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获亚麻的农业机械,特别是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包括在在横向机架的一端安装着由变速箱输出轴带动的主动轮,其另一端安装着从动轮,从动轮通过拔麻带传动从动轮,通过液压提升装置铰接的机架上均布固接着门型悬臂端部分别安装着与拔麻带相配合的拔麻轮,位于拔麻轮两侧,并且在拔麻带的背面分别设置着张紧轮,在门型悬臂的前部分别固接着与拔麻轮、从动轮相对应的分禾器和扶禾器,位于主动轮一侧的门型悬臂端部固接着水平悬臂,其端部安装的输送轮通过输送带传动该门型悬臂端安装的带槽拔麻轮,使输送轮与带槽拔麻轮之间的输送带与相对应配合的拔麻带形成夹持配合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悬挂在四轮拖拉机的前方,机动灵活,作业质量高,能耗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获亚麻的农业机械,特别是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
技术介绍
近10年来,随着我国亚麻纺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亚麻原料供应特别紧张,基本依赖于进口,大大降低了亚麻纺织企业的效益,原料已成为我国亚麻行业发展的瓶颈。但亚麻的收获尚未实现机械化或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是人工作业,而亚麻茎杆很细,种植密度大,因此劳动强度大,农民增收缓慢。在五十年代初曾从前苏联引进几台牵引式亚麻收获机,但由于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还需要人工割道,因而一直没有用于生产。目前我国拨麻大多采用的是自走式拨麻机如4YYZ-1.4型和俄罗斯的联合拔麻机。国内现有拔麻机的收获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a亚麻秆茎容易被夹断;b收获率低;c在亚麻输送铺放过程中铺放不成形,杂乱;d机具笨重,结构复杂,耗用功率大;e机具所走行距与新疆亚麻种植行距不符。俄罗斯的联合拔麻机虽可在拔麻的同时摘桃,但摘桃后籽粒损失率很大,达到6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重量轻,悬挂在中小型四轮拖拉机的前方,机动灵活,作业质量高,能耗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包括在在横向机架(9)的一端安装着由变速箱(2)输出轴带动的主动轮(1),其另一端安装着从动轮(8),主动轮(1)通过拔麻带(10)传动从动轮(8),其特征是:通过液压提升装置(15)铰接的机架(9)上均布固接着门型悬臂(14),在均布的门型悬臂(14)端部分别安装着与拔麻带(10)相配合的拔麻轮(11),位于拔麻轮(11)两侧,并且在拔麻带(10)的背面分别设置着张紧轮(6),在门型悬臂(14)的前部分别固接着与拔麻轮(11)、从动轮(8)相对应的分禾器(13)和扶禾器(7),位于主动轮(1)一侧的门型悬臂(14)端部固接着水平悬臂,其端部安装的输送轮(12)通过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包括在在横向机架(9)的一端安装着由变速箱(2)输出轴带动的主动轮(1),其另一端安装着从动轮(8),主动轮(1)通过拔麻带(10)传动从动轮(8),其特征是:通过液压提升装置(15)铰接的机架(9)上均布固接着门型悬臂(14),在均布的门型悬臂(14)端部分别安装着与拔麻带(10)相配合的拔麻轮(11),位于拔麻轮(11)两侧,并且在拔麻带(10)的背面分别设置着张紧轮(6),在门型悬臂(14)的前部分别固接着与拔麻轮(11)、从动轮(8)相对应的分禾器(13)和扶禾器(7),位于主动轮(1)一侧的门型悬臂(14)端部固接着水平悬臂,其端部安装的输送轮(12)通过输送带(4)传动该门型悬臂(14)端安装的带槽拔麻轮(5),使输送轮(12)与带槽拔麻轮(5)之间的输送带与相对应配合的拔麻带形成夹持配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其特征是:拔麻轮(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挂式亚麻收获机,其特征是:拔麻轮(11)的数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新王学农陈发张佳喜牛长河王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