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175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第一传输节点在n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传输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的比特数量大于1,所述数据编码后映射到所述n个OFDM符号上,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第一个OFDM符号前包括第一循环前缀;除所述第一个OFDM符号以外的其他OFDM符号不包括循环前缀或者包括第二循环前缀;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循环前缀的长度。

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and a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includes a first transmission n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mbols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n data transmission; the number of bits of the data includes more than 1, the data after encoding is mapped to the n OFDM symbol, 1 N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ne; the first OFDM symbol before including the first cyclic prefix; other OFDM symbols except the first OFDM symbol does not include cyclic prefix or second cyclic prefix; the first cyclic prefix length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cyclic prefix l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中,终端(UE,UserEquipment)需要先进行上行同步才能够传输,上行同步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是UE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第二步基站根据UE发送的PRACH获得UE的定时调整量,将将定时调整信息和UE传输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目标UE;第三步是UE根据基站发送给自己的定时调整信息和上行数据传输调度信息来传输Msg3,其中,Msg3包括连接请求和用户标识等信息;第四步基站根据收到的用户标识信息和请求信息,反馈Msg4消息(包括用户表示和请求响应消息反馈)给目标UE,其中,PRACH为特定序列,PRACH资源池为基站配置,UE在配置的资源池中随机选择PRACH发送,存在两个UE选择相同PRACH情况,而基站在PRACH检测过程中无法识别两个UE,所述第三步UE传输用户标识和第四步基站携带第三步的用户标识就是用于让用户识别自己是否接入成功,如果没有收到基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传输节点在n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传输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的比特数量大于1,所述数据编码后映射到所述n个OFDM符号上,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第一个OFDM符号前包括第一循环前缀;除所述第一个OFDM符号以外的其他OFDM符号不包括循环前缀或者包括第二循环前缀;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循环前缀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传输节点在n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传输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的比特数量大于1,所述数据编码后映射到所述n个OFDM符号上,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第一个OFDM符号前包括第一循环前缀;除所述第一个OFDM符号以外的其他OFDM符号不包括循环前缀或者包括第二循环前缀;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循环前缀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的时域不同步偏移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个OFDM符号前包括第一循环前缀,且所述第一个OFDM符号以外的其他OFDM符号包括第二循环前缀时,除了第一循环前缀外的各个循环前缀具有如下位置关系:不同循环前缀以第一循环前缀为间隔;不同循环前缀相邻,第一循环前缀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上,各个第二循环前缀之间连续且不交叉;不同循环前缀相邻,第一循环前缀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上,各个第二循环前缀之间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OFDM符号后还包括保护间隔GP。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循环前缀、n个OFDM符号以及GP的时域长度总和为2m的毫秒长度,其中,GP的时域长度大于等于0,m为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OFDM符号对应的时域位置由基站通过信令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值基于以下方式确定: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基站配置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预定义参数确定,其中,所述预定义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所述数据的类型、系统带宽、所述数据对应的覆盖级别、所述数据对应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传输节点在n个OFDM符号上传输数据时,传输所述数据的频域带宽基于以下方式确定: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基站配置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预定义参数确定,其中,所述预定义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所述数据的类型、系统带宽、所述数据对应的覆盖级别、所述数据对应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循环前缀等于第二循环前缀;当所述第二循环前缀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循环前缀大于第二循环前缀。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初始接入网络时,所述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传输节点自身携带的专有标识、建立连接请求消息、业务数据包;当接入网络后发送数据时,所述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传输节点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节点的标识和业务数据包、第二传输节点分配的短安全信息包。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重传、下一个新数据的传输以及数据对应的反馈方式,至少根据缓冲调度请求BSR、数据类型、数据块大小、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长、所述数据对应的带宽确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重传、下一个新数据的传输以及数据对应的反馈方式,根据BSR、数据类型、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长、所述数据对应的带宽确定,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当BSR的取值S大于阈值S1时,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后续数据传输基于第二传输节点调度的方式;当BSR的取值S小于阈值S2时,对应的反馈方式包括:第二传输节点仅反馈确认/否定ACK/NACK消息和/或随机标识信息,所述随机标识信息是第二传输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传输节点上报的标识而随机产生,或者,所述第一传输节点随机产生后携带在所述数据中传输给第二传输节点;当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长取值A大于阈值A1时,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后续数据传输基于第二传输节点调度的方式;当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长取值A小于阈值A2时,对应的反馈方式包括:第二传输节点仅反馈确认/否定ACK/NACK消息和/或随机标识信息,所述随机标识信息是第二传输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传输节点上报的标识而随机产生,或者,所述第一传输节点随机产生后携带在所述数据中传输给第二传输节点;当所述数据对应的带宽取值B大于阈值B1时,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后续数据传输基于第二传输节点调度的方式;当所述数据对应的带宽取值B小于阈值B2时,对应的反馈方式包括:第二传输节点仅反馈确认/否定ACK/NACK消息和/或随机标识信息,所述随机标识信息是第二传输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传输节点上报的标识而随机产生,或者,所述第一传输节点随机产生后携带在所述数据中传输给第二传输节点;当所述数据类型为第一类型时,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后续数据传输基于第二传输节点调度的方式;当所述数据类型为第二类型时,对应的反馈方式包括:第二传输节点仅反馈确认/否定ACK/NACK消息和/或随机标识信息,所述随机标识信息是第二传输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传输节点上报的标识而随机产生,或者,所述第一传输节点随机产生后携带在所述数据中传输给第二传输节点。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传输节点根据所述ACK/NACK消息和/或所述随机标识信息确定是否进行数据重传。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传输节点仅获得NACK消息时,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再次随机选择资源传输。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传输节点获得时间提前量TA时,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在第二资源集合中随机选择第二资源传输重传数据或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为基站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多个第二资源的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为传输数据的基本单元,所述第二资源的频域带宽和时域长度基于预定义而确定;所述第二资源与基于第二传输节点调度发送数据的资源结构相同。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传输节点获得TA和上行授权,或者仅获得上行授权时,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在所述上行授权指示的资源上发送重传数据和新数据。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传输节点获得随机标识时,如果所述随机标识与目标随机标识一致,则确定传输成功;如果不一致,则确定传输不成功,重新随机选择资源进行数据重传输。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根据当前系统中配置信息、预定义规则以及第一传输节点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传输方式;其中,所述预定义规则包括:所述第一传输节点根据传输数据大小或BSR的大小、传输数据对应的时域传输单元、传输数据对应的重复传输、系统配置的专有信息中的至少之一选择传输方式。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任意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数据的方式包括以下方式至少之一:第一传输节点根据第二传输节点配置免调度传输;第一传输节点根据第二传输节点反馈的ACK/NACK消息,免调度重传或新数据传输;第一传输节点根据第二传输节点配置免调度传输;第一传输节点根据第二传输节点反馈的ACK/NACK消息和TA,免调度重传或新数据传输;根据第二传输节点反馈的TA,调整后传输数据;第一传输节点根据第二传输节点配置免调度传输;第一传输节点根据第二传输节点反馈的上行调度授权ULGrant和TA,基于调度的重传或新数据传输;第一传输节点根据第二传输节点配置免调度传输;第一传输节点根据第二传输节点反馈的ULGrant重传数据或传输新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博谢峰刘锟袁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