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可用性管理的方法与实体技术

技术编号:171198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资源编排实体(171)和一种方法(300),用于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的网络业务链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通过业务流差异化的网络业务部署来实现端到端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通过多个中间网络节点连接。所述资源编排实体(171)用于:从网络业务管理实体(220)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要求的至少一个描述符(223、224、226)中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以及向资源管理实体(173)提供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以及所述业务流的标识参考,用于在实例化所述网络业务链中的包括业务流的所述网络业务时,分配包括虚拟网络(153)中的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及其互联的资源(151、152、153),其中所述虚拟网络(153)布置在包括网络节点的网络硬件(163)上。

Business availabilit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ent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业务可用性管理的方法与实体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大体上涉及资源编排实体及其中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本文描述了一种机制,用于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的网络业务链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通过业务流差异化的网络业务部署来实现端到端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这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通过多个中间网络节点连接。
技术介绍
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FunctionsVirtualisation,NFV)旨在通过发展标准互联网技术(InternetTechnology,IT)虚拟化技术来改变网络运营商构建网络的方式,从而将多种网络设备类型整合到可能位于各种NFV基础设施网络节点和终端用户驻地中的行业标准高容量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器上。对于传统的高可用性系统,例如电信网元等,业务可用性很难从端到端进行操作。传统系统中的所有应用或业务都设计成具有相同级别的业务可用性或弹性而没有任何差异。实施时并没有考虑业务实际“需要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例如,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网页浏览业务可以容忍因故障而导致业务中断20至30秒。但是,当前系统只提供一个弹性级别,通常有1至10秒的故障恢复时间。因此,给业务可用性要求较低的业务分配了超量配置的系统资源。同时,其它用户业务,例如通过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overtheInternetProtocol,VoIP)进行的通信,对时间更为敏感。NFV的关键设计目标之一指定为电信业务的端到端可用性。NFV框架应确保并非所有业务都需要“达到峰值”,但可以根据给定弹性等级来定义和应用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SLA)。NFV中已经规定了针对一些业务可用性级别的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不仅为业务可用性级别给出了业务优先级指示,而且还给出了业务恢复时间要求和故障恢复优先级。然而,没有关于如何操作和管理不同业务类型或业务组的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差异的指定方法。此外,没有指定如何操作业务流有差异的端到端业务可用性,也没有提供任何具有业务流差异管理的端到端业务可用性机制。在一些替代性方案中,针对私有云提出了软件定义可用性差异特征。但是该方案不适用于端到端业务可用性管理,只能在虚拟机(VirtualMachine,VM)中只有单个应用或业务的特定用户用例中使用。在业务可用性的操作和管理方面,当前系统存在三个问题:首先,传统的电信系统无法为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业务组提供业务可用性差异,只提供一个业务可用性和可靠性级别,该级别通常有5至10秒的故障恢复时间。因此,给业务可用性要求较低的业务分配了超量配置的系统资源。其次,当配置了可靠性和可用性机制且设备已运送给业务提供商时,业务提供商就无法更改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配置。最后,当前系统中不存在用于操作具有业务流差异的端到端业务可用性的端到端机制,也没有提供任何具有业务流差异管理的端到端业务可用性机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差异以及用于以灵活的方式操作和管理端到端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机制。因此,可以使业务提供商能够动态地向任何业务类型或用户组部署“需要的”业务可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些缺点,以及提供一种具有业务流差异的端到端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部署机制。本目的以及其它目的通过所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其它实施形式从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显而易见。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编排实体,用于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的网络业务链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通过业务流差异化的网络业务部署来实现端到端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通过多个中间网络节点连接。所述资源编排实体用于从网络业务管理实体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要求的至少一个描述符中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此外,所述资源编排实体用于向资源管理实体提供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以及所述业务流的标识参考,用于在实例化所述网络业务链中的业务流时,分配包括虚拟网络中的网络功能节点及其互联的资源,其中所述虚拟网络布置在包括网络节点的网络硬件上。因此,通过引入定义业务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要求的信元,实现了一种NFV编排和管理(NFVorchestrationandmanagement,MANO)机制,用于向网络业务中具有不同业务可用性级别的不同业务流分配资源。由于不同的网络业务流对不同程度的故障恢复在时间上是敏感的,因此可以为所述网络业务流分配合适的网络资源。此外,管理并控制在MANO或基础设施中所分配的资源的实体在获取所述业务流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时,可以在故障或过载等异常情况下有区别地处理不同的业务流。因此,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提高了网络资源分配效率。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所述资源编排实体的第一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编排实体还用于: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作为虚拟网络功能描述符(VirtualNetworkFunctionDescriptor,VNFD)中的虚拟部署单元(VirtualDeploymentUnit,VDU)的一部分。因此,提供了一种机制,用于使资源编排能够获取网络业务管理平面对获取到的逻辑计算或存储资源所给出的业务可用性要求,从而支持已由业务提供商或类似实体按照相应业务可用性级别进行分类的所述业务流。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第一可能实施方式,在所述资源编排实体的第二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VDU中的所述获取到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指定针对所述网络功能节点的所请求资源的业务可用性级别要求。因此,提供了一种机制,用于使例如所述资源编排实体能够请求所述资源管理实体分配具有业务可用性级别属性的所述计算或存储资源,从而支持已由业务提供商或类似实体按照相应业务可用性级别进行分类的所述业务流。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前述实施方式,在所述资源编排实体的第三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编排实体用于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与所述业务流的标识参考一起嵌入在网络转发图(NetworkForwardingPath,NFP)中。因此,提供了一种机制,用于使资源编排能够获取网络业务管理平面对获取到的逻辑网络资源所给出的业务可用性要求,从而支持已由业务提供商或类似实体按照相应业务可用性级别进行分类的所述业务流。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其任一前述实施方式,在所述资源编排实体的第四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NFP中的所述获取到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指定所述业务流的所支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的列表。此外,还描述了如何确定所述业务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如果通过传输层标识符确定所述业务流,则提供业务可用性级别与业务质量或业务类别标识符之间的对应映射。因此,提供了一种机制,用于使例如所述资源编排实体能够请求所述资源管理实体分配具有业务可用性级别属性的所述网络资源,从而支持已由业务提供商或类似实体按照相应业务可用性级别进行分类的所述业务流。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其任一前述实施方式,在所述资源编排实体的第五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编排实体还用于在虚拟链路描述符(VirtualLinkDescriptor,VLD)中获取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业务可用性管理的方法与实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的网络业务链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通过业务流差异化的网络业务部署来实现端到端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的资源编排实体(171),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通过多个中间网络节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编排实体(171)用于:从网络业务管理实体(220)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要求的至少一个描述符(223、224、226)中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以及向资源管理实体(173)提供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以及所述业务流的标识参考,用于在实例化所述网络业务链中的包括业务流的所述网络业务时,分配包括虚拟网络(153)中的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及其互联的资源(151、152、153),其中所述虚拟网络(153)布置在包括网络节点的网络硬件(163)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的网络业务链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通过业务流差异化的网络业务部署来实现端到端业务可靠性和可用性的资源编排实体(171),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通过多个中间网络节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编排实体(171)用于:从网络业务管理实体(220)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要求的至少一个描述符(223、224、226)中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以及向资源管理实体(173)提供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以及所述业务流的标识参考,用于在实例化所述网络业务链中的包括业务流的所述网络业务时,分配包括虚拟网络(153)中的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及其互联的资源(151、152、153),其中所述虚拟网络(153)布置在包括网络节点的网络硬件(16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编排实体(171),其特征在于,还用于: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作为虚拟网络功能描述符(VirtualNetworkFunctionDescriptor,VNFD)(225)中的虚拟部署单元(226)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编排实体(171),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部署单元(226)中的所述获取到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指定针对所述网络功能节点(241、242、243)的所请求资源的业务可用性级别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编排实体(171),其特征在于,还用于: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与所述业务流的标识参考一起嵌入在网络转发图(223)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源编排实体(17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转发图(223)中的所述获取到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指定所述业务流的所支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的列表;描述如何确定所述业务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以及如果通过传输层标识符确定所述业务流,则提供业务可用性级别与业务质量或业务类别标识符之间的对应映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编排实体(171),其特征在于,还用于:在虚拟链路描述符(224)中获取用于定义所述业务流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的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资源编排实体(171),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链路描述符(224)中的所述获取到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指定所述业务流的所支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的列表;描述如何确定所述业务流的业务可用性级别;以及如果通过传输层标识符确定所述业务流,则提供业务可用性级别与业务质量或业务类别标识符之间的对应映射。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编排实体(171),其特征在于,在包括输入信息的请求中向所述资源管理实体(173)提供所述业务可用性级别信元(250),所述输入信息定义所分配资源(151、152、153)支持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绍基龚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