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和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150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优良耐冲击性能的壳体以及具备其的钟表。固定在本体壳体(5)上部的上部壳体(6)具备以位于本体壳体(5)的上部内周侧的状态固定在本体壳体(5)上部的内侧壳体(7)、以位于本体壳体(5)的上部外周侧的状态固定在本体壳体(5)上部的外侧壳体(8)、以及设置在内侧壳体(7)与外侧壳体(8)之间并以非接触状态配置内侧壳体(7)和外侧壳体(8)的缓冲部件(9)。因此,当外侧壳体(8)从外部受到冲击时,该冲击能够由内侧壳体(7)与外侧壳体(8)之间的缓冲部件(9)可靠且良好地缓冲。

Shell and clo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ell with excellent impact resistance and a clock with its own. Fixed in the shell body (5)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sing (6) have in the body casing (5) within weeks of the upper side state is fixed on the body shell (5) inside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sing (7),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shell (5) peripheral side of the state is fixed on the body shell (5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 shell) (8), and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asing (7) and the outer shell (8) and in a non-contact state configuration inside the shell (7) and outer shell (8) buffer components (9). Therefore, when the outer shell (8) is impacted from the outside, the impact can be reliably and well buffered by the buffer component (9) between the inner shell (7) and the outer shell (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和钟表
本技术涉及用于腕表、手机、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具备该壳体的钟表。
技术介绍
例如,在腕表的腕表壳体中,具备如专利文献1所述结构的壳体已众所周知,其具备用于收纳钟表模块的本体壳体和用于将钟表玻璃固定在该本体壳体上部的外装壳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96375号公报这种腕表壳体被构成为,外装壳体配置在本体壳体的外周部,在该外装壳体的上部朝向内周侧突出设置有按压部,在该突出的按压部从上侧按压钟表玻璃边缘部的状态下,外装壳体由螺钉部件固定在本体壳体的外周部上。
技术实现思路
但这种腕表壳体存在以下问题,当外装壳体从外部受到冲击时,由于该冲击会直接传递至本体壳体和钟表玻璃,会导致钟表玻璃破裂或本体壳体内的钟表模块破损,从而难以确保耐冲击性能。本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优良耐冲击性能的壳体和具备该壳体的钟表。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本体壳体;和上部壳体,其固定在该本体壳体的上部,所述上部壳体具备:内侧壳体,其以位于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内周侧的状态固定在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外侧壳体,其以位于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外周侧的状态配置在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和缓冲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内侧壳体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以非接触状态配置所述内侧壳体和所述外侧壳体。按照本技术,当外部壳体从外部受到冲击时,因为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之间的缓冲部件能够可靠且良好地缓冲该冲击,从而能够提供具有优良耐冲击性能的壳体。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将本技术应用于腕表中的一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图2为表示图1所示腕表的A-A向视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为进一步放大表示图2所示腕表壳体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图2所示腕表壳体的铆接部,(a)为表示在使铆接部铆接之前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b)为表示在使铆接部铆接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5为通过局部剖切表示图3所示缓冲部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通过局部剖切表示图5所示缓冲部件的变型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5对将本技术应用于腕表中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该腕表具备腕表壳体1。在该腕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上隔着玻璃垫片2a安装有钟表玻璃2。在该腕表壳体1的下部隔着盖垫片3a安装有后盖3。如图1所示,在该腕表壳体1的十二点一侧和六点一侧设置有安装有表带(未图示)的带安装部BT。而且,在该腕表壳体1的三点一侧设置有转柄等开关装置SW1,并分别在该腕表壳体1的二点一侧、四点一侧和八点一侧设置有按键开关SW2。如图2所示,该腕表壳体1还被构成为在其内部配置有钟表模块4。尽管未图示,但该钟表模块4具备由指针的秒针指示时刻的机芯、用于电光显示时刻和日期等信息的显示部以及电驱动这些部件的电路部等钟表功能所必需的各种部件。但是,如图1和图2所示,该腕表壳体1具备用于收纳钟表模块4的本体壳体5和固定在该本体壳体5的上部并用于隔着玻璃垫片2a安装钟表玻璃2的上部壳体6。本体壳体5由不锈钢、钛等金属形成。如图2所示,上部壳体6具备以位于本体壳体5的上部内周侧的状态固定在本体壳体5上部的内侧壳体7、以位于本体壳体5的上部外周侧的状态配置在本体壳体5上部的外侧壳体8和设置在内侧壳体7与外侧壳体8之间并以非接触状态配置内侧壳体7和外侧壳体8的缓冲部件9。而且,缓冲部件9也作为防水部件发挥功能。如图2所示,内侧壳体7整体被形成为大致圆环状。该内侧壳体7的内径被形成为小于本体壳体5的内径,外径则被形成为大于本体壳体5的内径且小于本体壳体5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优选内侧壳体7由钛等金属形成,但也可以与本体壳体5同样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而且不必一定为与本体壳体5相同的材料。利用蒸镀等表面处理,该内侧壳体7的表面被着色成规定颜色,例如黑色。并且,如图2所示,在该内侧壳体7的内周侧上。设置有分离部10和玻璃安装部11。分离部10被倾斜设置成从内侧壳体7的内周部的上部侧朝向下部侧内径逐渐变小。如图2所示,玻璃安装部11具备立起设置在分离部10上部中的外周缘上的外周壁11a,并被构成为在钟表玻璃2外周侧的下表面配置在内侧壳体7上表面的状态下,钟表玻璃2的外周面隔着玻璃垫片2a压靠在外周壁11a的内周面上。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外侧壳体8整体被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即,该外侧壳体8的内径被形成为等于或者稍微大于内侧壳体7的外径,外径则被形成为大于本体壳体5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优选外侧壳体8由钛等金属形成,但也可以与内侧壳体7同样地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优选利用蒸镀等表面处理使外侧壳体8着色成与内侧壳体7不同的颜色,例如蓝色,但也可以着色成与内侧壳体7相同的颜色。并且,该外侧壳体8不必一定由金属等形成,例如也可以由陶瓷、石英玻璃、贵金属(金、银、铂)、人工宝石(人工蓝宝石、人工红宝石)等材料形成。如图2所示,上部壳体6被构成为利用固定部12固定在本体壳体5的内侧上部。该固定部12具备用于将内侧壳体7配置支撑在本体壳体5内侧上部的支撑部13和设置在该支撑部13上并由铆接加工固定在本体壳体5内周面上的铆接部14。如图2所示,支撑部13具备垂直向下设置在内侧壳体7下表面中的大致中间部的内周壁13a,并被构成为在内侧壳体7的外周部下表面抵接在本体壳体5的内周侧上表面的状态下,以内周壁13a的外周面与本体壳体5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配置。通过这种方式,支撑部13被构成为将内侧壳体7配置在本体壳体5的内侧上部并将内侧壳体7支撑在本体壳体5的上部。如图2和图4所示,铆接部14为设置在内侧壳体7的支撑部13的内周壁13a中下端部的多个部位的爪部。该铆接部14被构成为,在内侧壳体7的支撑部13配置在本体壳体5的内周侧上部的状态下,当利用铆接加工铆接后,侵入设置在本体壳体5内周面上的凹部5a内,并将内侧壳体7固定在本体壳体5上。即,如图4的(a)所示,该铆接部14被构成为,在内侧壳体7的支撑部13配置在本体壳体5的内周侧上部的状态下,在铆接加工前时,以位于设置在本体壳体5内周面上的凹部5a的外部的状态,与本体壳体5的凹部5a对应配置。并且,如图4的(b)所示,该铆接部14被构成为,在与设置在本体壳体5内周面上的凹部5a对应配置的状态下,当利用铆接加工铆接后,侵入设置在本体壳体5内周面上的凹部5a内,以便将内侧壳体7牢固地固定在本体壳体5上。而且,如图2和图3所示,上部壳体6具备设置在内侧壳体7的外周面并从上方按压缓冲部件9的按压部15和设置在外侧壳体8的内周面并由按压部15按压的缓冲部件9从上方推压且按压向本体壳体5的上部的承接部16。如图2和图3所示,按压部15为设置在与内侧壳体7的分离部10的上部对应的外周部的台阶部。即,在与内侧壳体7的分离部10上部对应的外周部的大致中间部设置有用于配置缓冲部件9的内侧切口凹部15a。因此,按压部15在内侧切口凹部15a的上端部被形成为台阶部。通过这种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按压部15被构成为,当内侧壳体7的支撑部13配置在本体壳体5的内周侧上部时,从上方按压配置在内侧切口凹部15a中的缓冲部件9并按压至外侧壳体8的承接部16上,从而将外侧壳体8按压在本体壳体5的上部。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壳体和钟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本体壳体;和上部壳体,其固定在该本体壳体的上部,所述上部壳体具备:内侧壳体,其以位于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内周侧的状态固定在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外侧壳体,其以位于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外周侧的状态配置在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以及缓冲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内侧壳体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以非接触状态配置所述内侧壳体和所述外侧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09 JP 2016-176320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本体壳体;和上部壳体,其固定在该本体壳体的上部,所述上部壳体具备:内侧壳体,其以位于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内周侧的状态固定在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外侧壳体,其以位于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外周侧的状态配置在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以及缓冲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内侧壳体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以非接触状态配置所述内侧壳体和所述外侧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所述内侧壳体固定在所述本体壳体的内侧上部的固定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备:支撑部,其用于将所述内侧壳体配置支撑在所述本体壳体的内侧上部;和铆接部,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并利用铆接加工固定在所述本体壳体的内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具备:按压部,其设置在所述内侧壳体的外周面并从上方按压所述缓冲部件;和承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外侧壳体的内周面,由被所述按压部所按压的所述缓冲部件从上方推压而按压向所述本体壳体的上部。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善弘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