置的进烟口、余热加热装置的出烟口与烟气除尘装置的进烟口、烟气除尘装置的出烟口与冷凝装置的进烟口之间的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炭化炉包括燃烧室、炭化室,所述炭化室位于燃烧室上方,且炭化室的顶端与炭化炉出烟口相连通;所述炭化室内部设有炭化管,所述炭化管为两端密封的圆柱状空心管,并在其侧壁上设有沿炭化管母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圆形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炭化管的两端设有固定滑块,炭化室内壁上设有水平方向的平行滑槽,所述固定滑块与平行滑槽相配合,实现炭化管在炭化室内的排放,且所述炭化管的圆形通孔开口向下。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加热装置内设有吸热盘管,所述吸热盘管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部循环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烟气除尘装置内在竖直方向上均匀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烟气除尘装置的内壁构成蛇形烟气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下方设有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吸热盘管的出水口相连通,且喷淋装置的开口与挡板侧壁相对。进一步的,所述冷凝装置内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开口向下,位于靠近冷凝装置顶壁的出烟口的下方,且冷凝装置的底端设有排水口。本技术提供的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炭化炉内设有炭化管,所述炭化管可实现其内部机制炭的密封干馏炭化,大大缩减了机制炭在炭化炉内的炭化时间,提高了炭化速度。2、所述余热加热装置可实现吸热盘管内循环水的加热,为烟气除尘装置内挡板上所需热水蒸汽的雾化提供热源,实现了炭化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利用热水蒸汽实现炭化烟气在烟气除尘装置内除尘。3、所述冷凝装置通过喷淋冷水实现炭化烟气的冷却及进一步除尘,保证排放的烟气满足环保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炭化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炭化管排放关系示意图。图中:1燃烧室;2炭化室;3余热加热装置;4吸热盘管;5烟气除尘装置;6挡板;7冷凝装置;8喷淋装置;9出烟口;10炭化管;11圆形通孔;12固定滑块;13雾化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主体及实施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如图1至3所示,包括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3、烟气除尘装置5、冷凝装置7,所述炭化炉顶端设有出烟口9,余热加热装置3、烟气除尘装置5、冷凝装置7设有进烟口、出烟口9,所述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3、烟气除尘装置5、冷凝装置7之间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实现炭化炉的出烟口9与余热加热装置3的进烟口、余热加热装置3的出烟口9与烟气除尘装置5的进烟口、烟气除尘装置5的出烟口9与冷凝装置7的进烟口之间的连通,则机制炭经过炭化后的炭化烟气将依次通过余热加热装置3、烟气除尘装置5、冷凝装置7实现炭化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除尘及冷却。所述炭化炉包括燃烧室1、炭化室2,所述炭化室2位于燃烧室1上方,且炭化室2的顶端与炭化炉出烟口9相连通,燃烧室1内可燃气体的燃烧可为炭化炉提供相应的炭化温度,进而实现炭化室2内机制炭的炭化。进一步的,所述炭化室2内部设有炭化管10,所述炭化管10为两端密封的圆柱状空心管,并在其侧壁上设有沿炭化管10母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圆形通孔11。与此同时,所述炭化管10的两端设有固定滑块12,炭化室2内壁上设有水平方向的平行滑槽,所述固定滑块12与平行滑槽相配合,实现炭化管10在炭化室2内的排放,进而实现炭化管10内部机制炭的密封干馏炭化,可大大缩减机制炭在炭化炉内的炭化时间,提高炭化速度,且所述炭化管10的圆形通孔11开口向下,可实现炭化烟气进入燃烧室1后进一步燃烧,提高利用效率。所述余热加热装置3内设有吸热盘管4,所述吸热盘管4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部循环水相连,则炭化烟气的余热可对吸热盘管4内的循环水进行加热,进而实现炭化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所述烟气除尘装置5内在竖直方向上均匀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间隔地与所述烟气除尘装置5宽度方向两侧的相对壁相连接,实现挡板6与烟气除尘装置5的内壁构成蛇形烟气通道,且挡板6与烟气除尘装置5内壁的连接倾斜一定角度,进而增加炭化烟气与挡板6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所述挡板6的下方设有雾化装置13,所述雾化装置13与吸热盘管4的出水口相连通,且雾化装置13的开口与挡板6侧壁相对,实现热水在挡板6侧壁上的雾化并覆盖整个挡板6侧壁,进而利用热水蒸汽实现炭化烟气在烟气除尘装置5内与挡板6接触时的除尘。所述冷凝装置7内部设有喷淋装置8,所述喷淋装置8的开口向下,位于靠近冷凝装置7顶壁的出烟口9的下方,经烟气除尘装置5除尘后的炭化烟气经由冷凝装置7的进烟口进入冷凝装置7内部,并与喷淋装置8向下喷洒的冷水相接触,实现炭化烟气的冷却及进一步除尘,进而保证最后经由冷凝装置7的出烟口9排放的烟气满足环保的要求。进一步的,冷凝装置7的底端设有排水口,可实现冷凝装置7内冷凝水的排放。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利用本技术提供的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时,首先,将压制成型的机制炭放入炭化管10并密封,同时将装有机制炭的炭化管10配合排放到炭化炉的炭化室2内,并保证炭化管10的圆形通孔11开口向下;然后,在炭化炉燃烧室1内燃烧可燃气体,需满足炭化条件,为炭化室2内机制炭的密封干馏炭化提高相应的炭化温度,炭化后的炭化烟气可经余热加热装置3、烟气除尘装置5、冷凝装置7处理后直接排放;最后,待炭化完成并冷却后取出机制炭,并进行下一循环的炭化。上面所述的实施案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到如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所述炭化炉顶端设有出烟口,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设有进烟口、出烟口,所述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之间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实现炭化炉的出烟口与余热加热装置的进烟口、余热加热装置的出烟口与烟气除尘装置的进烟口、烟气除尘装置的出烟口与冷凝装置的进烟口之间的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所述炭化炉顶端设有出烟口,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设有进烟口、出烟口,所述炭化炉、余热加热装置、烟气除尘装置、冷凝装置之间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实现炭化炉的出烟口与余热加热装置的进烟口、余热加热装置的出烟口与烟气除尘装置的进烟口、烟气除尘装置的出烟口与冷凝装置的进烟口之间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包括燃烧室、炭化室,所述炭化室位于燃烧室上方,且炭化室的顶端与炭化炉出烟口相连通;所述炭化室内部设有盛装机制炭的炭化管,所述炭化管为两端密封的圆柱状空心管,并在其侧壁上设有沿炭化管母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圆形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机制炭炭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管的两端设有固定滑块,炭化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段凤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