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簧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191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拉簧的立定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拉簧立定装置,包括下拉架和支座;下拉架包括连接台和固定在连接台下部的两固定板,两固定板之间横向并排贯穿数根下拉横梁;支座包括下底座和固定在下底座上的左右对称的两竖直板,两固定板位于两竖直板之间,对应各下拉横梁在两侧的竖直板上设置竖向长条孔,下拉横梁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竖向长条孔中穿出并能够沿竖向长条孔纵向移动;各竖直板的外侧板面的上部均设有支架,各支架上均安装固定横梁;固定横梁位于下拉横梁的上方且垂直于下拉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加大拉簧的拉伸范围,又能实现多根拉簧的立定处理,提高了拉簧立定环节的效率,并从整体上提高了拉簧的生产效率。

Spring se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nding tension spring, in particular to a spring standing device, including lycra and bearing; under the Taiwan and fixed on the connecting part two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board, between the two fixed plat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lateral side by side pull-down beam; bearing consists of two vertical plates and fixed on the lower base. Symmetrical bottom, two fixed plat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vertical plates, each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long hole drop in the vertical sides of the plate, both ends of the beam respectively from the vertical drop of long hole on both sides of the piercing and able to move along the longitudinal vertical long hole; the upper lateral surface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the beams are fixed, mounting bracket; fixed beams located above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beam down beam down.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enlarge the stretching range of the tension spring, but also realize the progressive treatment of multiple reed spring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ull spring's alignment,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tension spring as a w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簧立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簧立定装置,属于拉簧后处理设备领域,用于拉簧的立定处理。
技术介绍
弹簧立定处理是将热处理后的拉伸弹簧拉伸到工作极限载荷下的长度,一次或多次短暂拉伸以达到稳定弹簧外形尺寸、暴露弹簧材料表面缺陷、检查弹簧的热处理质量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工艺方法。当拉簧应力较小时,通常不进行立定处理。目前,常规的弹簧立定处理通常采用气压机,将拉簧一端固定在气压机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气压机下压气缸的缸杆端部,通过驱动下压气缸对拉簧进行立定处理。但目前的拉簧立定处理方式具有以下缺陷:1、由于气压机中下压气缸的行程是确定的,因此拉簧只能在下压气缸的允许行程范围内进行拉伸,无形中将拉簧的拉伸范围进行了限定,对于长度较长的拉簧无法进行立定处理;2、目前一次只能拉伸一只拉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立定处理,效率较低,从而将企业的拉簧生产效率整体拉低。因此,目前拉簧立定装置的结构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加大拉簧拉伸范围且操作简便、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拉簧生产效率的拉簧立定装置。本技术所述的拉簧立定装置包括下拉架和支座;下拉架包括与升降机构连接的连接台以及固定在连接台下部的左、右两固定板,两固定板之间横向并排贯穿数根下拉横梁;支座包括下底座和固定在下底座上的左右对称的两竖直板,下拉架上的两固定板位于所述两竖直板之间,对应各下拉横梁在两侧的竖直板上设置竖向长条孔,下拉横梁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竖向长条孔中穿出并能够沿竖向长条孔纵向移动;各竖直板的外侧板面的上部均设有支架,各支架上均安装有固定横梁;固定横梁位于下拉横梁的上方,且垂直于下拉横梁。通过本技术能够实现多根拉簧的同步立定处理。由于拉簧上下两端的钩在空间角度是相互垂直的,因此本技术中的下拉横梁和固定横梁也相互垂直,便于拉簧的悬挂。而且因为每根下拉横梁最多可以在两端各挂一根拉簧,因此具体立定的拉簧数量与下拉横梁的数量相关,最多为下拉横梁数量的2倍。为了方便描述,以设置3根下拉横梁为例对本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进行描述:使用时,在3根下拉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拉簧,安装时,拉簧的一端挂在下拉横梁上,另一端挂在对应的固定横梁上,这样最多可以在拉簧立定装置上安装6根拉簧。拉簧安装完毕后,驱动升降机构,使其带动下拉架向下移动,这样下拉架固定板上的下拉横梁也会随之下移,而支座竖直板上的固定横梁位置是不变的,因此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动作,可同时完成6根拉簧的立定,操作简便,而且提高了拉簧立定环节的效率,并从整体上提高了拉簧的生产效率。优选的,正对每根下拉横梁在固定横梁上环向设置环形槽,即:每根固定横梁上的环形槽的数量与下拉横梁的数量相同,且每个环形槽正对下方的一根下拉横梁。通过环形槽能够对拉簧的上端进行定位,防止拉簧上端发生位移。进一步优选的,各下拉横梁位于竖直板外侧的部分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中安装拉簧限位销,通过拉簧限位销对拉簧的下端进行定位。因拉簧的上、下两端都进行了定位,因此能够确保每根拉簧均竖直安装在拉簧立定装置上,便于进行拉簧立定处理。优选的,各竖直板的外侧面与支座之间连接加强筋板,增强对竖直板的支撑强度。优选的,所述的升降机构采用气压机;连接台固定在气压机中下压气缸的缸杆端部;下底座安装在气压机底座上。这样通过气压机即可带动下拉架进行升降,从而对拉簧进行立定处理。使用本技术对拉簧进行立定处理时,因拉簧上端固定在固定横梁上,下端固定在下拉横梁上且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拉簧进行拉伸,因此拉簧的拉伸范围不受气压机下压气缸行程的约束,只要支座上固定横梁的设计高度合适,就可以满足各种拉簧的立定处理,相比传统采用单纯的气压机进行拉簧立定处理,能够加大拉簧的拉伸范围,适用范围较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便快捷,通过一个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多根拉簧的立定处理,从而提高了拉簧立定环节的效率,并从整体上提高了拉簧的生产效率;拉簧的拉伸范围不受气压机下压气缸行程的约束,相比传统采用单纯的气压机进行拉簧立定处理,能够加大拉簧的拉伸范围,适用范围较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连接台;2、固定板;3、下拉横梁;4、竖直板;5、支架;6、固定横梁;7、环形槽;8、竖向长条孔;9、定位孔;10、加强筋板;11、下底座;12、气压机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拉簧立定装置包括下拉架和支座;下拉架包括与升降机构连接的连接台1以及固定在连接台1下部的左、右两固定板2,两固定板2之间横向并排贯穿3根下拉横梁3;支座包括下底座11和固定在下底座11上的左右对称的两竖直板4,下拉架上的两固定板2位于所述两竖直板4之间,对应3根下拉横梁3在两侧的竖直板4上各设置3条竖向长条孔8,下拉横梁3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竖向长条孔8中穿出并能够沿竖向长条孔8纵向移动;各竖直板4的外侧板面的上部均设有支架5,各支架5上均安装有固定横梁6;固定横梁6位于下拉横梁3的上方,且垂直于下拉横梁3,因拉簧两端的钩在空间角度是相互垂直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下拉横梁3和固定横梁6也相互垂直,便于拉簧的悬挂。本实施例中,正对每根下拉横梁3在固定横梁6上环向设置环形槽7,即每根固定横梁6上的环形槽7的数量与下拉横梁3的数量相同,且每个环形槽7正对下方的一根下拉横梁3,通过环形槽7能够对拉簧的上端进行定位,各下拉横梁3位于竖直板4外侧的部分设有定位孔9,定位孔9中安装拉簧限位销,通过拉簧限位销对拉簧的下端进行定位,因拉簧的上、下两端都进行了定位,因此能够确保每根拉簧均竖直安装在拉簧立定装置上,便于进行拉簧立定处理。各竖直板4的外侧面与支座之间连接加强筋板10,增强对竖直板4的支撑强度。升降机构采用气压机,连接台1固定在气压机中下压气缸的缸杆端部,下底座11安装在气压机底座12上,目前市售的气压机中,很多都可以采用脚踏开关对下压气缸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也采用这种通过脚踏开关控制下压气缸启闭的方式。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进行描述:使用时,在3根下拉横梁3的两端均安装拉簧,安装时,拉簧的一端挂在下拉横梁3上,另一端挂在对应的固定横梁6上,从而在拉簧立定装置上共安装6根拉簧。拉簧安装完毕后,踩下气压机的脚踏开关,驱动下压气缸,使其带动下拉架向下移动,这样下拉架固定板2上的3根下拉横梁3也会随之下移,而支座竖直板4上的固定横梁6位置是不变的,因此通过下压气缸可同时带动6根拉簧拉至指定的立定位置,完成立定。整个立定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拉簧立定环节的效率,并从整体上提高了拉簧的生产效率。同时,因拉簧上端固定在固定横梁6上,下端固定在下拉横梁3上且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拉簧进行拉伸,因此拉簧的拉伸范围不受气压机下压气缸行程的约束,只要支座上固定横梁6的设计高度合适,就可以满足各种拉簧的立定处理,相比传统采用单纯的气压机进行拉簧立定处理,能够加大拉簧的拉伸范围,适用范围较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簧立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簧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拉架和支座;下拉架包括与升降机构连接的连接台(1)以及固定在连接台(1)下部的左、右两固定板(2),两固定板(2)之间横向并排贯穿数根下拉横梁(3);支座包括下底座(11)和固定在下底座(11)上的左右对称的两竖直板(4),下拉架上的两固定板(2)位于所述两竖直板(4)之间,对应各下拉横梁(3)在两侧的竖直板(4)上设置竖向长条孔(8),下拉横梁(3)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竖向长条孔(8)中穿出并能够沿竖向长条孔(8)纵向移动;各竖直板(4)的外侧板面的上部均设有支架(5),各支架(5)上均安装有固定横梁(6);固定横梁(6)位于下拉横梁(3)的上方,且垂直于下拉横梁(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簧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拉架和支座;下拉架包括与升降机构连接的连接台(1)以及固定在连接台(1)下部的左、右两固定板(2),两固定板(2)之间横向并排贯穿数根下拉横梁(3);支座包括下底座(11)和固定在下底座(11)上的左右对称的两竖直板(4),下拉架上的两固定板(2)位于所述两竖直板(4)之间,对应各下拉横梁(3)在两侧的竖直板(4)上设置竖向长条孔(8),下拉横梁(3)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竖向长条孔(8)中穿出并能够沿竖向长条孔(8)纵向移动;各竖直板(4)的外侧板面的上部均设有支架(5),各支架(5)上均安装有固定横梁(6);固定横梁(6)位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承龙支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